晋王李定国长叹了一声,起身深揖,“殿下,吾有罪。当日西迁,虽是金维新之流苦谏,却也是吾私心作祟。蜀王勋镇林立。吾担心新败之余,远则袁(宗第)、郝(永忠)诸勋之穴,未保诸勋听从节制;若恢复荆襄,又恐朝廷封郝永忠等数亲王,以与吾并立……”
“晋殿下过矣。”朱永兴赶忙起身还礼,并破例使用了尊称,诚恳地说道:“吾知殿下作何想。乃为部下所谋也。朝廷措置亦有失当,部分官绅鼠目寸光,固执于狭隘之正统观念,甚而仍视忠心朝廷、矢志抗清之华夏赤子为贼。令人寒心,令人不得不小心提防。此实为抗清中兴之大碍也,吾深恨之。”
“殿下,您——”李定国很意外,朱永兴这番话说得相当诚挚,也很直接大胆,触到了他心中的那点痛处。
出身不正,先反明,后归明,原大西军和原大顺军一样,其实都对朝廷有着不满,都担心日后不得善终。而朝廷中的一些官绅把联合农民军作为权宜之计,内心里往往对农民军深怀敌意,往往掣肘牵制,更增添了原农民军中将士的担心。
“吾说得不对吗?”朱永兴把李定国扶坐回椅子,笑着说道:“赵王入缅接驾,闻敕旨则返,岂不是担心朝廷疑惧,日后算账?晋王驻兵缅境,未敢轻动,不也是顾虑重重,恐朝廷不测,流言及身吗?”
“殿下,您——”李定国苦笑摇头,说道:“您一语中的,如此洞察人心,如此直言不讳,真是令人钦敬。”
“话不说不透,心结不解不开。”朱永兴环视了一圈屋中众人,朗声道:“自古忠臣义士,原不论贵贱出身。尽有身为尊官,世享厚禄,平日间说到忠义二字,却也侃侃凿凿,及至临大节,当危难,便把这两个字撇过一边,只要全躯保家,避祸求福,于是甘心从逆,反颜事仇。”
停顿了一下,朱永兴继续说道:“偏有那位非高品,人非清流,即使当患难之际,贪生怕死,背主降贼,人也只说此辈何知忠义,不足深责。不想当伤心惨目之际,却独能激起忠肝义胆,不避刀锯斧钺。此不但可传名于后世,且为己身免祸于他年。可见忠义之事,不论贵贱出身,正唯践者,能尽忠义,愈足以感动人心。”
传名后世,免祸他年,不论贵贱出身,正唯践者,足以感动人心……这几句话的含义很深,再加上朱永兴前面所说的深恨狭隘正统之语,对大西军出身的文臣武将便是一个鲜明的信号。尽管这种变相的承诺还需日后观察,但鼓舞人心、释疑示诚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况且,朱永兴自出缅入滇以来,一直不断地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言出必践。他不吝封赏,赏罚分明,且无傲慢歧视之行为,提拔任用的又大多不是老官僚,还把军中伤残退役兵士安置得妥当。种种言语,再加行动,不能不使这些将领对他生出英明仁厚的感觉。
乱世危难,正需拔乱之才,朱永兴无疑是很好地塑造了这样的形象。在不知不觉中,他的威望隐隐已超过了晋王李定国,唯其马首是瞻,希翼从他这里寻得官爵厚禄名声,得到未来安全的文臣武将则是越来越多。
朱姓宗室,朝廷留守,大义名分在手,朱永兴有着李定国所不能比拟的条件。
经过这一番又是雷霆之怒,又是温言慰勉的折腾,辎重营的设立便无人再反对。虽然是新建,但所走的陆地路程并不算远,要携带的物资粮草也不算太多。只需要从景东西行,抵达澜沧江,等待李定国所部前期造的船和暹罗国援助的船只,载着粮草物资赶来会合便可。
为了滇西反攻,先期暹罗国由锦线援助的粮食物资都分配给了李定国和白文选,再加上他们自己征调和土司报馈,已经能够支撑一场反攻战役。这些粮食由他们囤积、运输、建立供应补给站,并加工成飧饭。加上又有澜沧江水路运输,部队又没有重炮需要携带,对新建辎重营的运输力要求就大大降低,有了扩大、调整、改进的余地。
而李定国所部的前期准备工作也令朱永兴感到满意,所制造的军用干粮——飧饭,令军队的后勤压力又减轻了很多。(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三鬼的人生巅峰
飧饭原本传自宋朝军粮,做法是把米用清水洗净炊熟后,再放到水中曝晒干,淘去灰尘后再以同样的方法作业共十次,所得到的再制干米饭。要食用时,取再制干米饭先以清水泡之,待再制干米饭浸软后,再煮熟成餐饭后就可食用。
经过这一番加工后,一石米可得两斗飧饭,可供一人进食五十天,相当于每人每日不到四百克的配给量。体积减小了,重量变轻了,携带更容易了,朱永兴觉得在压缩饼干制造出来之前,应该大力推广这种军粮。只是,他觉得这种军粮营养不够,可以配上肉干、蔬菜干,再加一小包食盐,作为单兵携带的装备之一。
当然,这种飧饭也有缺点,那便是要生火煮食,对于埋伏、侦察等隐秘行动,并不适合。不过,饼干虽然没有,烧饼也能暂时代替。中间挖孔,穿成一串,可系在腰间,或挂在脖子上,很有点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戚家饼”、“肚脐饼”的模样。
年代不同,要求也可降低嘛!饼干会有的,压缩饼干会有的,罐头也会有的。只要挺得住,等得起,武器装备会越来越强,吃的喝的也会越来越好。朱永兴憧憬着,更对当时士兵的吃苦耐劳、要求不高感到钦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