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逆流伐清_样样稀松【完结】(208)

  刘玄初点头赞同,元江那氏数世积累,财雄势大,乃是云南众土司之最强者,吴三桂亲征既可增加声望,又可起杀鸡儆猴之效。

  吴三桂送走刘玄初。心中喜悦。计策不谋而合,使他再无顾虑。滇土虽收,而滇局未结,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才最符合自家的利益。

  推开窗户,吴三桂向外望去。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已是华丽气势。但此时,他却有些不够满足,这是王府啊。要更加的宏传、壮丽,要显得更加神圣才行。待平定滇省,必要增修扩建,使之金碧辉煌,令人眩目。

  红亭碧沼,曲折依泉,杰阁崇堂,参差因岫。此等富丽王府,时春花、秋月之夜,月光之下,花园之内,摆酒宴饮,美人圆圆陪坐一边,不时劝酒,每当酒兴正浓之时,让圆圆唱上一曲。

  歌声清丽,感情激扬,唱得动情入迷。歌声助酒兴,喝到似醉非醉之际,漫步起舞,作发扬踏厉之容。舞罢,圆圆捧觞为寿,真乃人生最乐之事耶。

  年过半百,又处于位重权高之巅峰的吴三桂,追欢逐乐的奢求已经开始浸润其身。站在窗前,老汉奸憧憬着,幻想着……

  *********************************************************************

  朱永兴刚刚处理完最新送来的情报,和军情司的叶虎一起走出了帐篷。此时,天空里几颗星星在闪烁,微风则送来了不远处人们的低语声,自己没有猜错,昆明清军确实没有闲着,四处派兵加强防守,又搜集粮草囤积,吴三桂更是扩充兵马,就等着雨季结束,便会有所行动了。

  按照正常的战略思维,先近后远,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吴三桂先出边攻剿,朱永兴也觉得没有什么。毕竟元江那边的实力并不算弱,清军主力远去,他们的机会大增,趁机兴兵,可收围魏救赵之效。

  昆明,对清军来说,既是占据优势的胜利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包袱,是绝不可能轻易丢掉的。而三江之内的永昌、大理、楚雄、姚安等城池,是清军扼住明军北进的防线,可也使大量的清军无法机动作战。清军最大的机动兵力几乎都集中在了昆明,这便是明军可以利用的弱点。

  而且,与当时大多数汉人的想法不同,朱永兴极痛恨厌恶吴三桂,根本不寄希望于他能反正或投诚。他也并不畏惧吴三桂,什么雄才大略、才武无双,不过是个运气极好的阴谋家而已。纵观其军事生涯,何尝有过令人赞叹的指挥战例,即便是历史上叛清初期的势如破竹,也终被其致命的战略错误所抵消。

  我,一个穿越人士,还斗不过你个老汉奸?朱永兴认为明军只要精诚团结,不起内讧,吴三桂就并不是强大到不可战胜。

  “殿下,卑职告退。”叶虎锦衣卫出身,在情报司工作正是其所长,已经担负起周良甫至监察司所带来的空缺。

  “去吧,有情报随时来报。”朱永兴叮嘱了一句,又吩咐道:“特别注意与元江的联络,务必要保证畅通。”

  “是。”叶虎躬身施礼。转身而去。

  朱永兴略略停顿了一下,转身向帐篷外的一辆独轮车走去,杨国骧则带着两名亲卫紧紧跟上。

  一天行军下来,情况还算可以,虽然不到四十里,但也差不了很多。毕竟辎重营刚成立,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朱永兴便有了一个想法。觉得应该在步兵中大量使用独轮车。

  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那个时代的路况实在不敢恭维,而步兵的盔甲又确实是行军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独轮车小巧,载重可达二三百公斤,可为一个小旗十名步兵驮运盔甲。两人一组,按每天四十里计算的话。则每人推八里,其余时间是轻装,比背着盔甲行进显然要轻松很多。

  更主要的是独轮车对道路的适应很广,窄路、巷道、田埂、木桥都能通过,又方便在崎岖小路和山峦丘陵中行走,其运输量比人力负荷、畜力驮载大过数倍。如果把轮子弄得大一些,在崎岖的路面上就不容易被卡住;如果加上风帆。还可以借助于风力;如果再根据牛顿力学改进独轮车各部位的位置,应该会更加省力。

  嗯,这个还是交给别人去研究吧,自己的物理水平好象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朱永兴暗暗咧了咧嘴,在这辆今天路上刚买来的独轮车前停下脚步,前后左右地观察起来。

  人民群众就是用这个东西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朱永兴左转右转,觉得不大象。

  独轮车在南方北方的名称和样式都有所不同,北方俗称“小车”;在西南汉族。因其行驶时“叽咯叽咯”响个不停,俗称“鸡公车”;在江南,则因它前头尖,后头两个推把如同羊角,又称“羊角车”。而独轮车的车辕,其长短、平斜,支杆高低、直斜及轮罩之方椭、几乎随地而异、随人而异。

  朱永兴抬起两个车把。试着推了两圈。按说这个东西只有一个车轮,应该是很容易倾覆的,但他确实见到有人用它载重、载人,长途跋涉而平稳轻巧。而且。据说这个独轮车的创始者就是三国时的蜀相诸葛亮,它的前身就是木牛流马,在交通运输史上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发明哦。

  没错,独轮车在四川应该更有用武之地,使用更普遍。栈道啦,山路啦,宽不过一尺的田埂和小路啦。在那上面,其他一切车辆都望而却步,唯有独轮车游刃有余。所以,注定了独轮车是为小路而存在的。随着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好,两轮,四轮,才会逐渐取代独轮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