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逆流伐清_样样稀松【完结】(216)

  按照原定的计划,元江义军与元阳马宝奋力出击,尽量扩大防御空间,以便达到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占石屏,破临安,陷蒙自,攻通海,围弥勒。短短几天,迤东便是烽火遍地,声势惊人。因为准备充分,又有明军助战,此次抗清起义远比历史上来得更加猛烈,更加震动滇省。

  此时便显出了清军对云南地方控制并不稳定的弱点,也暴露了全部满军和吴三桂的主力都猬集于昆明的弊端。地方的防卫力量不足,以及驻守地方的清军的战斗力不够,使得明军在各土司的帮助下,势如破竹,连战连捷。

  ……

  “……元江土知府那嵩、那焘父子主盟,勾连各土司歃血钻刀,真正作叛,若不剿除,则地方震动……着即由平西王与都督卓罗等行兵进剿。勿使滇省动荡……”

  昆明的安远靖寇大将军信郡王多尼、平西王吴三桂在九月初已向清廷报告了元江异动,请旨定夺。

  九月二十五,昆明清军终于接到了顺治的圣旨,虽然元江已经起义,但吴三桂等人还是认为乱事可平,形势远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晨光初照,吴三桂象往常一样起床。在步出卧室外的明间时轻咳一声。下人们闻声知道主子已经起床,很快便送来了洗漱用具和温汤。不一会儿,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就已经送到了吴三桂手中。

  吴三桂喜欢在早茶时吃几块甜腻的点心,这些年,满人风味的萨其马和小酥饼成了他最爱的小食。略进饮食后,吴三桂重入卧室。从床帐内侧摘下宝剑,向后花园走去。早起舞剑,也是他平日的习惯。舞剑方毕,下人来报,方光琛来了。

  方光琛,原明朝尚书方一藻的公子,年轻时弃学游天下。在辽东与吴三桂结交。吴三桂因其博学多闻,敏锐超凡,对成败祸福、时事变迁有独到的见解,便与方光琛缔盟为忘形交。方一藻去世后,方光琛遂入吴三桂幕府,参与决策。若论信任程度,刘玄初虽以谋略见长,却远在方光琛之下。

  见到方光琛。吴三桂怕其要行大礼,赶紧趋前两步,将他的双手牵住,拉他在侧座坐下,亲切地说道:“这些日子,献廷辛苦了。”

  吴三桂叫得亲近,方光琛却不敢怠慢。忙拱手笑道:“王上知我惯于忙中偷闲,岂敢言辛苦二字。”停顿了一下,又郑重说道:“王上欲亲征元江,五日后启行有些仓促。若再等几日,粮草物资则更为充沛。”

  “王命如火,由不得你我呀!”吴三桂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元江那氏有伪宗室撑腰,又勾连各土司,众已至数万,若迁延时日,吾恐其坐大难制。”

  方光琛沉吟了一下,说道:“迤东叛乱,元江乃为谋主,且最为势大兵广,当先剿之。元江既灭,其他土司惧于兵威,或可不战而降。”

  “献廷之言正合吾意。”吴三桂抚掌笑道:“叛贼四下出击,不过想分吾兵势,葺尔小计,焉能得逞。擒贼当擒王,吾当以雷霆之势先灭元江,震慑宵小。”

  “王上,那氏不足虑,却须要小心那伪宗室。”方光琛犹豫了一下,其实他也说不上要小心什么,要如何小心,只是觉得躲在幕后的才不好对付,“腾冲之败,虽有水土雨季的关系,却也有伪宗室蛊惑人心,汇聚伪明残兵的原因。压服安南,亦不过旬月。由此可知,伪宗室非是无能懦弱之辈,且颇有谋略胆量。”

  吴三桂沉吟了一下,轻轻点头道:“献廷之言有理,吾自当谨慎。滇西那边,亦不可轻忽,吾已命剿抚前镇由楚雄前出至姚安。只是,总兵刘文进非是足智多谋之辈——”

  “王上,我愿往姚安,参赞军机。”方光琛闻言知义,毫不犹豫地拱手请命。

  能够放出去独当一面,这是信任的表现,刘玄初则稍逊了一筹,只能跟在吴三桂身边。方光琛心里清楚,吴三桂虽然嘴上说谨慎,但心里对剿灭元江是很有自信的。而滇西才是他的担心所在,所以才会把他安排到姚安。正处在大理与楚雄之间,进可增援大理,退可保昆明西面屏障楚雄。

  “又要让献廷操劳了。”吴三桂慰勉了一句,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如此,吾剿灭元江,可无忧矣!”

  “王上英勇识略,区区元江,自可雷霆扫穴,一鼓荡平。”方光琛恭维了一句,又狡黠地笑道:“还有一件事情,或可使敌军内乱,助王上一臂之力也。”

  哦,吴三桂眼中闪过喜色,催促道:“献廷,你快快说来。”

  ……

  顺宁(现凤庆、昌宁一带),本蒲蛮地,名庆甸,元泰年间始内附。明万历十三年,设庆甸土守御所,二十六年置庆甸通判,三十年筑庆甸城,设守御土千户。

  九月二十三,朱永兴与李定国率领的明军已经开至顺宁,离永昌不过两日路程,正在进行短暂的休整,并等待白文选所部的消息。

  明清交兵,滇省的很多土司为保全本族,保全自身地位,清军来则投诚降清,明军来则报馈输诚,无可奈何地做墙头草。

  对此,朱永兴并不苛责,只要不与我为敌,这种名义上的投降对于夹缝中的土司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吴三桂尚能对叛而复降的土司不予深究,他岂能没有更广阔的胸襟。

  景东土知府陶斗、蒙化土知府左星海、顺宁土知州猛远、丽江土知府木懿等土司是在吴三桂追击永历及李定国时降清的,算是最早的一批。他们得到的待遇便是能够继续保有头衔,继续维护土司的统治。这样的结果对于朱永兴来说,也未尝没有益处。起码这些土府土州暂时没有清军驻扎,土司不敢与明军为敌,为了避免降清而带来的麻烦,请罪报馈乃是应有之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