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品性是长时间的教育和熏陶而来的,轻易不会改变,这也就使别人很自然地对朱永兴产生仁厚的印象,而朱永兴却还不是故意的做作。
尽管易成不想现在就如实告诉朱永兴,但却不妨碍他旁敲侧击,毕竟上位者不会喜欢手下自行其是。事成之后,是继续隐瞒,还是冒着被灭口的危险如实相告,易成也没有最后决定。
“殿下。”易成赶上一步,象是很平常的说道:“您已经屡建奇功,身系中外之望,万民之期。若日后有人掣肘,可莫要迟疑退后,陷我等忠心追随者于险地啊!”
朱永兴微微一愣,不知道易成突然这么说是何用意,有些疑惑地望着他。
易成面色不变,继续说道:“殿下,权力争夺自古便是血流成河,现在追随您的已经遭人忌,若您到时心软退缩,我等岂会有善终?我们可还有父母要奉养,有妻儿要抚养啊。”
这是表忠心,还是在提醒自己?朱永兴虽然还未搞清楚,但也知道必须要有所答复,才能稳定人心。
朱永兴吸了一口长气,缓缓吐出,笃定地说道:“吾出缅入滇之后,便不知何为退缩?今日你们忠心追随吾,吾日后也绝不会负你们。”
……(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拥立,会晤
拥立之功,得宠于新主,或者说是站对位置,保身后平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于臣子来说,都是异常重要的。
朱永兴庸碌无能,也就罢了。恰恰相反,他不仅有才能,而且有胆略,功劳也是越来越大,缅甸永历的影响力却日渐衰落,这便不得不使官员兵将们产生别样的心思。
听从朱永兴,服从朱永兴的,都逐渐升官授爵,得到了重用,不可避免地就形成了一股势力,希望能更加飞黄腾达。为了这个目的,他们自然不希望朱永兴倒台落势。
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个领导,难免便会重用一批亲信,清洗一批敌人。贬斥还是好的,大狱一起,这些对朱永兴忠心追随的,家败人亡也不意外。所以,为了自己的身家,为了前途,他们就必然要拥护朱永兴不倒。谋朝篡位现在还谈不上,但巩固势力,不使朱永兴退缩,便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此,朱永兴也越来越能感觉得到。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有家,有亲人,有亲信,他就不得不为他们考虑。随着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即便他想退缩也很难做到,这股势力会推着他向前走,不管他愿不愿意。
旗帜,号召……朱永兴是身在山中不知山,并不是很确切地明白自己现在的能量,对缅甸的永历和小朝廷还有很大的疑虑。今天易成的这番话,让他开始重新审视所处的形势。
对于清朝,没有什么别的说法,就一个字“打”,简单!对于永历和小朝廷,则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事。特别是在各方势力还以永历为旗号,并没有完全归心于自己的时候。
大义,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不得不要的。使用强硬手段,那便是谋朝篡位。抗清武装的分裂便不可避免;使用怀柔手段,又担心一道圣旨之下,自己陷入忠臣和逆臣之间进退两难的境地。
或者可以强硬和怀柔同时使用,先逼迫永历让权,再逼其让位,从而用和平手段解决这个难题。但操作起来确有些困难,永历软弱,可身边还是有些强项的所谓忠臣,他们不会那么乖乖地听话。而且。缅甸的态度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朱永兴曾经反复思考过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对缅甸的做法感到有些困惑。在清廷未施加压力前,明军曾几次入缅迎驾,刀枪相向,缅人死伤颇大,可为何要强留永历呢?如今形势已经不同,明军在滇省与清军形成对峙,战争有趋于长期化的迹象。缅人又会如何考虑,如何应对呢?
说实话。朱永兴也有挥师入缅的打算,或者将永历等人控制在手中,或者借缅人之手除掉永历。只是时机尚不成熟,他还抽调不出军队,或者说是可靠的军队来做此行动。
再等一等吧,等到实力更强时。再仿效吴三桂的做法,虚声恫吓,也许能让缅人将永历献出来。
朱永兴思索良久,不由得苦笑一下,暂时将这个烦心的事情抛开。
……
郑成功是民族英雄。这是没有疑问的。而英雄不一定是完人,这是朱永兴的评价标准。
国家利益,小集团的利益,旁观的人可以振振有词,说三道四,但当事人要做出选择时,却未必是那么容易而简单。
正因为朱永兴看得开,所以才会屈尊纡贵,前来下龙与郑成功一晤。正因为他要求不高,所以才能同郑成功相谈甚欢。
“今虽胜达虏一阵,伪朝未必遽肯悔战,则我之南北征驰,眷属未免劳顿。台湾田园万顷,沃野千里,饷税数十万。造船制器,吾民鳞集,所优为者。近为红夷占据,城中夷伙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郑成功不无意外地提到了收复台湾的目的和意图,“我欲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然众将多有疑虑,谓台湾风水不可,水土多病。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蜀有高山峻岭,尚可攀藤而上,卷毡而下;吴有铁缆横江,尚可用火烧断。凡事必先尽之人,而后听之天。诸般困难,岂无别计可破?”朱永兴对郑成功击退荷兰人,收复宝岛台湾是举双手赞成,之前便借陈上川对此表示了意见,此番更是加以鼓励,“金、厦诸岛难以久拒清朝,欲先固其根本,而后壮其枝叶,此乃终始万全至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