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愿意承担我军行动所需的军饷粮草。”易成有些鄙视地摇了摇头,他对朱永兴的心思是相当了解,如果郑氏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朱永兴并不是没有改变计划的可能,但现在郑氏的条件显然不能让朱永兴感到满意。
“只是军饷粮草——”果不其然,朱永兴轻轻摇着头,露出了不满的神情,停顿了一下,摆手道:“把郑氏的条件改一改,再透露给南阮。哪边给的多,咱们就倾向于哪边。”
如果南阮不识时务,即便现在时机还不是很成熟,朱永兴也会与郑氏联手,打破郑阮对峙的平衡,让郑阮两家拼个你死我活。这样的话,郑氏的战略重心便集中于南部,为明军日后再度攻掠安南提供机会。
“南阮应该会答应咱们的条件。”易成猜测着说道:“两百万两银子,他们绝对能拿得出来。”
“也不是那么简单。”朱永兴摸着下巴冷笑道:“恐怕会让广南国上下都怨声载道,嗯,这也对咱们有利。”
南阮与北郑的长期战争,使得广南国的赋税一再增加,已经达到了五成到六成,民众可谓是苦不堪言。而南阮的俸禄制度,又使官员迅速堕入**深渊。
与黎朝朝廷不同,南阮官员的俸禄直接来源于人民。阮主将若干的民户分封某一官员,这部分民户专门向该官员提供收入。换言之,即有相当部分的南阮居民并非直接向阮主纳税,而是接受官员的按需索取。阮主又让官员向他纳税,如此一来,同时供养着两个主人的民户负担更为沉重。
不但如此,南阮卖官鬻爵的风气堪称惊人。官员上任之前,需花费大笔金钱购买委任状、官印,及进贡上级、阮主。而用金钱买得官位的下级官吏,受封的民户收入可能还不及自己必须缴纳的税金。因而在南阮体制中为官,两袖清风近乎不可能。
若说是阮主自掏腰包,朱永兴肯定不会相信,倒不是不相信阮主没有这份财力,而是断定阮主舍不得,肯定会把负担转嫁到下面的官吏身上。而官吏呢,又会令分封给自己的民众承担这笔费用。
自阮主到各级官吏,都公开地将人民视为任意剥削对象,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当人民的承受限度接近临界点,就意味着阮氏政权大限将至。
朱永兴早已经把安南视为囊中之物,越**,越有混乱的苗头,对他来说才最有利。这次行动从表面上来看是称霸北部湾,扫除有威胁的敌人,并且勒索财物。而从更深的层面考虑,则又是吞并整个安南的大战略的一部分。
再从开发湄公省等海外之地来看,此一战颇有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意味。南阮被重创,则真腊必不敢轻举妄动,连北郑也会继续称臣,不敢起异心。无论是赢得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还是继续攫取海外之地,这一场胜利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结果
虽然攻击广南阮氏水师的计划并未提前告诉安南郑氏,但南阮水师被击败的消息还是很快被郑氏得知。郑柞一面派人与明军联络,一面命令在南方的宗室郑根整顿兵马,准备趁机进攻南阮,从而一举结束南北割据的局面。
明军日益强大,尽管在安南占领区所留的兵将不多,但郑氏主力亦不敢轻易撤出南方军队。因为郑柞也想得清楚,既便偷偷调兵能够打驻防安南的明军一个冷不防,收复些失地,也很快便会被朱永兴调来的大军所击败。有南阮在旁窥视,与明军打个两败俱伤,或者是一败涂地,对北郑来说都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正因为如此,北郑才没有与明军彻底决战的勇气,无论是胜是败,都是不合算的事情。南阮也是一样,水师虽被重创,但明军想要攻城掠地,却还力有未逮,偏偏明军并不需如此。
在北郑和南阮保持的对峙中,明军便如同一颗举足轻重的砝码,并不需多大的分量,便能改变这种平衡。特别是重创南阮水师后,明军的倾向和分量更加重要,偏向哪一边,都足以使另一方获得优势或者胜利。
而南阮的形势倒是更危急一些。因为不仅北郑磨刀霍霍,连占城国也有蠢蠢欲动的迹象,可谓是狗仗人势。
五年前,占城曾出兵攻击富安府,反为南阮军击败,南阮顺势开辟了泰宁府。由于明军开辟湄公河三角洲的西贡地区,并采取支持占城,遏制南阮的政策,占城国的腰杆又渐渐硬了起来,竟有了收复失地的心思。
安南半岛的乱局在朱永兴的筹划布置下更加微妙,但得利的却是明军。四两拔千斤。不需出多大的力,便能左右逢源,从中渔利。
显然,南阮在水师被重创之后,便看清了目前的形势。他们抢先派出了求和请罪的使者,在明军与北郑真正联手之前。只是做了些许的争取,便抢先答应了明军的条件。而此时,日丽垒在联军水师的狂轰下已经损坏严重,北郑军队由郑根率领,开始向南挺进。
“南阮倒也干脆。”朱永兴接到谈判成功的消息后,也不禁佩服南阮的决断,北郑也加大了价码,但却有些拖泥带水,而且有些晚了。
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对明军是最有利的选择。虽然万一南阮不服贴,朱永兴也有与北郑合击的计划,但能取得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最好的。
“阮氏若还死撑,只怕要亡国灭种了。”易成讥诮地冷笑道:“残余水师被压在岘港,我军若不收手,再助北郑一臂之力,阮氏如何阻止北郑军队的两栖突击?那两道堡垒防线岂不等同虚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