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拔给工部,扩大兵工厂,火枪火炮的产量还要再提高。”
“三十五万拔给滇西,五万为军饷,其余的作为进取四川之用。”
“滇南、安南、滇东、广西战区。还有南海舰队,各拔五万两,以作军饷。”
“剩下的——”朱永兴不由得暗自苦笑了一下,得到的银子看似不少,东分西分,却还是紧紧巴巴。
咬了咬牙,朱永兴还是毫无保留地把钱全花了出去,“全部购买火枪。让法国人限期交货。”
现在战争还是主题,加强军备自然是重中之重。虽然兵工厂已经能够自制火枪。但生产速度依然达不到朱永兴所希望的水平。这笔巨款砸下去,差不多是五六个团的装备,明军的战力便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可惜周边能进行掠夺的国家实在是没有几个,而且也不是特别的富有。朱永兴想到了印度,想到了英国殖民者从印度各土邦抢掠的巨额财富,这让他垂涎欲滴。又无奈之极。
当然,印度是鞭长莫及,而南阮、北郑、真腊、占城却还是不无补益的,只是需要些时间,需要些策略。等到明军再强大一些。等到能够腾出手来,朱永兴是断然不会放过抢掠别人、壮大自己的机会。
“殿下,诸事已了,该是急速返回的时候了。”易成把朱永兴的调派记录完全,抬起头提醒着朱永兴。
朱永兴轻轻点了点头,倒不是滇省战事有什么麻烦,而是缅甸突然派来了使者,尽管刚入滇便被自己派的亲信所控制,但这样的事情却非得自己赶回去处理。
“不知道缅人要搞什么名堂?”朱永兴很是迷惑地自言自语,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易成张了张嘴,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阴谋已经奏效,作为始作俑者,易成已经从情报司的郑昭仁那里得到了具体的消息。太子中毒身亡,出了这样的大事,缅人此来,估计与此有关,或者是作为一个名义。这件事情的原委,易成和郑昭仁等已经商议过,并且决定不告诉朱永兴。
上位者,最不喜属下自行其事。而知道得越多,越容易招到忌恨。毒杀太子,虽然是为朱永兴着想,并且是立了大功。但朱永兴岂能容下策划实施这件惊天阴谋的人物,杀人灭口,维护自己的声誉和清白,或许便是最好的选择。
便让这件事情烂在心里吧,易成坚定了这个想法,便任由朱永兴冥思苦想,并不分析建言。
缅人若将永历及小朝廷礼送入滇,该如何处置?目前明清战争的形势并不明朗,并呈长期化的趋势,朱永兴不得不设想缅甸会做出与历史上不同的举动。这样的话,自己便要与永历摊牌了吧?是杀,是囚,是逼,是骗?朱永兴做着各种设想,却总觉得准备还不够充分。
“殿下手握雄兵,位高权重,即便圣驾回归,也未必敢轻动殿下。”易成也为朱永兴做了几个应对的计划,此时他选了一个认为最稳妥的,“殿下可结好首辅马吉翔,控制皇上与朝廷官员。”
“马吉翔?奸佞之徒。”朱永兴愣了一下,这个大奸臣,他恨不得杀之而后快,怎么还要结好他?
“正因是奸佞之徒,方才可资利用。”易成淡淡一笑,说道:“殿下您想,马吉翔首鼠两端,趋炎附势,最是会看风色。而那些所谓的忠贞之臣,满脑子都是君臣大义,愚顽不堪。两相比较,您觉得哪个更能为殿下所用?待到大势已定,殿下为国除奸,岂不是轻而易举,又能得赞颂美名。”
朱永兴脸色变幻,终是听明白了易成话中的意思。先予之,后取之。先是利用马吉翔控制永历和小朝廷,然后再杀之以得英名。一个棋子,自然是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弃。
或许是个办法,但还有没有更好的呢?朱永兴微微点了点头,却并没有立即肯定易成的建议。(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三章 设想繁杂,姐弟情深
还不知道缅使的来意,设想太多也是没用,但朱永兴还是做了些紧急布置,以防万一。
一直以来都是专注于与清军的作战,或者海外立基,同时又在考察一些将领官员的忠心程度,所以,滇缅边境的军队一直没有太大的增加。现在,朱永兴必须要弥补这个漏洞。倒不是担心缅甸有什么军事行动,而是要加强对滇缅通道的控制。
贺九义,应该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吧?朱永兴认为自己对他算是有恩,且贺九义的妻子皆在安南,也不太会生出异心。人到用时方恨少,知人知面不知心,朱永兴想起这两句并没有联系的话,却是苦笑连连。
自己身为朝廷的宗室留守,大家都是尊敬,如果永历要重掌权柄,有没有人会抛开自己,自觅高枝呢?答案是肯定的,不是朱永兴妄自菲薄,而是这君臣大义着实已经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
若说是用强硬手段夺权篡位,成功的希望也不是没有,甚至在六成以上。毕竟,象赵王白文选、汝阳王马宝、陈国公吴子圣、叙国公马惟兴等领兵大将,已经通过语言和行动,向他表示了投效之意。
但这无疑将意味着一场内讧,不说外围的十三家和郑成功,便是西南的明军内部也会因此而出现乱局。用武力解决问题,便不可避免刀兵相向,又将是一场类似于孙可望那样的亲者痛、仇者快的战乱。
大义名份啊!朱永兴对此真是头痛万分,既想不动刀戈,又想夺权而立,还真是难以两全。整个西南的战略布局刚刚展开,明军的实力还不够强横,这个时候要是内乱。岂不是功亏一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