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与城偕亡,二是反正投诚。”张维翰说完之后,觉得和没说差不多,作为一个谋士,自然应该为主上做出最可能的判断,而不是模棱两可,便又补充道:“投诚的可能性居多。毕竟其所领兵丁非嫡系,人心不齐,我大军压境,即便其想死忠清廷,也有不甘心战死的属下。”
张勇会投诚吗?这个在历史上忠于清廷,不为吴三桂所拉拢,借故调往他地,又为清廷平定吴三桂造反立下大功的家伙。朱永兴沉思良久,并不能确定,但箭在弦上,催促军队进逼昆明的命令已经下达,他只能祈祷被光复的昆明不是一片废墟了。
……
吴三桂,你够狠。此时的张勇站在昆明城头,恨得咬牙切齿,却是无可奈何。一阵阵悲凉之感袭上心头,张勇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陷入此等困境的。
两千多杂牌军守卫昆明,抵挡从三面包围而来的数万明军,这是不用想便知道结果的事情。守不成,而曲靖的吴军不仅不会支援,还切断了他的退路,非置他于死地,才好向朝廷交代。
张勇当然知道吴三桂是不会给他逃出去向朝廷说明事情原委的机会。死人是不会开口的,如果向明军投降,他就是叛将,所说的也不会为朝廷所采信。更何况西南形势已变,朝廷还需要吴三桂的力量来抗衡明军。虽然已经对吴三桂有了疑心,但却不会在准备完毕前发动太早,以免惊动吴三桂,把事情弄糟。
也就是说,朝廷对吴三桂肯定会采取安抚之策,不会因为他张勇而有所改变。自己算什么,什么也不是。吴三桂拿自己当替罪羊,朝廷也会捏着鼻子承认,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以后或许会为自己平反,用一个虚名来收买人心。
“大人。”一个将领走了上来,神情紧张,报告道:“明军已经离西门不足三十里,旗号是伪晋王。”
李定国啊,这是要来报失地之仇的。伪宗室将这一荣誉给了他,倒是胸怀宽广,或者说明伪宗室已经掌握大局,并不担心李定国因有复城之功而对自己构成威胁。
张勇摆了摆手,示意这个将领下去,却并未下达任何命令。看着这个将领欲言又止的神情,以及离去的背影,张勇露出了一丝冷笑。城中兵将已不可靠,自己岂不知道他们的心思。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难临头几人“忠”
久别重逢,还是自己的老部下,一起出生入死过,一起共过患难,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此时却分属两个阵营,张勇神色复杂,听完邵梦凯的话,久久无语。
“大人,是做满人的死忠,还是反正为汉家江山出力?只在您一念之间。”邵梦凯虽然是劝降,态度也还算恭敬,神情面貌却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见张勇踌躇,又继续劝说道:“大人向来体恤部下,难道真为了自己的虚名,忍心让这两千多兄弟殉葬?”
张勇突然冷笑一声,说道:“以死报国,又何来虚名,殉葬之说?你当旁人都如你这般贪生怕死?”
“贪生怕死,大人说得是。”邵梦凯淡然一笑,老实承认,转而又说道:“因为我的贪生怕死,近万的甘陕健儿没有埋骨他乡。他们有的继续从军,为故国而战;有的退伍安居,娶妻生子。我倒觉得亏了贪生怕死,才做了一件对得起甘陕同乡的好事。当年跟随您出陕征战的甘陕健儿用鲜血和生命为大人换来了顶戴花翎,不知大人为他们做过什么,如今您身边还剩下多少?”
张勇握住了腰刀,手背上几条青筋迸起,羞恼交加。曾经的下属,邵梦凯虽然口称大人,却不再自称属下,而是用“我”这个称呼。话虽说得较委婉,但也直斥其只想着用部下的生命垒砌官位,却不考虑他们的死活。
邵梦凯故作平静地望着张勇,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大人是汉人否?曾为明将否?那时怎不想着以死报国?若说那时明廷昏庸、**,大人是择明主而伺;那么现在呢,岷殿下英明神武,皇明中兴有望。想必您也不会否认。那清廷呢,一个八岁的小儿登基,四大满臣顾命,满汉一家岂不是自欺欺人?大人征战经年,满兵满将跋扈骄横,又何尝珍惜汉兵汉将之死活?大人死忠清廷。是想着死后被抬旗,不做汉人了?呵呵,抬旗了好啊,倒是有自称奴才的资格了……”
“闭嘴。”张勇怒气勃发,抽出腰刀便要砍杀邵梦凯。
“大人,息怒。”“大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几个将领上前又拦又抱,阻止了张勇。理由说得不错。但张勇心中哀叹,军心散了,都是为自己打算,在明军已兵至城下之时,不敢触怒明军。
吴三桂老奸巨滑,给张勇留下的既是老弱,又是杂乱武装,在此危难关头。张勇真正能指挥动的,不过是数十名亲兵。这些将领官职都不高。统领的人马也不多,各有心思,组成了这两千多守城部队。各人都心中清楚,既然是已被抛弃的棋子,又何苦白白去死,以死报国。屁话!你张勇想做忠臣,可别拉着咱们垫背。
眼见着众将已经敢半公开的抗命拦阻,张勇心中忿恨,却又不敢马上发作,以免这帮人狗急跳墙。立时发难。
邵梦凯心中明了,有这么多人保护自己,性命无忧,便又直着嗓子冲张勇喊道:“大人,您便以这金钱鼠尾去见列祖列宗吗?不知道地下的先人会不会认您这个子孙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