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乃钱粮赋税之地,怕是要经过一番苦战吧?”朱永兴并没有马上决定,神情也平静下来,低头开始重新细读战报。
旁人都说朱永兴用兵谨慎,其实却不全面。朱永兴毕竟不是军事专业,缺乏真正的军人那种精确的判断,对由燧发枪、刺刀装备的明军到底能有多大的优势,他的心里也没有数。所以,每次战役的计划,他总是尽量以多打少,只有在兵力在优势的情况下,他才觉得把握。
如果从实际上来讲,明军现在具有的优势是很大的,既有火器的远程,又有刺刀的肉搏,战术愈加完善,且粮饷足额,士气不堕。但朱永兴却还是停留在以往的思维当中,不把部队装备齐全,弹药不够充足,他便不冒险。
闽省大半光复,最直接的想法便是易成所说的攻击江浙。有水师配合助攻,虽然清廷必然为保财赋之地而增兵,但明军取胜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当然,明军还有两个选择。一是由广东兵入江西,二是迫降孙延龄,由桂林攻入湖南。这两套方案的重点便是攻至长江,尽快与长江水师与讨朔军会合,使其得到武器装备的补充加强,从而使各部明军联成一片。
相对来讲,朱永兴更倾向于兵进江西的计划。因为江西清兵的战力不强,也因为江西是瓷器产地,可以大量出口,海贸收入可观。而且闽省既下,攻击江西便不只是赣州一路,闽省明军可以从闽西北进兵,距离江西省会南昌更近,也更容易与讨朔军会合。
“灭朔军已经收降俘虏了两万多降兵,接下来扫荡闽省其他州县,这个数字还要增加。”朱永兴边读边若有所思地说道:“加上新兵,应该有三万人马可以入赣作战。征朔军由南向北,灭朔军由东向西,江西清军哪里抵挡得住?”
“殿下,赣省与江浙相比,孰轻孰重?”易成不死心地劝说道:“财赋之地,得之则立于不败之地。又有南京,中外之望,一旦光复,殿下便建不世奇功,谁人能与争锋?”
朱永兴抬起头,含笑看了易成一眼,然后将战报收好,指点着桌上的地图说道:“易长史来看,由江浙到南京,或由南昌、九江顺流而下,哪个更快,更方便呢?清军若集结于江浙,不正好是个聚而歼之,奠定完全胜势的机会?”
“殿下,您——”易成欲言又止,突然明白了朱永兴的心思。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志在天下,吴、孙反应
着眼点不同,看法和思路则两异。易成是想让朱永兴早些奠定正大位的政治影响和资本,而朱永兴则着眼于全国,而不是江南一地。全国一盘棋,在江南歼灭满蒙八旗,总要比在江北容易。朱永兴曾不只一次露出过话头儿,看来他也是准备这样去做。
“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易成钦佩又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殿下之心思广阔无边,格局大于天地,非属下所及。但使中外合力,文武同心,北征建功,指日清廓。中原士民,必椎牛洒酒,以待王师之至,皇明中兴自非晋、宋可拟也。”
“一寸山河一寸金?”朱永兴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其中意思,叹息道:“若十几年前便有此认识,又何曾濒于危境,几欲覆亡?嗯,孤也是有此议,还需经参谋部商议通过。”
“殿下,这大都督府——”易成欲言又止,望着朱永兴。
“且等一等。”朱永兴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勋爵坐镇,孤自封自当,这总归不象话。要是晋王——”
易成明白了,也便不再多问,转而向朱永兴提起暹罗来使的事情。
“暹罗国内部闹得越来越凶了。”朱永兴前番已经接见了帕碧罗阇的秘使,此次则是真正的国使,如何表态让他好生为难。
暹罗国两派的争斗愈加激烈,一派以帕碧罗阇和那莱王的兄弟为主的亲王派,坚决反对外来殖民者的步步渗透,顺便也反对暹罗现在的门户开放政策;一派则是以那莱王的儿子亚派耶脱为首的亲法派,亚派耶脱不仅信奉了天主教,还极为宠信希腊冒险家华尔康。使华尔康能够专横弄权。
一面是自己的奶兄和兄弟,一面是自己的儿子,那莱王身染重病,无力压制。又不想见到两派刀兵相见。无奈之下便想到了曾经的宗主国。如今日益强势且又与法人交好的南明政府,希望南明政府能够出面调和国内矛盾。
从帕碧罗阇的秘使口中。朱永兴已经知道暹罗国的亲王派是占有优势的。其实这也是朱永兴能想到的,在佛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皇太子信奉天主教必然引起拥有很大势力的佛教僧侣的反对。殖民者的渗透入侵又使普通民众身受双重压迫,反抗的怒火蕴育其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也就是说,帕碧罗阇为首的亲王派从上层到下层,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朱永兴是肯定要站到胜利者的一边,但现实的考虑,既要考虑法国人的反应,又不能太过拒绝那莱王的请求。
“殿下可虚以委蛇,等那莱王不在了。再作计较。”易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朱永兴想了想,无奈地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让亲王派坐视国家利益受损,会招致怨恨;让法国人停止侵入。也不可能得到结果。嗯,现在我们还是先管好自己的事情吧!”
……
晋王李定国的书信送出去没几天,朱永兴的信件便到了。信中还附有清谍和部分官员的口供,朱永兴客气地征询着晋王的处理意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