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兴的手指在地图上一划,环海的胶东半岛便都在这个范围之内,他抬头看了一眼魏君重。继续说道:“君重所部作为配合,也将参与山东战事。但你部是为扩充,大量招募山东士兵,最少要五万,然后整编为剿朔军,以备征战辽东。”
“殿下,剿朔军全为山东兵吗?”魏君重开口问道。
“你的旧部也在其中。另外还可征调各军中的北方兵。”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因何要招山东兵,主要是辽东的气候,山东直隶人能更好地适应。这一点,高总兵他们应该清楚。”
“殿下见识高明。”高得捷拱手答道:“辽东气候苦寒,南兵乍去。定不适应,亦无法发挥战力。”
“是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朱永兴笑着强调了一句,“高总兵,金总兵,李永兵。你们初至南方时,对这温湿的环境,想必也是颇感不适吧?后来呢,不也习以为常了。”
“殿下说得是,末将当时热得睡不着,吃不香,好长时间才算适应过来。”金良臣恭谨地回答道。
“恐怕你们又要重新再适应北地气候了。”朱永兴淡淡一笑,正色说道:“征战辽东,骑兵为重。孤调汝等三人,便是看中你们的骑战能力,要你们为孤组建训练出一支辽东铁骑。”
“末将等领命。”高得捷等人这才明白被抽调而来的原因,但对如何组建训练还心存迷惑。
“这里——”朱永兴伸手一指,“济州岛,孤已与朝鲜联系,借此地养马练兵。你们三人先乘船去重庆,在晋王那里学习两个月,掌握那里的骑兵训练和战术,然后便去济州岛。江南战事安定,孤算着能得战马三四千匹,再有朝鲜所采购,五六千骑应该是够的。介时孤会从各军中抽调善骑者,前往济州岛归你们训练组军。”
“回殿下,不知能给末将等多少时间?”李永功谨慎地问道。
“最少半年吧!”朱永兴想都不想地回答道:“可够么?”
“若是善骑者,应该够。”高得捷的信心并不充足,火枪兵一月可成,这骑兵有半年时间,也不好说。
“训练方法不同,作战战术不同,你们到了晋王那里就会明白的。”朱永兴也不多做解释,笑道:“王辅臣等人现在便在那里,你们这些辽东旧人不会寂寞了。”
“西北征战,亦需骑兵。”高得捷的思维很敏锐,立刻想到了这一点。
“正是这样。”朱永兴赞赏地看了高得捷一眼,说道:“人尽其才,孤的安排可不是兴之所至,而是有些道理的。”
“殿下英明。”金良臣忙赞颂了一句。
朱永兴微微一笑,目光重新注视到地图上,停顿了半晌,幽幽说道:“辽东为英雄百战之地,亦是能征惯战之悍将建功立业之所,你们好生去做,为大明,为孤王彻底剿除鞑虏。待到功成之日,朝廷不吝公侯之封,孤亦不吝万金之赏。”
“为国征战,武人本份。报效殿下,亦当尽心竭力,岂敢奢望封赏。”魏君重拱手慨然示。
“有功者赏,这岂是奢望?”朱永兴哈哈一笑,说道:“你们看孤王,是那小气的人吗?”
“末将不是此意……”魏君重自觉有些失言,忙着想掩饰。
朱永兴拍了拍魏君重的手臂,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落座。待众将坐好。朱永兴才开口说道:“建功立业,封侯拜相,人之所望也,不足为怪。若是没有进取之心。孤还真是有点鄙视。武人有本分,乃是为国征战,为国守疆;然国亦要有回报,方不寒武人之心,不使后来者怯步。该得的,孤不吝啬,不亏待功臣;不该得的,你们也莫要贪心。”
“殿下教训得是。”魏君重拱手道:“殿下仁厚之名传于宇内,赏罚分明亦是众所周知。”
朱永兴点了点头,并不表示谦逊。而是笑着与众人谈起了辽东之事。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黑土地肥得流油,等等。开发起来将富庶美丽的塞外江南,逐渐在众人的心中成形。
军议闲话已毕,朱永兴亲自送出厅堂。待众将离去才转身前往机要室。
征战辽东将是明年的事情,但诸项准备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一道道加密谕令送往各地,光复区的有,尚被清廷控制的也有。
“十万套棉衣棉裤,嗯,至少要这个数。”朱永兴对机要官员潘永昌交代道:“一年的时间,定要准备齐全。”
“殿下。是否把这十万套棉衣棉裤分薄给各省官员,由他们负责采办。”潘永昌琢磨了一下,觉得有点困难,但也不是不能完成。
朱永兴想了想,说道:“不能平均分配,有的省不产棉花。有的省刚刚光复,这人口资源不同啊!嗯,便由各省官员采办五万套,另外缺额由政府直接面向民间采购,这也算是让利给百姓。”
潘永昌没有反对。刷刷点点将朱永兴的决定记录下来。
“手套,单、棉都要,还有棉帽。”朱永兴抚着额头,想着在寒冷环境下作战所需要的装备和物资,“防寒的油脂,驱寒的烈酒、辣椒,治冻伤的药物,也要准备。再有……”
潘永昌抬起头,说道:“殿下不必为此劳神,属下找些辽东人,或者是去过辽东的,把所需物资罗列出来,再请殿下阅看定夺如何?”
“好,这样也让孤少费些脑筋。”朱永兴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观礼的请柬都发出去了?估计能来多少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