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逆流伐清_样样稀松【完结】(803)

  是的,清兵的冲击给方阵带来了些许混乱,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但明军方阵很快修补,或者收缩。却始终没有溃败,依旧向外喷吐着火焰,炽烧着敢于靠近它的人和马。

  逃跑比坚持死得更快,或许不是每个人在压力下都这么认为,但当你置身于整体,周围的同伴会给你力量和勇气。并使你在有些失措的时候有参照可学。

  火器犀利,战阵森严。步兵靠这样的法宝击败骑兵,在历史上并不鲜见,特别是近代之后,能挡住视死如归的骑兵墙式冲锋的。也只有同样拥有钢铁意志的近代步兵了。何况,现在的清军还根本不知墙式冲锋为何物。

  游牧民族的掠夺和杀戮靠的是他们的武勇和战技,而农耕民族的抵抗和战斗则多要依靠他们的科技和装备。

  火器的进步和使用,在汉民族第一次击败异族统治时,居功至伟,那是朱元璋领导的灭元之战;时隔数百年之后,明军的武器装备重新走到了世界的潮头,还具备了近代化性质的理念和意志。并且正以这样的优势再一次向异族发起了狂猛的反攻。

  当然,要说明朝时的火器研发,其实也可以算是在世界的领先水平之列。当时就已经有了自生火铳与鲁密铳。与燧发枪基本上是一个思路和结构。

  但明朝末期,百弊丛生。首先是火器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这其中原因复杂,涉及关系众多,到明朝灭亡也没有找到解决之道。

  而更重要的是明军的纪律败坏,甚至有些狠如匪盗。粮饷固然是个问题,但却不是“匪来如梳。兵来如篦”的理由。如此一来,再精良的火器。也发挥不出威力。

  所以,武器致胜论在当时是不完全正确的,关键还是在人,在于士兵的意志和纪律。李定国能取得衡阳大捷,郑成功能兵逼南京,在很大程度上便说明了这一点,并且还显示出八旗和汉人组成的军队,如果作战意志同样坚决的话,差距并没有象满清吹嘘的那般大。而现在,明军便是在更明确地向满清证明,一个崛起的民族是不会被征服的。

  更多的明军赶到了战场,唐季所率的这个总旗用英勇死战吸住了清军,争取了时间,使得以步兵为主的明军能够赶来增援,逐渐形成了兵力优势,并开始实施围攻。

  明军步兵没有机动优势,如果清军骑兵不主动发起攻击,就始终无法迫使其进行面对面的战斗。现在,哈喇的眼中是远方不断涌来的明军,一个个方阵割裂了清军骑兵的阵形,命令的传递变得艰难,越来越多的清军遭到了交错火力的打击。

  该是撤退的时候了!梅勒额真哈喇看到土丘上的战斗已经结束,在尸体枕籍中已经没有站立的人影,他在心痛损失之余,却也略感安慰。

  呜咽的号角吹响,清军骑兵利用速度优势飞快地脱离战场,向远处奔驰。只要骑兵想逃,步兵便无法对骑兵构成歼灭性的打击,这无疑是步兵难以弥补的缺陷。

  火枪依旧在响,不时有清兵被击落下马,一些在战斗中失去马匹的清兵则更跑不过激射而来的铅弹。

  梅勒额真哈喇回头观看,这或许是此战最为后悔的一个举动。在那座染满鲜血、堆满尸体的小土丘上,突然摇摇晃晃地站起了一个身影,接着是第二个艰难而起的……旗帜被重新竖立了起来,鲜红得耀眼,刺痛了哈喇的眼睛。

  这就是最后的结果?哈喇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同时,他也知道,所有心中还存着一丝安慰的清兵将会因这几个伤重欲坠的身影而心如死灰。损兵折将,骑兵无法撼动步兵,这已经是心理上的沉重打击。而这几个幸存者,则使清兵灰心丧气,再无战斗之意。

  嘴唇咬得出血,哈喇匆匆集结部队,已经是伤亡过半,以后的骚扰和迟滞任务将不可能完成。面对五六百明军都无法将其干净彻底地消灭,士气低落到极点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但战斗并未因清兵的脱离而结束,明军步兵在增援,而集中起来的千余龙骑兵却已经迂回切断了清军的退路。

  在哈喇视野中,明军的龙骑兵都跳下马来结阵,队形越拉越开,排出一个四列的宽大的散兵线,看似单薄的四列火枪兵排得十分密集,笔直站立在他们前方,近千枝火枪指向了他们。

  ……

  第六十三章 攻掠辽东

  明末清初,辽东地区战乱频仍,百姓流离,田野荒芜,人烟稀少。顺治入关时,为了使百万满族人能“从龙入关”,绝其后顾,清兵还毁坏了大量村镇房屋和田地农具。同时,也使明朝二百余年,不间断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辽东修筑的密集型城镇,“从山海关到开原,形成的五里一堡、十里一台、三十里一城的建筑体系”,毁于一旦。

  1644年,多尔衮下令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禁关令”使得东北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历史上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对东北实行了封禁政策。

  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满洲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满洲长城,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满清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