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仔细算算时间,距离出军已经过去三个多月,此时应该已经是七月份,香儿应该已经生了,不知是男是女。。。。
唐军经过百余日的跋山涉水,终于在此时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行军。
激动过后,所有人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睡一觉,不再需要与环境作斗争,大军在瓦罕河安营休息,生火做饭,哪怕身旁的河流发出哗哗哗的声响,依然睡的很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夜晚,李跃站在河边,身边坐着马遂、南霁云、陈烈,望着瓦罕河,李跃不禁想起了那句诗词,只有一袋子酒,四个人一人小抿了一口,接下来的敌人不再是自己,而是真正的敌人,吐蕃,这头西南的巨兽,还没有料到,李跃已经从陇右来到了瓦罕河,瓦罕河与小勃律之间只有一道屏障,那就是连云堡。
四个人静静地坐着,其他三人或许不知道,而李跃却感慨万千,瓦罕河已经处于后世阿富汗的领土,处于中亚地区,小勃律的南面是吐蕃,再西边就是大食,北面是突骑施,一张辽阔的地图在脑海中浮现,他默默的站起来,耳边河水磅礴而泄,身后属于自己的最强兵团,在这块西域大地上,李跃雄心万丈,目光越过瓦罕河,看到的东西,不单单是尚在梦乡毫无防备的小勃律。。。
(休息了四天,原本只是兴趣爱好,签不签已经无所谓了,只不过编辑建议要在情节上进行改进,重新调整心态,继续霸图之路!)
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击连云堡
更新时间2015-6-6 14:34:33 字数:2075
短暂的休整之后,疏勒满川上,李跃与边令诚一路,率领四千先锋营从护密国内的护密道入,进行南下;马遂率领三千陷阵营从北谷入,向吐蕃连云堡;第三路由南霁云统领两千陌刀营以及一千白虎营,陈烈为副,从赤佛堂入,三路大军一齐出发,约定好时间在吐蕃的据点连云堡下汇合。
李跃这样安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此地距离敌人已经不远,一万人一起行动,声势浩大,既不利于快速行军,又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有所警觉,如此化整为零,三路兵马各自从一个方向进军,对连云堡形成包夹之势,好处很多。
七月十三日辰时,这是三路大军约定的汇合时间。护密国只是一个很小的国家,附属于吐火罗,吐火罗是亲唐的西域国家,居于葱岭西、乌浒河之南,是个男多女少、兄弟合娶一妻的国度,而护密国更是个领土小的可怜的小国,忽然看到唐军前来,护密国王连忙亲自迎接。
李跃看到这群奇装异服的西域人,没有多做停留,借道穿过护密国,直接向连云堡进发。待李跃大军走后,护密国王急忙召集国内的臣子商谈此事,大唐与吐蕃对西域的争夺势如水火,自从三年前,南边的小勃律迎娶了吐蕃的公主,受吐蕃笼络而叛唐,吐蕃大军就可以从瓦罕走廊(护密道)出军,切断大唐东、西两地的丝绸之路,这样西域二十余国的贸易物品都被吐蕃截留,唐朝也试过几次攻打,都无功而返。
现在大唐的军队已经来到此处,护密国王又看到了大唐争夺西域的决心,护密国虽然只是个弹丸小国,但是现在情势发生变化,护密国王需要重新审视对吐蕃的态度,毕竟大唐的威名尚在,因为之前吐蕃在西域占据主动,就在瓦罕走廊的偏南处,连云堡内就有吐蕃一万大军驻扎,而小勃律算是西域的“大国”,各个小国基本上都看小勃律动向选择归附,弱肉强食,无论是大食还是吐蕃,还是东边的大唐,都只不过是为了争夺在西域的利益罢了。
连云堡是吐蕃的一个据点,该地南面靠山,北面依水,地势险要,里面驻有吐蕃一万兵力,名义上号称驻军一万,其实连云堡中的属于吐蕃守军只有一千余人,在连云堡的城南十五里处,因山为栅,驻扎这小勃律的士兵八九千人,遥相呼应进行声援。
大军按部就班,如期到达连云堡北边的婆勒川,七月十二日只不过婆勒水此时正值涨水,波涛滚滚,凶猛异常,突然看到这样的变故,李跃表情凝重地站在婆勒川前,望着滚滚咆啸而过婆勒河,没想到今日就涨潮,然而现在已经是七月十二日。
李跃先命令大军原地驻扎,等待其他两路大军的到来,河水暴涨,无法渡河,李跃认真分析眼前的情势,认为唐军必须尽快度过婆勒川,否则吐蕃守军一旦发现唐军,势必做好准备,那样一来将会极大地增加唐军攻占连云堡的难度。
第二天,马遂与南霁云两路大军如期与李跃汇合,看到面前暴涨的河水,马遂等人与李跃意见一致,必须尽快跨过婆勒河,现在唐军没有退路,已经是孤军深入,一旦让敌人有了准备,形势将会对唐军不利。
于是李跃命令兵士每人自备三天的干粮,准备在七月十四日凌晨渡河,这样的命令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边令诚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河水如此急促,如何渡河,士兵中也有一些人认为李跃这个决定简直太疯狂了。
但是李跃的态度很坚决,所有的士兵自备三日干粮,苦苦等待第二天凌晨的到来,面对手下士兵的军心动摇,异声连连,李跃无动于衷,只是派手下在婆勒河边摆上祭品,杀马祭河。
第二天清晨,婆勒河水低缓,汹涌的河水减缓了很多,潮起潮落,无人可以判定,但是这一次,天助唐军,一万大军陈列在婆勒河水前,李跃一骑当前,看着身边的将士们迅速地度过婆勒河,而且“人不湿旗,马不湿鞯”,当看到河对岸的唐军已经形成列队,见此情景,李跃如释重负,兴奋地对身边的边令诚说道:“如果我军在渡河途中被吐蕃发现,受到敌人的袭击,那么我军败局已定,现在我军已经在河对岸站稳脚跟,对岸的连云堡内的敌人就算发现我军至此,也已经无法阻止,这是上天注定敌人要失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