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夜晚,李跃很幸福,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宰相府内,月楼一向是李府的禁地,除非有李林甫的特别指示,哪怕是李家的子孙也不得进入其中,此刻,李林甫就坐在月楼内,静静的独自思考着。身后站着他的二女儿李静淑。两人一言不发,沉默了许久。
“皇上已经拟旨,几日后提升李适之为刑部尚书,而其子李跃阴萌文武双职,一个从七品,一个正六品,李适之的升迁乃是意料之中,不过李跃此子,绝不简单。原本精通诗乐,就深得皇上喜爱,此番临危救人,皇上对他更加器重,哪有刚入职就身兼两职的道理。”
李静淑仿佛知道这些内情,说道:“父亲,李跃还是一个小官,不足为虑,倒是从宫里传来消息,今天下午,高力士奉诏将很多的太监抓了起来,其中就有三个是我们已经买通的眼线,此事恐怕与寿王妃遇刺的案件有关。”
李林甫不动生色说道:“案件的三个凶手都已经被杀死,如今死无对证,皇上震怒,肯定要从消息的源头下手,放眼朝内,知道这个事情的人可不多啊。莫非是东宫,不对,太子生性谨慎,优柔寡断,没有这等魄力。”
月楼内一下子又安静下来,李静淑说道:“我担心那三个太监会供出向我们传递过消息的事实,是不是应该提前让他们闭嘴。”
李林甫罢了罢手,沉静的说道:“没有必要,这群宦官虽然都是一群贪婪蝇头小利的自私自利之辈,却也知道一旦招供,他们也自身难保,全家遭殃。再者,你也不必将过多的心思放在这件事上面,皇上既然认定了要将寿王妃纳入**,那么此事最后肯定会不了了之,最多清洗一遍身边的宦官,却不会追根究底,结果必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原来如此,既然父亲对此事放心,我也不在过多关注此事。”
李林甫淡淡的说道:“到了年末,武将即将进京述职,多派些耳目盯紧他们的行踪,尤其是西北那边。这段时间我先将你几位兄长的职位办妥,还有东宫那边,此事首当其冲就是东宫,如果可以借机将火烧到太子身上,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机会。容我再想想吧。”
李静淑缓缓地告退,消失在黑暗中,只留下李林甫一个人坐在那里,继续在心中盘算着,怎么来陷害太子。他也在纳闷,幕后主使到底是谁呢?在朝廷内,莫非还有谁藏在暗处,隐而不发不成,可是李林甫算计了半天,如今朝廷内外,除了太子集团跟中立政治集团,还有谁有此胆量做出这样的布局。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一向喜欢将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李林甫,意识到黑暗中一个幕后黑手似乎是将目标对准了自己。
第三十六章 低调收场
更新时间2015-1-22 21:00:49 字数:3167
十月份的东风如刀子,所以行人很少出现在大街上,而朝堂上,许多嗅觉敏锐的朝臣察觉到了不平凡的气息,因为皇帝李隆基一反常态,频频在政事堂召开会议,将直接对准了禁卫军以及几个无关紧要的大臣,似乎在这个开元二十八年的末端唐玄宗准备有大动作。
果然,过了十几天,就引发了一阵清洗吃百响的禁卫军兵士,许多长安富贵之家,利用关系走后门,在禁卫军只是挂个名字,既逃脱了徭役,又可以拿军饷,而这个弊端存在已久,此刻被皇上拿出来整顿,实在是令人费解,不过无论如何费解。皇帝下了命令,一下子就查出一大批的挂名吃空饷的案例,查出来之后,处理办法都是很简单,处罚银两,拿了多少军饷,就必须上交十倍的罚金,这些钱全部充入国库。另外一项措施就是——你们不是喜欢逃兵役么,既然喜欢占这个便宜,那么这些凭借着家中得钱财逃兵役的人,即刻前往江淮与陕南之间的水利工程服徭役,并且服役时间加倍。
这件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长安的贫苦人家叫好称快,可苦了那些被抓到的富贵之家,这些事大家都可以看到的,而在朝廷内部,则在众人不声不息间,很多大官惊奇的发现,几个经常在皇帝身边伺候的近侍不见了,就好像突然消失了一般。
而东宫之内,经常伺候的几个太监官员也都被清洗了一遍,这种内部的变化虽然不至于人尽皆知,很多的大臣却也或多或少收到一些风声,对于皇帝突然之间对身边的人的清洗,只有一种解释,皇上不信任他们,必然有人犯了事。
一时间许多大臣都感觉到自己身边的丫鬟奴才不可靠,是不是也有问题呢,就这样由上至下,长安城中仿佛刮过了的不时东风,而是一股清理危机的肃敌之风。这阵风刮了一段时间,终于在一件大事来临前,烟消云散。
无论外界如何刮风下雨,李跃在府中过着神仙般的修养的日子,爱刮风刮风,爱打雷打雷,完全是一副与我无关的心态,自从三个女人发现李跃身上有伤的事实,可算是闹了不小的动静,最后在李跃严令下,这件事情就被当做秘密只被她们三个知道,谁如果泄露了此事,让许夫人知道了,就要受到“家法”处置“。当然这个家法是李跃新立的。
每天除了睡觉吃饭练武就是接着睡觉,整天更种人参大补,就连李福都快嘲笑着说,御膳房里的猪的生活,恐怕就莫过于此,李跃立马回了一句:“猪在说谁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