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县令仰着头,和周治对视了一会儿,他从周治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的杀意,着急忙慌的辩解道:“不,我那是迫不得已的,周少爷你应该清楚,如今的华夏,有几个人不和洋人勾结……”
海城县令话未说完,已有几个民团士兵走上前来,将他架起来,就向外面拖去,不甘心的海城县令,抓住离开周治身边的稍纵即逝的机会,大声喊道:“你周治不就是和德国人走的极近吗?我们都一样,不……啊……”
海城县令被越拖越远,他越来越绝望,最后竟是哭嚎了起来,倒是师爷,这是不吭一声,被两个士兵架出去,紧闭双眼,一副就死的样子。
“恭喜周少爷,海城县令被你除掉,在这海城县里,再无能阻挠你的对手了。”王天雨说道,他在利用这个机会奉承周治,只是话说到一半,脸色却变了样子。
只见周治掏出一把短刀,将他身后的那根辫子,一刀割断。满清治下的华夏,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俗语,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男人有这根辫子才能活命,而周治却将这根活人命的辫子一刀割去,他要做什么?
“周少爷这是为何?”王天雨问道。
周治将那辫子扔在地下,说道:“海城县令刚才不是说过,我是革命党。”
王天雨听后,一颗心悬了起来,说道:“周少爷真是革命党?”
“我只是觉得革命党胜算极大,想要搏一下,王家少爷可敢和我一起?”
……
(第一卷清亡之前完)
第一百一十七章 面子
海城县令的人头被挂在城门楼上,这让县城的老百姓,切身的感受到改朝换代的血腥,人们都人心惶惶,紧闭家门,惟恐遭了池鱼之殃。
城门楼下,一片冷清,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残枝败叶。
从远方过来几个骑马的人,这几人在城门前停下,抬起头看了县令的人头一眼,其中一人有些落寞的笑了几下,说道:“看来老三已经先动手了,他之前还一直和我说什么他不是革命党,呵呵,不是革命党,怎么会杀了县令,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他身旁有人说道:“此时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不管怎样,你我应该庆幸,周治和咱们是一路人,若不然各为其主,只能是手足相残。待会儿咱们和周治见面时,你可不能因为周治和咱们立场不同,就发作人家。”
那人点点头,说道:“孙兄弟放心,我不是不顾大局的人。”
这二人还在城门前驻足不前,另外一人已有些急躁,他说道:“周治现在会在什么地方,周家?还是县城里面?咱们快些去见他,把事情办完,也好早点回奉天。”
“先去周家吧。”那二人中有一人说道,另一人略想一下,点了点头,他离家之时,和家人闹得很不愉快,也想趁这个机会,回家看一眼。
这几人商议妥当,便不在城门口停留,掉转马头,直奔周家寨子的方向行去,刚走出没多远,就见城门口这里,探出一个人头,冲这几人背影张望了一会儿,接着又缩回去,沿着城墙底下走了一断距离,等走到一个僻静处时,四下回头打量了几眼,见没被人盯梢,这才猛的一头扎进一个胡同,一直走到胡同尽头的一户人家,这人在大门上用手拍了三下,略停一会儿,又拍了两下。
大门里这才有了响动,只听“吱吱”几声,大门打开了半扇,门里的人从门的缝隙中看见了外面的人,这才让开位置,让那人从缝隙中进去,等外面的人进去后,门里的人又探头在胡同左右看了看,这才将门关上。
这户人家只在北面盖了一间屋子,屋子外是院子,院子和街道只有一面墙相隔,在院子里站着两三个人,虎背熊腰,膀大腰圆,皆短衣打扮,腰间都插着短枪,两眼中透着凶光,让人轻易不敢靠近。
从外面进了院子的这人,和院子中站着的人打了声招呼,也不停留,直接推开屋门走了进去,顺势再将门关上,转过身后向屋内走了两步,弓着腰不敢抬头,说道:“汤头领,我在城门口发现了奉天新军统领蓝天蔚,他和周齐一道来了海城,这时向着周家寨子的方向去了。”
屋内正前桌子旁,坐着的那人听后,被这个消息唬了一下,惊道:“蓝天蔚?他来海城了,他这是想干什么?”
“坏了,大事不妙!”那人想道,武昌起义后,奉天革命党有意响应,蓝天蔚本是要带领所属新军起义的,只是走漏了消息,被张作霖率兵赶来奉天勤王,迫于张作霖的兵威,才一时不敢妄动,蓝天蔚此时来海城,肯定是要找周治,拉拢周治倒向他们阵营。
若是平常时候,也不必太过在乎,周治为人老谋深算,他肯定不会因为革命党的三言两语,就将赌注押到革命党那边,只会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
只是现在却是有些说不准了,他汤玉麟才在周治背后下刀子,难保周治因此记恨,真的就投了革命党,那时蓝天蔚凭空得了一千多的人马,实力必然大涨,他们就被动了。
汤玉麟这时有些惋惜,心中暗道,海城县令怎么就没能把周治干掉呢,也省得他这时伤脑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