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在师部附近的一座民房里,一个连的弟兄在看押。”赵海军回答道。
“多少人?”孟翔问道。
“五十多个。”李兴武回答道。
“老赵。”孟翔望向赵海军,“立刻抽调一个排的弟兄跟我去一趟,统一带上冲锋枪。”
“明白!”赵海军露出心领神会的笑容。
“师座,为什么现在就要‘处理’掉?”李兴武有点惊讶。
“武汉方面来命令,要求我们把日军俘虏和缴获的太阳旗、指挥刀、军旗等有象征意义的战利品即刻送到武汉。豫东战役已经结束了,武汉会战眼看也快了,所以国府那边准备召开宣传活动,在大战前鼓舞士气民心。按照国府那帮官僚的惯例,他们会把我们送过去的俘虏当成座上宾一样养得白白胖胖的,然后展览给那些国际友人看。一方面是宣传国军的胜利,一方面则为了显示我们是个‘礼仪之邦’、‘文明大国’。呵呵,中国人好面子的迂腐精神还真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孟翔微微冷笑着,“所以,我们必须赶紧把那些杂种都处理掉。”
“那我们怎么向上头交代?”李兴武有点不安地道。
“这好办,就说这帮俘虏集体暴动,试图抢夺看押士兵的枪支并逃脱,所以便被我们一顿乱枪给打死了。”孟翔胸有成竹。显然,干这种事情他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十分钟后,孟翔、李兴武、赵海军带着三十多名全部装备着冲锋枪的士兵来到了师部附近关押日军俘虏的一栋农家大院。看到年轻得出奇的师长后,看押的士兵连忙敬礼:“师座!”
孟翔点点头,然后摸出一把大洋丢给为首的那个连长: “这里没你们的事情了。你们什么都投有看到,我放你们半天的假,喝酒去吧!”
“谢师座!”那个连长和周围的士兵们都喜笑颜开。他们当然知道孟翔要干什么,因为孟翔带来的这当士兵一个个全副武装,并且杀气腾腾,眼中都凶光毕露。当然了,傻子才会为了那些日本杂种的命“仗义执言、据理力争”,毕竟孟翔是堂堂的师座,甚至还给了赏钱,谁会为了这些日本杂种去得罪这位为人和气的师座呢,并且师座干得也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在准备把里面的日军俘虏全部送进鬼门关时,孟翔突然看到院子门口的地上掉着一本日记本,上面写的都是日语,显然是里面某个俘虏的私人财产。按照国军的惯例,鬼子兵身上的私人财产都属于发现的国军士兵。这本日记本又不值钱,上面的日语也看不懂,因此才被得到它的某个士兵又给扔在了地上。
孟翔很细心地捡起来,毕竟这是战争期间,这本日记本里说不定有什么重要东西,就是放在战争后也是有价值的历史物品了。孟翔看不懂日语,顺手递给旁边的李兴武:“兴武兄,这上面写的啥?”
李兴武认真地看着日记本的封面,念出这本日记本的主人名字:“东…史…郎?”
“啥?”孟翔吃了一惊。
“东史郎。”李兴武很肯定地点点头,“这本日记本的主人是一个叫东史郎的日本兵。”
孟翔心头确实吃了一惊,东史郎这个名字对后世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这位前日本陆军第十六师团第十九旅团第二十步兵联队的上等兵在战争结束后,探探地为自己茌战争期间对中国平民犯下的罪行而忏悔,七次来到中国谢罪,并忍受日本国内极右翼势力的谩骂和迫害,坚强地为南京大屠杀确实存在而作证,算是一位有良心的日本和平人士。孟翔也想起来了,东史郎本来就是第十六师团的士兵,自然参与了南京大屠杀,而第十六师团又参与了商丘战役。结果阴差阳错,这个东史郎居然被第59军给俘虏了。看来,孟翔对历史大局的改变暂时还是很有限的,但对很多细节事情和很多小人物却产生了很巨大的“蝴蝶效应”。
“走!”孟翔抬腿进门。
院子里,五十多个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日本俘虏以麻木的神情看着走进来的孟翔一行,有的还受了不轻的伤。这也不奇怪,战场上抓到日军俘虏都是很难的,几乎绝少有日本兵主动投降,基本都是受了伤或昏迷过去的才被中国军队活捉。
“谁是东史郎?”孟翔问道。李兴武把他的话翻译成日语。
日军俘虏基本上投有任何动静,仍然是一片麻木的神情。顿了一会儿后,一个右腿鲜血淋漓、布满血痂的日本兵缓缓地站起来,用胆怯和惶恐的眼神看着孟翔。
孟翔看着这个东史郎,方形脸、小眼睛,脸上没有其他日军俘虏的那种木然神情,倒是闪动着一丝恐惧和胆颤。孟翔点点头:“你出来。”
东史郎近乎绝望地看了看周围的同伴们,他估计白己的死期已到,因此面如土色。赵海军带着两个士兵走上去,将他拖了出去。孟翔转过头,对赵海军道:“交给你了。”
赵海军点点头,然后对身后待命的士兵们一挥手: “上。”
士兵们鱼贯而入,冲锋枪的扫射声和日语的惨叫声顷刻间震耳欲茸,院子里霎那间血溅三尺。打光了子弹后的士兵们又挥舞着砍刀,给每具尸体或昏死过去的日俘统统都补了一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