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武兄,你觉得这场仗我们该怎么打?”孟翔望向他的参谋长。
“师座,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首先要清楚冈村宁次是个什么人。”李兴武回答道,“此人并非武夫式军人,在中国战场上他一直不屑搞屠杀或扩大对华战争,对日军杀戮中国平民的行为也非常反感,同时他还极力反对扶持中国的汉奸傀儡政权,声称要给中国人以‘尊严’,并提出‘讨蒋爱民’的口号,可以说,冈村宁次是日本陆军高层内难得的理智派人物,和谷寿夫那种屠夫似的日本军人在风格上格格不入。当然了,他这些措施并非因为他真的爱惜中国人,而是他很清楚‘民心’的重要性。他认为,建立汉奸政权只会刺激国民政府拼死抵抗,从而不利于拉拢和引诱国民政府媾和乞降;而日军的屠杀行为,只会刺激中国平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殖民统治,至于‘讨蒋爱民’之类的口号,也是为了诱骗国府的投降派和广大中国百姓。在日本的这场侵华战争上,冈村宁次极为推荐当年满洲人灭亡明朝的经验。区区二百万满洲人,却能成功灭亡明朝并奴役三万万汉人。他认为日本现在的情况和当年的满清很像,必须要学习满洲人的做法,军事打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
“这样‘仁慈和善’的敌人,往往比穷凶恶极的敌人更可怕。”孟翔也深以为然,“如果日本高层都是冈村宁次这样的人,那我们的抗日战争,反而更加艰难数倍。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感谢谷寿夫那样的屠夫,是他的屠刀,激起了国人抵抗到底的决心。”
“在军事上,冈村宁次也确实极有能力。”李兴武接着道,“这次的武汉会战,就是他全盘负责的。我认真分析他的作战方式,主要是‘重点突破、全线推进、稳中有奇、柔中带刚’,并且他很重视现代化武器的运用和不同兵种的密切配合,还不是光靠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可以说,冈村宁次确实是个颇有谋略的杰出指挥官,是个很难对付的对手。”
“兴武兄,你真是一个称职的参谋长。”孟翔道,“你觉得,冈村宁次会怎么进攻信阳?”
李兴武微笑道:“师座,按照情报,冈村宁次用来投入信阳进攻的兵力可以达到五个师团或旅团,足足十万大军。如果冈村宁次把这十万大军集合成一股力量,在一个方向上猛烈进攻信阳,你觉得我们挡得住吗?”
孟翔摇摇头:“肯定挡不住。十万日军的战车、重炮、飞机的支援下齐头并进,目标是攻占一座城市,第五战区只有三十五万人马迎战,百分之百挡不住。”
“没错!”李兴武点点头:“如果冈村宁次就用这么简单而直接的方式进攻,信阳肯定丢,但那样的话,冈村宁次就不是冈村宁次了。十万军队进攻一座城市,即便攻占了,也不是太大的胜利,并且没有什么太大的战略价值。信阳不是南京,也不是武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用十万军队去攻占信阳,可以说是一种军力上的浪费,所以冈村宁次不会走这么平庸的道路。师座您想想,在鄂北豫南,除了信阳外,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冈村宁次感兴趣的?”
孟翔思索了一下,脑子灵光一闪,他豁然开朗:“第五战区的十几万军队!”
“是的!”李兴武笑了,“不管是按照冈村宁次的性格,还是按照冈村宁次的实力,他都不会单纯地把攻占信阳作为他此战的主要目标,我有十成的把握肯定,冈村宁次不但对信阳感兴趣,而且对如何吃掉第五战区这几十万人马更感兴趣。”
孟翔茅塞顿开的一拍大腿:“你的意思是,冈村宁次会以信阳为核心和诱饵,试图全歼或重创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
“百分之百是这样的。”李兴武很自信,“十万日军,在占领信阳的情况下,再吃掉一二十万国军,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那冈村宁次会怎么进行他的这个计划?”孟翔急切地问道。
李兴武凝视着地图,思索几分钟,然后指点着信阳周边的山川地理讲解道:“武汉既失,日军从武汉进攻信阳,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从已经占领的潢川地区出击,由东向西进攻,第二条是从武汉直接一路向北,以大悟、广水为桥头堡,攻占信阳以南的鸡公山的义阳三关,由北向南进攻信阳;第三条是从武汉西北方向的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出发,攻取随县、枣阳,迂回到信阳西北方向的唐河、泌阳、确山等地,由西向东进攻信阳。可以说,日军进攻信阳的途径是很多的,再加上冈村宁次用兵一贯诡谲多变,那么日军的进攻路线肯定是虚虚实实,在得到详细的情报资料前,我们很难判断日军哪一路进攻是主攻,哪一路进攻是佯攻。毕竟,我们不是冈村宁次本人。”
孟翔点点头,他看着地图:“按照这个形势,如果现在驻守信阳的那位汤司令恶习再犯,那他只能向信阳以北的确山地区逃跑了?”(确山,今驻马店。民国时期没有驻马店这个市。)
李兴武哂笑道:“师座,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您不能总是用以前的老目光都看待汤司令...”
孟翔冷笑:“兴武兄,你别忘了,俗话还说...”他嗤鼻道,“狗改不了吃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