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翔等人随后跟着委员长一起护送灵柩横穿重庆全城,同时国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上将的灵位入祀忠烈祠并位列首位。六月十八日,蒋委员长和上百名国府军政要员以及各界名流、社会贤达在储奇门为长相上讲举行了祭奠仪式。国府最后在重庆北碚雨台山为张上将举行了下葬仪式,委员长题词“勋烈常昭”冯上将题词“荩沈不死”、李上将题词“英风不泯”中共毛先生题词“尽忠报国”。另外军委会追晋张上将为陆军一级上将,并追授国光勋章一枚,这让张上将成为及委员长本本人,李上将,薛上将之后第四位获得这样国军至高无上勋章的人,原因似然是因为张上将是抗战爆发后第一个为国捐躯的上降级和兵团司令级高级将领,并且1其部屡立战功,名扬四海,在这场枣宜会战里还守住陪都东大门宜昌而立下了主要功劳。
七天后,张上将的遗孀李敏慧女士在巨大的悲痛中绝世数日而亡,最后与张上将合葬。
在昏昏沉沉中办完了张上将和李女士的葬礼后,孟翔和冯中将等同僚暂时没有离开重庆,因此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等着他们做出选择。
第三十三集团军此次在枣宜会战中付出这么巨大的牺牲,并且还未捍卫宜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再加上张上将的阵亡殉国,国府和蒋委员长肯定是要种种嘉将的,正好,同事参加枣宜会战的原川军第四十一军伤亡奇大,已经无法恢复,因此军委会的大佬们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把四十一军像上次的第四十五军一样,全军三个师缩编成一个师:第二零二师(四团制),并编入第三十三集团军的作战序列,这样一来,原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就彻底烟消云散了,同时还大袋了奖励第三十三集团军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当然了,在如此慷慨热忱的赠送新部队后,军委会又对地三十三集团军哗啦啦地下了一场大洋雨和勋章雨,孟翔由于挽救宜昌的功劳而被授予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并提升为第三十三集团军少将副司令兼第七十七军军长,原副司令冯中将自然成为集团军的正司令。
尽管升官发财一起来,但孟翔却仍然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张上将的阵亡对他带来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孟翔一开始的打算是跟着张上将,一起干到抗战胜利。如今张上将一去,孟翔真的感到了迷茫和消沉。
客观上讲,张上将留给孟翔的“遗产”是非常雄厚的,整整一个集团军,九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包括刚刚加入的第二零二师)。最重要的事,孟翔在第三十三集团军内俨然已经成了最有实权的掌握者,十个师长里面有七八个都和他一个鼻子里出气,另外两三个和他关系也不错,这反而使得集团军正司令冯中将隐隐成了一个“傀儡”。正因为这样,冯中将等人在接下来的这件事上询问孟翔的意见并把孟翔的意见当成最后的决定。
“困龙,我们集团军虽然在这次枣宜会战里损失空前,但根基还在,假以时日肯定能再次回复称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冯中将旁敲侧击,拐弯抹角地道:“但如今,张军座已经不在了,你我二人是集团军的主要领导者,我们必须要给麾下这数万弟兄在以后找一条新路子呀!”
孟翔原本浆糊般昏昏沉沉的脑子稍微有点清醒了,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是的,张上将已经不在了,自己必须要把他遗留下来的这份“基业”给好好把握住并发扬光大,决不能败坏掉。但在此时这个情况下,找一条新路子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当然了,冯中将嘴里这个“找一条路子”是很隐晦的说法,说白了,第三十三集团军必须要找一个新靠山。张上将以前是不屑搞这种党同伐异的事情,由于他的威望和人格,集团军还算保持着较强的独立性,但现在时过境迁,第三十三集团军已经成了一块各方势力都在打主意的肥肉,从派系出身上讲,第三十三集团军无疑是西北军出身,但西北军很早就已经垮了,因此全集团军此时随着张上将的一去,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无主之师"。对以这只暂时没有主人但战斗力在全国军队里都是首屈一指的部队,各方势力的头头们自然垂涎三尺。
冯中将的预感是正确的,在重庆的这几天,各方面的“故人挚友”不断上们来找孟翔,表面上自然是替自己背后那股势力对张上将的殉国表示哀悼和慰问,而实际目的简直是不言自明。
第一个来找孟翔的便是刚刚分别没多久的胡琏,胡琏虽说以前和孟翔素不相识,但在宜昌一站中,两人初步结下了补钱的友谊,胡琏对孟翔颇为敬佩,孟翔对胡琏也很有好感。再加上两人年纪相近,因此胡琏和孟翔也算得上是朋友了。胡琏此次前来自然是给他背后的那嘴大神做说客的。毕竟他和孟翔有私交,因此作为那尊大神排出的说客实在是合适不过了,至于他背后的那尊大神,便是土木系领导者,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军委政治部部长陈上将。
“困龙老弟,我们又见面了。”胡琏笑容可掬,看到孟尝耸拉着脸,他立刻也换上一脸沉痛的表情:“惊闻张荩忱将军不幸阵亡的噩耗,我也是非常震惊。我分析过战局,如果不是贵部队被迫抽调一部增援宜昌,增援我部,那张上将极有可能不会殉国的。这一点,我深感愧疚。宜昌毕竟是第六战区的辖地,因此我们第六战区上下也对张上将以身殉国而深感自责。陈部长和我等第六战区众同僚在内疚之下,非常想要补偿贵部。陈部长已经跟委员长说过了,只要你们愿意,第三十三集团军接下来就调到第六战区,长期驻守在鄂西地区,粮饷资源什么的,以后一定会优先供应贵部,与战区其他部队都是一视同仁的”胡琏说着,压低声音到,“兄弟我其实也知道,你们在第五战区一直过的是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毕竟第五战区不是中央军直属的战区,在经费物资上自然得不到保障,。如果贵部来到第六战区,那以后的日子肯定要好很多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