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无法为我所用!”胡文虎坚决地摇了摇头,“这个昂山,明面上是缅甸独立运动的领头人,但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投机者!他一开始加入缅旬共产党时,还很热情地跟我们缅甸华侨组织合作,并希望能得到延安方面的支持,但后来,日本人大兵压境,他立刻见风使舵,选择投靠日本人,缅甸共产党也己经开除了他的党籍。昂山投靠日本人后,成立所谓的缅旬独立军,其实就是日本人所控制的缅甸伪军。在上次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中,这支缅句独立军为虎作怅,死心塌地地充当日本人的走狗爪牙,协助日军打击中国的远征军。昂山对中国远征军的手段十分残忍,比起日本人也有之过而无不及!在曼德勒,昂山的傀儡军攻占了一座中国远征军的野战医院,里面的一千五百多名远征军伤兵在昂山军队的凌辱逼迫下,集体自焚殉国!这个昂山,反复无常、投机钻营,绝不可靠!此时的他,是日占缅旬傀儡政府的军方一把手,是日本人庇护下的缅甸儿皇帝!而且他的手上也沾了我们中国人的鲜血,因此孟将军,你绝不能跟他合作!”
孟翔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实际上,昂山在后世被誉为“缅甸国父”、“缅甸独立运动领导人”、“缅旬联邦共和国和缅甸国防军的缔造者及领导人”,头衔还真是不少。在1945年初,昂山眼看着日本人大势已去、败局已定,他立刻带缅甸傀儡军举行抗日起义。用后世眼光看,昂山当初投靠日本人,究竟是忍辱负重、曲线救国,还是认贼作父、卖国求荣?根本很难说。不客气地讲,尽管后世的缅句把昂山吹捧成国家大枚星,但昂山在本质上等同于“缅甸的汪精卫”,只不过,他侥幸地成功了。也因为这样,这个缅甸的汪精卫反而流芳百世,而中国的汪精卫则是遗臭万年。想到这里,孟翔忍不住一阵阵感叹:历史啊历史,还真是成王败寇。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汪精卫当初搞的“曲线救国”成功了呢?那么后世的中国会不会把他也塑造成“忍辱负重、坚持救国”的国家英雄?孟翔不敢想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昂山既然手上沾了中国远征军的血,那就不能作为合作伙伴,只能消灭他,或者…利用他并在利用完后卸磨杀驴。孟翔摸摸下巴,脑中隐隐有了构思。
孟翔跟陈嘉庚先生、胡文虎先生的这番谈话进行得很满意,两位南洋华侨领袖都慨然郑重地承诺会在接下来的战事里竭尽全力帮助孟翔的远征军。另一方面,孟翔也愈发为自己的河南
地盘没有出海口而深深懊恼,没有出海口,新豫系就没办法得到来自海外的各方援助,如果真的搞“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哪一套,吃饱饭没间题,但想要茁壮发展,就不可能了。想到这里,孟翔再次发了一份电报给第一战区司令部,要求赵海军他们迅速拿下山东。
谈妥了与陈嘉庚先生、胡文虎先生接下来的合作事务后,满载而归的孟翔回到了一干入在澳门的住所。张轸等人早己经集结一堂地在等着孟翔。孟翔看他们的样子,忍不住哑然失笑,这一干职业军人们,尽管此时都己经换装便衣,但身上仍然无处不流露着军人的作凤。
“冀三兄,你看看你的样子!这正襟危坐、腰板挺直的坐姿,瞎子都看得出你是军人!还有,你也大夸张了把!你穿的是西服,但你见过谁像你这样把西服上的每个纽扣都扣得整整齐齐的?还有你们大家,也都是一个德行。别说日本间谍了,就是稍微有点心计的普通人,都能看出你们的真实身份。”孟翔苦笑着道,“看你们这一个个杀气腾腾的,该不会想靠我们这区区二三十个人就拿下整个缅旬吧?”
尽管孟翔的年龄是现场众人里最小的,但大伙挨他的“训斥”都挨得心悦诚服,都没有因此而闹出不愉快,张轸一边手忙脚乱地解着他的纽扣,一边问道:“谈得怎么样?”
“放心!缅甸境内的侨胞绝对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孟翔自得地道,“但日本人扶植起来的傀儡政府已经有了雏形,并且这个傀儡政府在名义和正统上对缅甸普通民众还是有着不小影响力的,所以我们很难和缅甸人进行合作。光靠侨胞的力量,还是略有些单薄,所以我们还要依靠缅甸的少数民族,重点就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克钦族和缅甸的第三大民族掸族。接下来,我们要亲自去缅北,去和那些地方土皇帝们谈谈合作事务。”
“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出发吧!”张轸兴奋地道。
随后历时大半个月的“缅北之行”十分顺利,盘踞缅北的那几支克钦族、掸族、果敢族等反英抗日势力都对以孟翔为代表的中国势力表示了欢迎,毕竟中国对缅旬的传统影响力绝非英日等东西方暴发户相比,而且克钦族、掸族、果敢族与华族的关系本来就很深厚。得到孟翔开出的关干“独立自主”政治空头支票以及大批老式的枪支弹药等礼物后,双方一拍即合,很爽快地签署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合作协议以及战后的政治联盟条约。
十月底,万事俱备后,以豫军为主力的中国第二批入缅远征军正式重新出境参战。
第二百三十六节 挥师缅甸(1)
秋高气爽之际,中国远征军第二批入缅参战部队已经准备就绪。十万来自北方中原大地的豫军官兵们在接受了为期两个月且严格艰苦的全套美式训练后,基本已经成长为了训练有素的丛林山地野战部队了。毫不夸张地讲,这十万全套美械装备的豫军,在战斗力上已经堪称是中国军队之翘楚。孟翔统领的豫军本来就战力卓越,再加上美械装备,更是如虎添翼;另一方面,史迪威也对豫军的培训事务的不遗余力和慷慨大方,对孟翔有求必应,把美军最好的装备毫不吝啬地拨给豫军,使得这十万豫军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此时,中国远征军的第二批入缅部队主要包括:集结于云南境内的豫军第55军、豫军第66军,以及当初第一次远征作战失败后退入印度境内的新编第1军〔下辖新编第22师和新编第38师)。而实际上,此时的第二次远征军在很多方面都与历史上有了很大的差别。历史上,第二次远征军入缅作战是在1943年底,而此时则是在1942年底,提前了整整一年;除此之外,此时的史迪威也彻底放弃了跟中央军合作的想法,转而全心全意跟豫军派系合作。历史上,史迪威虽然跟委员长、远征军高层关系恶劣,但他毕竟别无选择,因此他不得不整天求爷爷告奶奶地跟委员长索要部队以组建成第二次远征军,而蒋委员长则因为第一次远征军作战的全盘失败而对他那几支精锐部队的损失感到痛心疾首,从而对史迪威的军事能力也十分不信任,所以一直不肯给新的部队给史迪威让他“继续糟蹋”。现在,史迪威有了新的合作对象,那他自然没必要再跟委员长低声下气地要部队了,因此他十分慷慨大方地把手上的美械装备都用来装备给豫军,而驼峰航线源源不断运来的军械物资里有一半以上也都被史迪威投资在了豫军身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