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77军兵临徐州城下,第3集团军第51军紧随其后,第52军行至徐州以北的微山湖附近,第53军迂回包抄向徐州以南的睢宁县。从表面上看,豫军的作战目的是很明显的,正面推进、两翼迂回,全面包围徐州。
11月4日上午,77军和51军的十余万大军正式对徐州发动了强大攻击。天空中,B-17和斯图卡肆无忌惮地对日军阵地狂轰滥炸,地面上,谢尔曼和四号坦克滚滚开进、飞轮驰骋,把日军的防线冲击碾压得支离破碎,坦克后面,十万豫军犹如决堤洪水般排山倒海横扫而来;在最后方,豫军唯一的一个重炮群地动山摇地怒绽烈焰,二百多门大口径美式德式榴弹炮爆发出火山流星般的冲天火光,铺天盖地的重磅炮弹铁锤般砸得日军防区天塌地陷、烈火冲天。
如此强大的立体化攻击下,区区一个第110师团哪里抵挡得住,惊涛骇浪般汹涌扑上来的豫军以犁庭扫穴之势,将日军在徐州外延的防线神击得土崩瓦解。日军自我吹嘘“天下无敌”,除了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外,更加依靠的还是飞机、重炮、战车、毒气弹等现代化武器,而此时双方拥有的战争力量彻底颠倒了过来,日军自然落花流水。同时这也证明,拥有同样的武器装备后,中国军队并不比日军逊色多少。
短短一个上午,徐州以西的十多个卫星村镇即将被豫军攻陷。抵抗的日军被轰炸机群和重炮群炸得灰飞烟灭,滚滚的坦克碾压着遍地的瓦砾废墟势如破竹继续向前,后续的豫军蜂拥而入,攻入了徐州西部城区里,与退入城内的日军展开了近身战和巷战。攻入城区内的豫军杀声震天、士气如虹,火焰啧射器喷出的火龙将躲藏在碉堡工事里的日军烧得皮开肉绽、鬼哭狼嚎,MP-40冲锋枪和汤普森神锋枪更加把巷战里短兵相接的日军打出了一串串筛子。
师团长林芳太郎中将急红了眼,从第110师团发来的求援电报飞马流星般不断被送到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的面前。土桥中将顿时震惊得冷汗从脊梁背一直流进了屁股沟里,他既震惊豫军悍然发动徐州战役的魄力,同时也深深知道徐州丢失的严重后果。如此一个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的城市被中国军队夺取后,华北日军和华中日军就彻底被隔断了,津浦线也彻底断绝,对在华日军的打击将是巨大的。知道自己万万担任不起如此重大责任的土桥中将一方面把这个紧急战报通告给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和华中方面军司令部,一方面急忙调动部下第59师团、独立混成第5旅团等部队向徐州增援开进。
豫军进攻徐州,顿时对华北和华中日军都引起了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
血流漂杆的巷战持续了一天一夜,半个徐州城区顺利地被豫军攻占,第110师团被打得满地找牙。旗开得胜赵海军得意洋洋地给孟翔发电报,汇报了自己在苏鲁战场上的辉煌战绩。
远在滇西的孟翔接到电报时很高兴,但看着看着,立刻感到不对劲了。他急忙发电报询问赵梅军:“徐州战事刚刚开始五天,你已经消耗多少弹药和燃油了?”
赵海军很快回电,电报上那些弹药燃油的消耗数字让孟翔看得一阵阵肉痛,气急败坏的他声色俱厉地呵斤赵海军:“你个败家子!老子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那些燃抽和弹药居然被你这么大手大脚地挥霍!一仗都用光了,接下来怎么办?没有了燃油,那些坦克和飞机就是废铁!
没有了炮弹,那些重炮也成了废铁!你就是攻下了徐州,没有飞机坦克大炮,你还守得住吗?
”孟翔确实气得不轻、心痛得不行,表面上看,豫军现在确实兵强马壮,飞机大炮坦克样样都有,但实际上,豫军的势力根基是非常薄弱的,基本没有可靠的辎重补充渠道,那些宝贵的汽油、航空燃油、重炮炮弹、航空炸弹都是孟翔以前通过各种渠道一点一摘积攒下来的,毕竟,豫军现在是没有能力生产出燃油、航空炸弹、重炮炮弹的,再加上没有出海口,因此豫军在重装备消耗补充这方面是非常艰难的。孟翔眼下看到赵海军如此“崽卖爷田心不疼”地挥霍他好不容易积攒下的弹药和燃油,自然心痛得肠子都抽筋了。
赵海军回电道:“军座,你还真把我当成一个只知道蛮干的莽夫啊?我的目标并不仅仅只
是攻占徐州,我要以徐州为诱饵,彻底摧毁,鬼子第十二军的主力,从而扫荡鲁南苏北地区,到时候,即便我们重装备后勤不济,我们夺取鲁南苏北和出海口都不是问题。我的计划是…”
看到赵海军的回电和他的计划,孟翔的神色顿时阴转晴,为自己低估赵海军的能力而深感愧疚的孟翔回电道:“做得好,努力实现目标。”
放下心后的孟翔重新把心思放在了眼下的滇西缅北战役中。1i月6日,第55军已经悄悄地翻越了野人山,摸向了缅北日军的后方。王鹏举给孟翔发来一份电报,要求准备五十架美式C一47运输机以及一千名伞兵。王鹏举声称,如果孟翔满足他的要求,夺取缅北重镇密支那将不费吹灰之力。
孟翔看着王鹏举的电报,楞了半天:“伞兵?我们哪来的伞兵?王鹏举究竟搞什么鬼?”
事后孟翔才反应过来,王鹏举在此战中又玩了非常漂亮和非常高明的一记妙招。
第二百三十九节 突入缅北(1)
滇西和缅北的原始森林里,第55军一直在坚定而蹒跚地前进着,翻过大山、渡过大河,悄无声息地从一个又一个的无人区内迂回向日军的后方。无论是高黎贡山还是野人山,无不是峰峦叠嶂、崇山峻岭,处处都是陡峭难攀的险峻山路和刀砍斧凿般的悬崖峭壁;无论是怒江还是缅北境内的伊洛瓦底江分流,无不是怒涛滚滚、骇浪汹涌。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密林里,云雾缭绕、坎坷崎岖,近乎无路可走。但第55军在杨遇春、李喜浩、刘鹏飞、唐飞虎等将领们的率领下,一直缓慢而顽强地跋涉前进。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就是远征军这次能够打回缅甸去的最大的胜利希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