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者无敌_飞星骑士【完结】(716)

  大捷,不折不扣的大捷!此战证明了,拥有先进武器的中国军队,照样能对日军展开痛快淋漓地屠杀式进攻。此次苏鲁会战,日军第12军基本被歼灭,主力第110师团和第59师团全军覆没,只有两个混成旅团逃出生天。根据最终的统计中,此战中,豫军攻毙敌两万五千余人,俘敌三百余人,另外还有超过上千具日军尸体实在无法辨认,要么被航空炸弹给炸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要么则是坦克碾成了肉饼。豫军自身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参战的四个军共有超过四万名官兵阵亡或受伤,殉国者一万余人。

  “对小日本展开全面反攻的这一天终于来了!”孟翔抑制不住心头的豪情,仰天长啸。

  孟翔的心情异常春光灿烂,他特地穿上了一套笔挺的中将军服,手上还戴着双一尘不染的白手套,胸前挂满了勋章,整个人精神抖擞、威风凛凛,颇有几分顾盼自雄的大将风采。他刚一出现,正在现场拍照报道的国内外各方记者立刻一窝蜂地围聚过来,镁光灯堪比照明弹地此起彼伏闪耀,刺得孟翔两眼发花。几十个美国、英国、法国等盟国军事观察家也纷纷犹如过江之鲫般趋之若鹜地跑来观看和统计战果,毕竟这些会战的具体报告要呈交给同盟军总部的。一个个金发碧眼的各国武官们兴致勃勃地摆出各种姿势,在各个阵地上简直是搔首弄姿地大拍照片留做纪念。对于这些记者们和武官们的行为,孟翔没有任何的阻拦,他认知非常乐意地配合记者们的拍照,来者不拒地接受各家报纸的采访。

  孟翔很清楚:这场大姐是豫军这支地方军打出来的,因此宣传胜利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大力地宣传豫军的辉煌战绩,才能提升新豫系在国内的影响力,才能让新豫系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从而抵消“新豫系割据一方”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宣传胜利也能让新豫系赢得国外列强的注意,让新豫系的能力得到美德等国的认可,从而赢得更多的援助。因此基于这些长远性的考虑,孟翔才如此乐此不疲地配合记者们的采访活动。

  “总司令!”赵海军、于学忠、孙桐萱、李默庵等人兴高采烈地围过来。

  “干得好!”孟翔微笑着鼓励部下们。其实,新豫系的领导结构比较奇特,绝大部分的骨干将领都已经在四十岁左右,但他们都以孟翔这个二十六岁的青年为领袖,这是因为孟翔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将领们发自肺腑的认可。

  “日军第十二军基本被歼灭了!如今,鲁南苏北都已经扫荡干净。接下来…”孟翔豪气万丈地指向北方,“向北前进!拿下整个鲁南!拿下整个山东!”

  第二百五十节 危机重重

  把远征军的事务交给史迪威、张轸、杨遇春、王鹏举后,孟翔一头心思地扎在了新豫系本土地盘的全面建设事业中。得到了苏北和连云港这个至关重要的出海口,新豫系的发展可谓如虎添翼,苏鲁大捷也极大地提升了新豫系在国内外的地位。新豫系的崛起,源于当初河南大饥荒时中央政府的“官逼民反”,因此孟翔在国内各界都颇有口碑,而现在,苏鲁大捷更是让孟翔和新豫系的威望猛地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雪片般的祝贺电报不断飞来,预示着新豫系已经被国内外视为中国抗日的中坚力量之一了。当然,国民政府肯定是相当的不满,但此时也奈何不了蒸蒸日上的新豫系了。最重要的是,孟翔的胜利也向德国当局、美国当局有力证明了新豫系是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潜力股”,值得这两个大国进行“长期投资”。

  希特勒元首迅速跟孟翔签署了新的秘密合作协议。孟翔很清楚,眼下的新豫系,最缺少的就是工业基础。新豫系的手里目前只有一个平顶山工业基地,虽然可以生产汽车、步枪、机枪、钢盔、迫击炮、轻型步兵炮等军械武器,但毕竟这些“小玩意”是无法让新豫军成为真正的强大军队。新豫系必须要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能够生产飞机、坦克、大口径火炮等重武器,才能使得新豫军拥有与日本帝国全面较量的资本。而对于希特勒元首来说,他现在最想打垮的就是苏联这个势均力敌的强大对手,光靠德国显然是很吃力的,而意大利、芬兰、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德国的盟友都没什么太大的实力,原本德国在远东最有利的盟友日本,此时也已经和德国一刀两断。因此,在远东寻找一个新的强有力的盟友,是希特勒和德国当局此时最迫切的愿望。中国虽然是最好选择,但中国的国民政府过于羸弱,而横空崛起的新豫系,则成了希特勒眼中的最佳人选。因此,希特勒的打算是:大力扶植和援助新豫系,使其迅速成为雄踞中国北方的强大势力,最终联合德国前后夹击苏联。这个计划也不算很长远,并且也是稳赚不赔的卖卖,所以希特勒和德国当局都愈发青睐新豫系,对孟翔提出的双方新的合作计划基本上都欣然允许。

  十二月中旬,《德豫合作条约》秘密签订。在这份新的德国援助新豫系的条约里,德国当局贷款给新豫系五亿帝国马克的援助经费,同时廉价出售给新豫系:德国105轻型榴弹炮、150重型榴弹炮、二号坦克(10吨重,步兵支援坦克)、四号坦克(25吨重,作战主力坦克)、Bf-109战斗机、Fw-190战斗机、Ju-87俯冲战斗机(斯图卡)、Ju-88中型轰炸机(单机携弹三吨)这八种德国陆空军主力武器的生产线及相关的器械设备各一套,同时援助新豫系兵工专家、飞行员、飞行教官、技术工人、机械师、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一千多名。这些机器和人员都通过那支“海底运输队”从德国运到连云港。除此之外,孟翔又招募和雇佣了一百多名德国的石油勘探专家、地质专家、能源资源专家、冶金专家等科研工作者。因为此时的新豫系除了缺少工业基础外,还缺少能源。没有石油,再多的飞机都是废铁而已。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孟翔此时已经不怎么再跟德国进口武器了,而是要培养自己能够生产武器的能力。这些生产线、机器、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来到连云港后,都会被送到平底山基地,相信这个新豫系唯一的工业基地的规模和生产能力很快将扩到数倍乃至十数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