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这些还不够。已经迁移到平顶山的省政府翔全省百县发动号召,张钫在广播里慷慨激昂地道:
“全河南的同胞们,河南已经到了最后的生死存亡关头了!日军调动了数十万原本在东北的关东军南下侵略河南,妄图一举吞并河南。为了保家卫国,第一战区的全体官兵正在挺向前线,准备和日寇决一死战。同胞们!前线的将士们需要你们的帮助!请你们一起来帮忙,把前线将士需要的物资和粮食运到前线去。我们的将士们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力气和日本鬼子拼刺刀,我们的将士们有了足够的子弹才能杀敌。同胞们、全省父老乡亲们!请你们帮帮忙!前线的将士们需要你们!…”
随着无线电广播的,还有《河南时报》等新豫系的几家官方报纸,也刊登了张钫等省政府高层官员的号召讲话。霎那间,中原大地一片沸腾。淳朴的百姓们成千上万地闻风而动,从豫西、豫南、豫东通往豫中、豫北前线的铁路和公路边眨眼睛便被群情激奋的人山人海给彻底淹没了。各县的政府官员们急忙抓紧机会,把热情高涨的百姓们都组织成支前民工。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全河南三千万老百姓一起动手的能量无疑是惊天动地的。铁路和公路的两侧,数以百万计的河南支前民工在气吞山河的口号声中齐动手,大道小路上、丘陵山林间、麦地稻田里…无数的牛车、马车、驴车、帆车、人力车、独轮车组成了漫山遍野、排山倒海般的支前队伍,一路上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闷雷般的脚步声和海啸般的车辆行驶声近乎天崩地裂。支前的百姓们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自发上阵,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箪食壶浆、以助前线的豫军部队,汇聚成了空前的壮观场景。数百公里的路途中,每当有飞虎队的战机呼啸这掠过人群头顶时,民工们激动的欢呼声和鼓掌声直冲天际、响彻云霄。
水路运输也同样荡气回肠。在新豫系政府的号召下,大批的渔民纷纷献出自己的渔船,并自告奋勇地使用自家的渔船和民船运送部队活物资上前线。河南境内的各个江河上,船只犹如过江之鲫,桅杆如林、号声震天。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上将在战事期间多次来到河南,看到这一幕幕壮观恢弘的场景后,沉吟半天,叹息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困龙算是得尽河南的民心了!这种号召力,我们在广西也自叹不如。河南已经是孟困龙一人的河南了,日本人夺不走,委员长也同样夺不走。”
作为史迪威和孟翔之间的私人特使司徒雷登在看到这一幕后,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河南是整个中国文明的发源地,这里的人民秉承着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中国的最可贵的精神。河南的民众是一群服从性极好且极其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他们的服从性绝不是用愚民手段进行洗脑产生的,而是源于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乡的热爱。在豫南,我的视界里全是人,无数的人,浩浩荡荡、密密麻麻的人,恢弘而壮观。即使纽约全城所有的工人为了提升薪水而罢工抗议时的游行队伍,其规模和气势也比不上我眼前这幕场景的万分之一。战争来临时,中国民众在逃难时的规模也是空前的,但毫无秩序且一片混乱,如今他们被组织起来,不但规模庞大,而且井然有序,这种大迁徙运动的能量和凝心力是不可思议的。这些无头无尾的队伍大部分都有独轮车组成,男人在前面拉着车,妻子在后面推着车,年迈的父母在家里照管田地,十几岁甚至七八岁的小孩子也蹒跚着跟父母一起上阵,孩子们力气很小,只能背一小袋粮食或一条子弹。难以想象,这些河南的民众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进行如此艰苦的活动,全是自发自愿的,并且没有跟政府索要一分钱的酬劳。这些百姓们唯一的信念和唯一支持他们的动力就是要把粮食和子弹运到前线,帮助自己的军队打赢战事。几十万河南军队在前线浴血奋战,几百万河南平民则在后方源源不断地把大量的物资运送给他们。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毫无疑问地冠于全球各民族之首,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民能比中国人民更加善良朴实和吃苦耐劳。我只能大声地赞叹,伟大的河南人民!伟大的中国人民!…”
支前民工的上空,嘹亮的歌声直冲云霄: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啊?送给前线的子弟兵,齐心打垮那小日本…”
抗战以来,河南境内已经发生了两次百万人规模的大迁徙。第一次是河南大饥荒时数百万豫东百姓逃难待豫西,第二次便是眼下这次大战,数百万豫南百姓自发地支援豫北前线。
除了粮食和被服的问题之外,逼在眉睫的还有弹药和燃油的问题。
由于这次的大战事关河南和新豫系的命运,有鉴于此,新豫系原先设立的各个军械储备仓库被一扫而空,但这任然无法满足如此大规模和长期的作战。为此,孟翔对舒国生下了死命令,让平顶山军工基地进行超负荷的生产。为了增加产量,平顶山军工基地以及全河南的工厂企业都有原来的八小时制度全部改为了十二小时的两班倒。工人们咬紧牙关,犹如机器人般超负荷工作,累昏累倒在岗位上的科研人员、军工专家、工人技师比比皆是,使得平顶山军工基地的产量陡然间暴涨了一倍多。
海外侨胞也给了新豫系强大的支持。在陈嘉庚先生、庄西言先生、李清泉先生、司徒公等侨胞巨头们的带领下,南洋侨胞给新豫系再次援助了一千多万美元的巨款,北美侨胞则援助了两千多万美元的巨额资金,同时,南洋侨胞还暗中援助了新豫系大量的橡胶、汽油等物资,北美侨胞也援助了大量的美械军火和用以生产的机器设备。希特勒也没忘了孟翔这个他亲手扶植的“未来中国盟友”,贷款给孟翔五千万帝国马克,并援助了大量的军火和机械设备。这些军火和机器都通过孟翔的海底潜艇运输队源源不断地送到连云港;至于以史迪威为代表的美国政府,也当着国民政府的面给了新豫系巨大的援助。新豫系虽然得不到国民政府的支持,但却拥有有海外华侨、德国当局、美国当局这三个强大后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