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委员长露出一个不置可否的笑意:“你的条件呢?”
“一、希望您的军统和中统不要再对我进行渗透或试图摘取我的脑袋;二、让胡宗南和陈诚在陕西和湖北停止和我部的对峙并退避三舍;三、美国人的物资援助,我要一半;四、境外殖民地的矿产资源,我有一半的开采权。这四项条件直到战争的结束。”
“我要是不同意呢?”蒋委员长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
“您不会不同意的。”孟翔毫不畏惧地看着他,“因为您不同意,我可就真的要割据华北和东北了,这项合作,基本是我让步。您不同意,反而会使得我和您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毫不客气的说,我现在就是一头归山的老虎,您对我已经没有约束能力了。我之所以开出这几项条件,仅仅是因为我不想反叛您,不想分裂中国,并不是惧怕您。”
“你说得对啊!”蒋委员长无奈地道,“你现在确实就是一头归山得老虎,我已经拿你没有办法了。中央以后能不能收复北方,很大的概率就寄托在你是否真心拥护中央的份上。也罢了!”蒋委员长看着孟翔,目光如炬,“困龙,就这样吧!我同意。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孟翔笑了:“我不会做出对不起国家或违背民族利益的事情的。委员长您也一样,不要让全中国的同胞失望,请您做一位合格的国家领导人。”
蒋委员长苦笑,起身,在孟翔的敬礼中走了出去。
赵海军和史迪威急忙冲进来,两人的脸上都是极度期待和极度好奇的神色:“委员长跟你谈什么了?”
孟翔微微一笑:“我刚刚和委员长握手言和了。虽然他对我还有猜忌之心,但起码从此以后我们不需要担心来自后方的威胁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两人都大吃一惊,急不可耐地追问道。
孟翔将刚才得谈话都详细地说了一遍。赵海军吃了一惊:“什么?我们岂不是吃亏了?”
“吃亏又怎么了?”孟翔笑着道,“别忘了我们的初衷,我们的初衷就是在自保的同时坚持抗日,而绝不是真的割据独立,更不是与国府打内战或将其取而代之。眼下,既然我们和委员长握手言和,那我们以后就可以专门对付小日本了,还有以后的苏联。”他目光坚定。
“可是...我们干嘛要让出江苏?”
“江浙地区是委员长的嫡系根基所在,我们占领着江苏,也是他的一个心病。实际上,委员长已经默认我们以后可以拥有华北和东北,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让步了。从长远考虑,我们其实是占了大便宜了,委员长毕竟是一国元首,我们还是要对他礼让三分的,不能真的目中无人。他退让到这个地步,也不容易。”孟翔解释道,“别忘了,他毕竟是国家的领导人,在正统名分上占有绝对优势,我们还是要服从他的,并且也没有推翻他的必要。把话说回来,我们总不能真的为了一己私欲而把国家陷入分裂和内战吧?”
赵海军耸耸肩:“我考虑不了那么多,我就知道跟在你后面打鬼子。既然你认为你做得正确,那肯定就是正确的了。”
孟翔笑着道:“这一趟,其实我们才是最大的赢家。”、
史迪威也笑了:“孟,你真厉害,居然可以逼迫那个顽固的花生米进行退步,那我们以后的合作肯定就顺利更多了。”
孟翔呵呵一笑:“那当然。”
次日上午,第三次会议召开,主题是同盟国该如何应对眼下的德苏战争。四国的态度也差不多,罗斯福总统已经暗中认可了扶植中国去对付苏联的计划,美国在对苏作战里完全可以不出面,这样即坐收渔人之利,避免了美军的伤亡,同时还能保持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主动权,美国的态度自然是“不干涉”德苏战争;中国也不同意和德国或苏联结盟,中苏毕竟有着血海深仇,德国和中国没有利益冲突,中国没有必要帮助苏联打德国,而中国如果跟德国结盟,那就会得罪苏联,毕竟中苏是接壤的,会给自身带来祸害;英法两国也不愿意跟德国或苏联成为一伙,因为两国对这两国都没好感,苏联是红色的洪水,德国刚刚痛打过英法两国,让两国丢尽了颜面,跟前段时间的仇人联合起来,显然让英法两国在政治上和民众心理上都难以接受。最后四国达成共识:暂不干涉德苏战争,静观其变。换句话说,就是继续隔岸观火。因为同盟国如果和德国结盟的话,从德国那里得不到太多的好处,反而会让中国遭到来自苏联的威胁;如果跟苏联结盟,从苏联那里也得不到太多的好处,反而会得罪德国,从而让英法两国遭到来自德国的威胁。四国首脑最后约定:在德苏战争态势明朗的时候(也就是哪一国彻底占上风的时候)或者在中国拥有了强大的自卫能力后(也就是中国能够对付来自苏联的时候),同盟国再根据战争局势进行符合同盟国利益的选择(也就是和即将胜利的国家结盟,对即将战败的国家乘火打劫,以此乘机分一杯羹)。另一方面,四国也心知肚明,德苏两大国经过这场战争后,胜利者肯定彻底独霸欧洲大陆。两国打得时间越长越好,这样的话,即便是胜利者,也会在很长时间内元气大伤,恢复不过来,最好德苏两国打个两败俱伤、同归于尽死光光,那就是最完美的结局了,因为这两国在美英法眼里都不是好东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