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大路上,来了一大队人马,前后仪仗,虽然不是很奢华,但是十分严整,每个带甲士卒,个个斗志昂扬,雄气逼人。
随着队伍缓缓开来,沿街的群众渐渐鼓掌欢呼起来,转而几近沸腾,徐戍惊道:“这是哪位大将回来,百姓们竟然夹道欢迎啊?”。
黄崇站在高处眺望,接着跑下来,笑道:“是丞相!是丞相!丞相班师了!”,看着黄崇满脸的崇敬之色,简直比看见皇帝还激动,当下挤进人群里一看究竟。
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诸葛亮坐的并不是轮车,只是一个普通的马车,大红色的顶盖,绿色的锦布垂下,看不见车里的诸葛亮,只有马车前头的一个骑兵,扛着一面写着‘诸葛’字样的旗帜。
徐戍不禁感叹,诸葛亮果然与书里一样,行事简朴,按照他现在的爵位和地位,加九锡也不为过,可他的车马仪仗竟然这么简单,百姓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如此大的阵势,徐戍也被感染了,附和着百姓们,一同大声欢呼。
黄崇扯了扯自己的衣襟,示意该回去了,两人便匆匆上了马,一路奔回李严的新宅子,刚到,李严已经换好了衣服,参军狐忠、督军成籓等人都在,看来是要去见诸葛亮,两人又护卫着李严赶往汉中的丞相府。
就像诸葛亮的仪仗一样,丞相府虽然庄严肃穆,但是装修简朴,没有奢华的装饰,也没有李严府里那样的景色。
这次诸葛亮召见汉中诸将,正好也为李严接风,而且黄崇与徐戍,则加入了侍卫班子,从丞相府大门,一直到里面的正厅,一路上站满了侍卫,徐戍和黄崇也位列其中。
不一会儿,侍女们进进出出,在正厅里布置了很多案台,又上了许多酒水食物,李严已经在正厅里等候。
徐戍有些激动,因为马上就要见到追随诸葛亮南征北战的汉中诸将了,而对面的黄崇更加激动,雄赳赳气昂昂的站立着。
丞相府大门敞开,二三十个文臣武将,互相谦让着进来,徐戍睁大了眼睛仔细看,其中有高大的,有瘦小的,有满脸胡须身材魁梧的,也有面庞清秀雄壮伟岸的,总之,这些人个个谈吐非凡,气质卓然。
门口站着一个管家一样的人物,每进去一个官员,管家都会报上姓名,徐戍在外面一边看一边记,这些人果然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有宗预、邓芝、马忠、王平、魏延、杨仪、吴班、吴懿、廖化、张翼、董厥、马岱等等。
陆陆续续的,文臣武将们说笑着进了大堂,走在最后的一个男子,脸色还没有留胡须,面容俊朗,身形矫健,一脸英气,勃勃而发,他背着手走到台阶上的时候,瞧见了黄崇。
“你是黄崇么?”,英俊男子笑着问道。
黄崇凝视着那男子,目光炯炯,突然道:“姜,姜,哦不,征西将军!您还记得我!”。
英俊男子畅然笑道:“果然是你!长大了嘛!哈哈,好”。
徐戍一怔,原来这个英俊男子就是姜维!果然好气派,原来这黄崇前些年在成都见过姜维,那时黄崇家在成都,才十三四岁,一次,他随家人去拜见诸葛亮,因为他父亲投降曹魏,让很多人瞧不起,可黄崇却十分倔强,不哭不闹,任凭别人变相嘲讽,自己却不为所动,这一点,给刚刚降汉不久的姜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姜维转过头,正看见徐戍,他盯着自己看了一会儿,上来在自己的胸口捶了一拳,而徐戍纹丝不动,姜维的一拳竟然没有推动他。
“不错,好样的!!”,姜维冲他笑了笑,走进正厅。
徐戍与黄崇对视,两人更加精神,直挺挺的站在门外,酒宴开始了,只听里面的文臣武将一同欢呼,看来是诸葛亮到了。
厅里十分热闹,觥筹交错,酒话不断,酒过数巡,诸葛亮笑道:“如今寒冬,但汉中军马早已准备齐全,钱粮也很充足,等到明年开春,我yù再行北伐,诸位意下如何啊?!”。
“丞相,老夫有一言,还望丞相鉴纳!”,一个白须老者站了出来。
第014章 谍战丞相府
诸葛亮双眉微蹙,也不说话,静候他发表意见,那人正是尚书宗预。
“丞相,历次北伐,民疲国弱,早已元气大伤,目前全国人丁二十余万户,民众总数甚至不超过百万呐!老臣以为,目前应当一心发展国力,等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齐备,再行北伐不迟啊”。
诸葛亮没有开口,一边的魏延站出来道:“尚书此话难道是想指责丞相不顾百姓疾苦么?!哼,现在曹魏之土占全国三分之二,倘若不早北伐,我们两川天府,早晚归属了人家,到那时,我们再富有,也是为徒劳!”。
诸葛亮面露欣慰之色,继续挥动羽扇,周围所有文臣武将,都不敢再说,这时,李严站了出来,恭敬道:“丞相北伐,是上报先帝,下安汉民,乃是为国!我等当全力支持才是,如今臣督汉中,协调粮草,丞相兴兵北伐,必能成事,我yù改名‘李平’,祝丞相早定中原!”。
诸葛亮大喜,赶忙示意他起身,笑道:“我与正方同受先帝之托,只要你我二人协同共力,何愁雍凉不平,长安不定啊!”。
李严听了十分开心,觉得诸葛很抬举自己,自己在众将中威信也会高涨,可他却不知诸葛的话中之话,只要协同共力,意思就是现在没有做到协同共力,这是对他的一个jǐng醒,也是一个暗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