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吉祥回到丁一身边,弯着腰道:“少爷,办妥了。”
“你是巡按御史吧?就你吧,告诉我,大明第一师现在情况怎么样?驻在何处?”丁一指着其中那个刚才说自己是巡按御史的中年人,这么对他说道,“总不能说你一个巡按御史,连这也不知道吧?当然。我喜欢硬骨头,你若说不知道。想来就是硬骨头。”说着教文胖子把抱在怀里的金刀交给曹吉祥,“硬骨头的,不必为难他,就送他上路吧。”
“下官知道!下官知道!”那巡按御史忙不迭声地叫了起来。
硬骨头总归是稀缺的品种,特别在边上几具刚被斫了首级的尸体映衬下。
陪砍头本来就是一种惩罚。
于是很快那巡按御史就把自己知道的情况招了个一清二楚。
大明第一师还在藏地,不过之前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运送军粮了,直到一个月前才运送了一批军粮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王越才会面对兵部下来的公文,不得不上京去述职,因为兵部的公文说得很清楚,就是因为现在道路不便,民夫多有伤病,所以这军粮送不上去,四个月才运了一个月本应交付的军粮,就是要教王越和杜子腾等人去述职,并就此事研讨。
也就是说,王越和杜子腾不上京,以后这军粮,每四个月能送上去一个月的量,就不错了。
甚至不要再指望有粮草了。
丁一听着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倒是边上万安禁不住问道:“这是要让大明第一师哄变么?”哪有这么叫军兵打仗,然后故意不给军粮的事?不给粮饷就闹饷,再不给就哄变了,在这大明军伍之中,也不是什么少见的事。
刑部的主事倒是硬气,冷笑道:“敢杀督师的军伍,留之何用?”
没错,朝廷的大佬,就是要逼着大明第一师哄变崩散。
“押下去。”丁一揉了揉太阳穴,这事让他有点头痛,这不是杀人就能解决的问题,正如景帝所说的一样,就是他自己坐上龙椅,和士大夫阶层的矛盾,也不可能压得下去,除了朱元璋之后,就是朱棣,也没有说完全和士大夫对着干。
别说什么朱元璋做得,丁某人就做不得。
几千年里的封建王朝也就一个朱元璋这么跟士大夫对着干的。
汉光武中兴,基本也是就是依靠士大夫、地主阶层的支持才有原始资本吧;
唐代更不用说,都门阀了;宋代连与士大夫共治都说出来。
就算后来建虏窃器,士大夫只要愿降的,一般都是收罗授官,后来也是开科取士,培养了一批士大夫出来。除了朱元璋之外,有谁这么跟士大夫对着干的?
只要不是妄人就不会认为朱元璋干得来,自己也干得来。
但干不干得来都好,丁一却是知道:“此事,退无可退。有心生怯意者,去与彼等同押吧,我不会怪你们。”让在场的人,有害怕的,就去跟被押起来的巡按御史、佥事、刑部主事住在一起,算是和丁一划清界线。
可是这些人是什么人?是跟着丁一出过海的人,是看着丁一纵横七海,全歼联合舰队,还要打上门去,教葡萄牙割了休达城,租借了萨雷格斯,葡萄牙亲王被硬生生弄过来当教育长,参与联合舰队的各国还要老老实实把金银和艺术品拿过来当战争赔款……
不说忠心与否,便凭着这气势,就凭着这利益,有谁愿后退一步?
“学生誓死追随先生!”万安是第一个表了态,甚至他还加了一句,“只求先生赐一颗以前说过的氰化物之类,见血封喉的毒药。一旦被俘,学生是熬不住刑的,到时好求个痛快!”
丁一听着笑了起来:“行了。要弄到你去熬刑,丁某人也无颜要你宁死不屈。”
其他人等,也纷纷表态,后来丁一又问了两回,全无一人愿意退出的。
“陆战第四旅由陆路入广西,暂归邢大合指挥;陆战第五旅由海路入驻爪哇,暂归朱动节制;第六陆战旅留驻云远。宫聚!”丁一对着垂手立于一旁的宫聚叫了一声。
“末将在!”宫聚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丁一望着他半晌,开口道:“陆战第六旅归宫聚节制。”
“先生……”
“这次暂且寄下,陆战第六旅是整编出来的。有很多人军事素质不太好或是身体有病,不论是休养还是训练,你的担子很重,用心把事办妥。不然的话。新帐老帐一起算。”
宫聚再也按压不住心中的激动,一下子跪在丁一的面前,老泪纵横:“先生!宫某实在是、实在是对不起您啊!”
丁一没有去发作宫聚,是因为这老都督一时想岔了。他没有想到丁一和朝廷大佬的矛盾是如此之深。他原先以为,是朝廷里的大佬要敲打丁一,他觉得忍忍就过去了,不敢去扛,宁可把命还给丁一。也不敢去出这个头。
如果他早知道是这个级别的角力,那必定不会犹豫。因为这种斗争是你死我活的。若是丁一倒了,他没了下场,那一大家口,也没什么活头,何况他的小儿子和族里的后生,有多少人在梧州书院就读的?丁一倒了,哪有什么幸免?
“就这么定了,万安、萧养。”
“在!”万安和黄萧养大声应答着。
丁一对他们吩咐:“按方才定下章程办事,一切妥当就扬帆东行。万安随我入广州府,阿养带着舰队上南京修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