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启大明_荆洚晓【完结】(1406)

  聂云英摇了摇头:“死伤的倭人里有没有,我便不知道,毫发无损的十一名倭人,却就是:野村的大炊孙太夫、新堂的小太郎、楯冈的道顺、下柘植的大猿、下柘植的小猿、上野的左、山田的八右卫门、神戸的小南、音羽的城戸、甲山的太郎四郎、甲山的太郎左卫门。”这就是还活着,还将要继续北上,挑华夏江湖好手的十一名倭国高手。

  “伊贺十一名家。”丁一笑着点了点头。丁一在现代的动画、小说中是听说过这些人的,是这个时代日本的绝世高手。

  “我替你去。”

  张玉在边上听着,感觉要疯了,这叫什么事?又不是评书话本,堂堂英国公,怎么可能去跟人比武!若有什么闪失,以丁一为首的利益集团怎么办?华夏怎么办?还没推行开的土改怎么办?大航海怎么办?工业革命怎么办?立宪怎么办?(未完待续。。)

  请假条

  明天要带小孩去参加奥数希望杯的什么培训班,只能一更了。

  我真的很抱歉,大伙海涵一下!

  ps1:主要我家的娃比较折腾,爱好什么不好,我劝了几次别学奥数了,小孩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他偏要去学,唉!

  ps2:更苦逼的是,自从过年后,突发奇想,每天凌晨五点多拖我起来陪他跑步!令人发指啊!我现就盼着他过去外婆家住两天,我好睡一下懒觉……(未完待续。。)

  第九章 风*流*眼(十七)

  “行不得啊!哥哥!”还没等张玉开口,边上聂云英便紧张地起身,直接把案几撞得斜开都不自觉,急急向着丁一说道,“那些倭人高手煞是凶残,哥哥若是有着什么闪失,可如何是好!”

  因为还有一个数据她没有说,那就是福建、浙江的江湖高手,应战的六十四场比试里,的确只有三十一次战败,看着似乎华夏这边还是占优的。但是,三十一战败的华夏高手里,只要一人得已全身而退,其他三十战,华夏这边,败者亡。

  而其他三十三次胜利,背后的代价,是华夏的高手,有十七人受到了包括肢体断裂的重伤,其中十二人已重伤不治而亡。而倭人只是七死九伤,相对于这些数据来说,三十三胜对三十一败,显得极为苍白。

  聂云英知道丁一在华夏的地位,不论是大明的军方还是朝廷上,如果丁一有什么闪失,朝廷很大可能是全力剿灭江湖人士,认为他们导致了丁一的死亡,那对于并不想造反,而且家大业大的江湖大豪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至于如果丁一战死,乌思藏方面的战事有什么变故,立宪和土改,大航海进程的影响之类的,却就不是身为江湖侠女的聂云英,能想得到的事情。往往人于社会上所处的位置,就决定了她最直接的反应。

  此时张玉开口对聂云英道:“姐姐不妨先安置下来,待先生定了谋划。再请姐姐来参详如何?日近正午,便是姐姐支撑得住,这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节。却也总得教彼等用了饭才是。”说着拍手教几名女兵过来,把聂云英和两个孩子领到了旁边的院子去安置。

  尽管微服私访,但是相邻的院子早就购置下来了,不论是出于安保的问题,还是安置可能到来的人手,都是应有的措施。所以便让母子三人住下来,倒不会有什么手忙脚乱的。聂云英到了此时。已失了方寸,因为事情超过了她原本的计划,她舍命过来。也不过是托孤,心底想的最好结果,也就是用话挤兑着丁一,收下她两个孩子做小厮。因为她自己如果赴约身死。打行是必定易主的,她的父亲太老了,行将就木的老人,就庇护不了她这一对孩儿。

  谁想到丁一听着就要收徒,然后她这江湖儿女脸上挂不住,说出实情之后,丁一居然提要替她赴约!她没有见着太子少保忠国公,她见着的就是江湖上传闻的。铁肩担道义,风雷震九州的大明第一条好汉。大侠丁容城!

  所以她基本是晕乎了,因为面对高官权贵,舍了命的江湖人,还能甩出几分血溅五步的戾气来,面对这江湖第一条好汉丁大侠时,那这就没用了,人都不用官职地位来压迫,而是让聂云英发自内心的,感觉到:“哥哥义薄云天!云英唯哥哥之命是从!”

  不过这边女兵把聂云英带了下去之后,张玉就皱起了眉头,她是了解丁一的,所以一时竟不知道从何劝起,别看平时丁一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但某些事情上却是极为偏执的。例如不论多大阻力都要推行土改,虽说张玉也认同丁一所说的,土地兼并这么下去,绝对是慢慢铸成大祸,但这玩意非得他丁某人在这个时代来搞完么?不能先把两广推行了之后,出了成绩,以后再一步步来吗?

  但丁一却不同意,认为这件事就是非做不可。

  又如大航海,张玉也认为风险是太大的,哪怕是远征回来,整整四船的金币和艺术品。

  华夏几千年以来,大家着眼的都是中原腹地,所谓的外患,也就是关外的草原,把华夏治理好了,再慢慢图之,不就行了?就是要搞远洋贸易,也不必丁一亲身上阵啊!

  丁一也是不会同意这种意见的,他的意思是这个时代,错失就将不会再有了。

  张玉有时候,真的不知道丁某人这种危机感是从何而来。

  甚至,就算某些事情在证明了丁一的忧虑是真实存的之后,张玉也弄不懂丁一为什么在当初会做到这种决策和判断,例如工业化,如果说容城的工场还只是雏形,那么梧州工场已经有力地证明了丁一对于工业投入的正确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