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启大明_荆洚晓【完结】(1529)

  丁一不予置否,只是对项文曜说道:“若有反明之举,那便族诛连坐在所不惜,除此之外,驻于九州的军马,不得涉及倭国内政。”又仔细叮嘱了,驻在倭国的军兵,一定要保证海外服役的补贴,当然这补贴是要加在增收的赋税上。

  不过李绍紧接着又向丁一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若倭人交不上赋税,四年一度去赴考,又不能得中秀才,赋税又势必要加重,这如何是好?”他问的是对点的,治民之事,总要把各可能都考虑周全才是。

  “交不齐税赋就让他们交人,差多少税赋,就杀多少人。”丁一对这个问题很冷冰,甚至向李绍说道,“若是我听闻,税赋不够,你又杀不够人,朝廷不治你,我回来治你,杀差多少,从你身上算起,五服之内,有一个算一个,杀到够数为止。”

  李绍听着打了个寒碜,喃喃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最后人都杀光了,不是成赤地了么?那、那如何是好?”交不起税,差多少人的税就杀多少人,他担心要年景不好,这不是越杀赵少么?

  “不用杀光,他们不是划了几个国么?”丁一冷笑着把残茶喝尽了,似乎说起倭国的事,总会教他热血沸腾,以至不得不用这凉了的茶水,去冷冷那炽热的心血,“八年为限,凡交不齐赋税之国,全皆为奴,从华夏移民过来,将其一国之人,尽配华夏人为奴!”

  李绍听着当真忍不住了,他是也先围城都不认怂的人,刚才那是又打不过又说不过,不是他怕死,听到这节,他忍无可忍站了起来向丁一问道:“殿下欲绝倭国血脉么?如此嗜杀,与武悼天王何异?”武悼说的是冉闵,也是十六国时期的一条血性汉子。

  “武悼有什么不对?”丁一猛然一拍桌子,毫不避让瞪着李绍,“若生彼时,某当为武悼!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这句就是冉闵的名言了,不过丁一又加了一句,“此时非十六,华夏之内,不论关内关外皆是大明子弟,华夏本土之外,凡敢称兵杖者斩之!”

  李绍望着丁一良久,长叹了一声:“若镇守倭国九州官吏昏庸,岂不是只要敢黑下心来杀人便成了?”

  “这就是你的事了,章程我给你定下来,怎么这实施都要我来想,你这参赞是白领朝廷俸禄的么?”丁一也没什么好脸给他,对曹吉祥道,“帮他把指骨正好,带他下去,交接民事,自即日起,筑前民事由李绍操持,入冬之前,舰队返回广州府。”

  看着曹吉祥领了李绍下去,丁一对杨守随道:“七日荡平九州,入冬之前,完成战略目标。”

  没有等杨守随回答,门外却就有身着黑色军服的女兵入内来,向丁一跪下磕头:“予我一万朝鲜军兵,二百华夏虎贲,入冬之前,巫都干要教倭皇跪在那颜面前,为您脱鞋!”(未完待续。。)

  第三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

  “草原的男女,长生天的子孙,从没忘记在那颜马前许下的诺言!”巫都干抬起头来,她的眼睛里,有着某种狂热的情绪在烧燃,“我等愿为那颜攻下世上最华丽的宫殿,愿为那颜抢来世上最美貌的女人,只要您的战刀所指,便是我等马蹄所向!”

  丁一听着,走过去扶了她起来,为她拍了身上的尘土,好声与她道:“说了多少次?不要再行跪拜礼,这不好,尊重与不尊重,不在膝盖骨上,也不在额头上。再说你怎么也是通天萨满的出身,用得着这样么?”

  “那颜要不教巫都干去为您征伐,巫都干却也无悔。”她没喝酒,面上没有浮出那恐怖的刺青,映着一身戎装,颇有几分英气,就是略有些厚的唇,看上去也多了几分性感,“那便请那颜要了巫都干,怀了那颜的种,巫都干便不去上阵了!”

  真的是她敢说,指挥所里其他人不太敢听。

  项文曜和李秉都是直接举起袖子掩面了,这年头真的纳妾没啥,自荐枕席也没啥,但总有个讲究,这么直白粗鲁到吓人的原生态,对于士大夫来说,那真的感觉是听着都难受了。

  “给你六个外籍团,再从警卫团抽骑兵营出来给你。”丁一想了想,斟酌了一下,这么决定,“不过,骑兵营先不能给你,你统领六个外籍兵团的团,七天之内如果能荡平九州,我再给警卫团的骑兵营配属给你。”

  巫都干很利落地答道:“诺!七日不能荡平九州,巫都干提头来见那颜!”

  项文曜在边上忍不住。却是向丁一行礼道:“殿下,请容下官一言。”他是守规矩的。要说话,应该先问过在场职务、威望最高的。别说这大明年间,就是数百年后,正常华夏子孙,也会下意识遵循这样的美德,跟先前李绍那样的,摆明就是来搞事。

  他照足了规矩,又是一心投靠,丁一自然不至于为难他,点了点头对他说道:“但说无妨。”

  项文曜不同李绍。他是专术上的不解,刚才他跟地图前面是扮演了许多种法子,七天要荡平九州感觉是不可能的事啊,总共就那么一万兵,怎么弄?要是能弄得来,哪怕是六四开的机会,他也敢冒险一试,毕竟能在丁一面前露脸总是好事,攀上这大腿。就算在华夏官场混得不行,最多跟着丁一去美洲好了。

  这是实在觉得不可能,连六成的胜算都没有的事,他才不敢接下这重担啊。

  所以得了丁一允许。他马上就好奇地向巫都干一拱手,问道:“这位中校请了。”项文曜能力真的不错,至少他随传旨钦差而来。他研究过丁一手下的军队构成,从巫都干臂上的标识。他能懂得这就是丁一麾下中校的标认,这种军衔并没有上报朝廷。但新军是以得到这种军衔为荣的,不单丁某人一脉的四个师,就是其他的团营改编过来的师,里面的士兵也是一样。为什么?他们的教官都是大明第一师出来,教官以此衔为荣,带出来的兵,又如何能免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