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朱见深倒还是拎得清的。
相权与皇权之争,于大明朝,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不过下得了朝,李贤却就对丁一说道:“如晋,虽说举贤不避内,但这样着实是不太妥当的。”
“容城书院,本部、京师分院、广州分院、梧州分院,每年招收学子,每处皆以千人论,大兄,再过五年,只怕得中举人者,十有一二,便是书院出身的弟子;再过十年,恐怕进士之中,十有一二,便是容城书院的学生,到时候,我是当荐还是不当荐?”
丁一微笑着这么答道。
这就是华夏本土,此时的现状。
事实上八股只不过是一种文章的结构方式,当丁一自己考上探花以后,他对这门功课也有了很深的体会,比如在破题方面,丁一就提出了“名为搭题,实为射覆”就是猜谜,直接把搭截题目,让学生当成谜语来猜。
并且丁一也用他自己的力量,开始慢慢地影响着士林,比如说,上一科的春闱里,就开始要求用标点了。而论海外局势,安民驻兵策论,是从上两科的春闱里就添加的策论。
现在从书院出身的进士,这十年以来,已经有两人,虽然都是三甲,但毕竟也是开始作为一股新生力量,挤了入来。
李贤当然知道丁一并没有夸张,只怕还是收敛着、保守着地这么说。
因为很明显,书院的识字优势太恐怖了,一年就是几千人,八股有八股的课目,治世有治汇的科目,更有数学、天文、地理等等,出来的学子,就算不能为官,也足为吏;就算不能中举,拿个秀才也绝无问题。
“爷爷请皇叔、首辅入宫。”这时却有小内侍追了上来,传达朱见深的旨意,是要教丁一和李贤去乾清宫。丁一和李贤对望了一眼,一时两人倒真推断不出,朱见深到底有什么事,又要急急派人来请?(未完待续。。)
第五章 君临(五)
朱见深来请丁一和李贤,当然是有要紧的事,才会这么拉下脸来的。不然刚刚在奉天殿上,才闹得不太愉快,身为君王,也不会这么没节操,就主动低头。因为他在后宫遇到了一件事,非在借助丁一和李贤的力量不可的事。
那就是他企图给万贞儿一个名份,他不单想要娶万贞儿,而且还打算立她为皇后。
于是问题就来了,虽说大明的太后,颇有点一代不如一代的架势:仁宗的张皇后当太后时,宫禁哪有谁敢蹦跶?就是王振吧,有明一代到正统年,基本最猖獗的王振,张太皇太后在的时候,也是老实夹着尾巴做太监的;张太皇太后一去了,孙太后搞宫斗那是后宫无敌,但这权谋威严就大不如张太皇太后了,王振开始蹦跶起来吧,把几十万大军也玩没了,要张太皇太后在,能出这么事?好了,到了钱皇后,这位就更不行了,英宗北狩,她也只会哭,要不是丁一提前把英宗弄回来,她还得哭到又瞎又瘸。
但再怎么一代不如一代,后宫此时钱太后坐镇在那里,也不能任得朱见深这么折腾啊!
何况有了丁一横空出世,钱太后现在不瞎不瘸又有小孩,她正搜罗着朱见深的污点呢,这事恨不得闹大起来,最好让丁一看不下去,把朱见深废了,立了她儿子登基才叫好事呢!
所以当听着朱见深有要立万贞儿为后的打算,钱太后就把刚刚下朝的朱见深叫了过来,狠狠地训斥之后。还不罢休。今天这不早朝刚下,朱见深刚一回乾清宫。立时就被堵住,再次就此事。钱太后和朱见深展开了友好、民主的探讨。
很明显,朱见深对这种民主的讨论方式是非常吃不消的,所以抽空子支使了个小内侍,急急出来找丁一和李贤入去救驾。小内侍倒是不敢嚼舌头,神仙打架,哪里是他可以点评的事?在宫里混了这么久,这点觉悟却是有的,无论李贤和丁一怎么问,他都是赔着笑推托:“奴婢着实是不知晓。奴婢这猪一般的脑子,哪晓得什么事?”
不过一进了乾清宫,丁一和李贤马上就知道什么。钱太后的声音并不尖锐,但因为宫里奴婢、内侍一个个都大气不敢出的,静得吓人。所以就算在乾清宫外,也能听得见她的声音,如丁一这样耳力好些,上了几步台阶就听得明白了:“皇帝要纳万贞儿为妃,已是极为荒谬的事了。她是什么样的出身?”
选妃子,正常来说,都是选良家女儿的。
万贞儿这一点上面,是不堪的。她父亲万贵本来是县衙的掾吏,后因犯法被流配边疆。而也就导致万贞儿年仅四岁便被选入孙太后宫中,充入掖庭为奴。很不光彩的出身。所以历史才有万安跟她攀亲的那个事情。
“贞儿、贞儿她是三叔的弟子!”朱见深一激动起来,那童年遗留下来的结巴症。便又有些复发的迹象了。这年月万安倒不用靠讨好谄媚来固牢地位了,万贞儿却也不用再为出身烦恼。因为她是丁一的弟子,这在现时的大明,绝对是一个说得出去的出身。
钱太后不以为然地冷笑道:“便是三叔的弟子,她足足大了皇帝十九岁,哪有纳一个大皇帝十九岁的妃子的例!这真是千古奇谭了!”这时有内侍见着丁一和李贤上了台阶,便匆匆入去报知。钱太后听着丁一过来,却是说道,“皇帝是去搬救兵么?好啊,便问问三叔和首辅,皇帝这念头,到底是什么道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