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启大明_荆洚晓【完结】(907)

  丁一的确教不出天才,但他给了天才成长的土壤和阳光。于是他们便给出了灿烂的回报。

  “谁能让方瑛为难?”丁一看着刘铁一脸的求知欲,不象专门来作怪明知故问的,便点拔了他一句。刘铁愣了一下,立马就反应过来,冲丁一行了礼,便自下去洗漱不提。

  这就是丁一避而远之的根本原因,能让镇守贵州的方瑛感觉到为难。要来寻丁一帮忙出头的人不会太多,要知道此时别说贵州,就算是云南。方瑛在军队之中,说出来的话也是极有份量的。因为沐斌过世了,而袭了黔国公的沐琮此时才几岁。方瑛的父亲威远伯方政,当年就是随沐晟征剿麓川思任发的大将。所以就算云南的军队里。方瑛也有许多香火情份。

  弄到他要来找丁一帮手。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文官。丁一喝了一口茶,屈指轻轻叩着扶手,笑道:“王慈溪可不是好相与的。”此时贵州最大的文官,无非就是总督贵州、湖广军务的右都御史王来王原之,慈溪人。这位不单是不好相与,简直是比武将还凶残的角色!

  王来在山西当从三品左参政的时节,凶残到什么程度?“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不是斩立决或是绞立决。把县令活活打死,并且不是一个半个。十人。现代不论哪个国家的反腐反渎部门,也没这么狠吧?顶天了也就判个死刑,正常都是有期,这位是活活打死,那是相当于枪毙半小时的节奏啊。后来又去广东当左参政,再迁河南左布政使,也就是正统十三年这位去了河南,黄萧养才起事的,若这尊大神在广东镇着,说不准还有没有黄萧养起义。

  丁一怎么可能无端端去招惹这等人物,给自己弄个不痛快呢?他来云南,本来就是景帝踢他过来找死的,哪能自己还揽事上身,把这两省总督也得罪了?只不过世上的事,往往不愿惹,却不一定就能躲得起。丁一刚喝了两口茶,正在想着云南火药受潮,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之际,就看着谭风快步入来,行了礼,把一封拜帖呈了上来:“先生,有人来拜。”

  谭风也不是个毛燥的性子,能让他这么跑进来,不单单是因为刘铁去洗漱的缘故。丁一现在是做到正二品的大员了,谭风虽说不如刘铁、胡山、杜子腾这些人,有个亲传弟子的身份,但也是书院出来的学生,怎么说也是丁一门下,不至于是个阿狗阿猫都要跑进来问丁一,刘铁洗漱,那就等他更衣之后再递好了。只因这拜帖非同小可,所以谭风才会直接递进来。

  只往那拜帖上扫了一眼,丁一就苦笑起来,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这惹不起,连躲也躲不起了,直接就上门来——拜帖正是两省总督、右都御史王来!只听谭风低声道:“八抬官轿,前后二十来个好手护卫着,又是随从上来投帖,怕是王慈溪亲来……”

  “开中门吧,让骑兵连出一排人,列个仪仗。”丁一点了点头,吩咐道,“教炊事班弄多几十人的饭菜,问问奴婢仆役,这城里哪个酒楼是上得了台面的,教人去定一桌席面送过来。”谭风马上应了去办,至于拜帖,自然是退回去,丁一再怎么样骄纵自大不懂世情,在大明官场厮混了这么久,也不至于会收这宣德年间铨试第一的王来的帖子。

  这时刘铁已得了报,一头湿发胡乱挽在头上奔了过来,一边还在指使着奴仆准备各式果盘等等,入得内来急匆匆地道:“先生还是更衣为好吧?”就是换上长衫,以视对来访者的重视。丁一自然也是同意的,这位王来,和于谦走得也比较近,至少于谦是对他颇有好评的。

  冲着在京师于谦问那句“扶余国可知在何处?”明显是通透着丁一,早点出海逃命的意思,丁一便是投桃报李的心思,总归不想让于谦这一系的大员颜面上下不来,于是便换了衣服,带着刘铁,提了袍裾往宅院大门迎了出去了。

  便看着门外那官轿停在那里,轿里人却没出来。丁一看着心里微微有些不快,这也拿大得有些过份了,要知道丁一是左都御史,王来是右都御史,《史记?魏列传》里说:“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可见品级虽是一样,左都御史是要比右都御史尊贵的。

  就是从道理上,怎么也得王慈溪来迎丁一才对。不过丁某人也并不太拘泥于这些东西,想想人家宣德年就当上监察御史的人,摆摆老资格,就冲人家这岁数,也是可以体谅的。

  反正丁一又不用在湖广或贵州的官场和王来打交道,没必要去讲究这高低。直到丁一走出大门,那轿边小厮才对轿里人低声说了几句,揭开了轿帘,一位三十上下的男子才从那官轿里出了,踱着四步方走上前,用下巴指着丁一,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丁容城啊,学生有礼了。”说的是有礼,其实是无礼至其,边走边很随意地抬手拱了拱,算是作了揖。

  看着这人,不单是丁一停下脚步,连刘铁的脸都黑了,边上谭风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宣德二年走上仕途的王来,怎么可能现在不到四十?宣德二年离此时的景泰三年,都二十六年了,王来又不是李东阳那种神童出身的,开始当官至少也是二三十岁,现时怎么也得五十多岁的人了。再怎么驻颜有术,也不可能这种三十上下的模样。

  刘铁真是气得一张脸都滴出血来,咬牙问道:“止步,来者何人?”

  “噢,你就是刘子坚吧?”那男子不慌不忙地冲着刘铁也抬了抬手,脸上带着不屑的表情,“学生拿着慈溪先生的拜帖,汝便须敬慈溪先生,以礼相待方是,安有如此无礼之举措?”这话是没错,这年间官场和士林还是很讲究,帖子也绝对不是后世的名片那概念,能拿到某官员或名流的帖子,去投靠别人,正常都会看在这位官员的面子上,给予收留照顾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