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启大明_荆洚晓【完结】(917)

  “明日把欧阳某人抬到那宅院门前,除非丁某人出来叫停,要不然后的话,总要给他一个交代,免得士林非议老夫。”王来吩咐着,却不住揉搓着太阳穴,只因这事又扯上厂卫,那就不止是要给丁一交代了,他还得上奏折去给皇帝交代,要不然手下幕僚这样胡作非为,他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彼要做孤臣,老夫便帮他一把好了,上折子,弹劾方瑛不法吧!”王来长叹了一声,对那些幕僚说道,“愤概一些,也弹劾丁容城,就说他结交军中将领,结党营私!”那些幕僚是跟了他多年,自然也不用多问,听着吩咐便马上在书房里开始磋商用词用句,该怎么操弄。

  王来坐在椅子,望着窗外满天的星光,苦笑道:“欧阳某人,真是自作自受!”

  他这是很实在的话,如果欧阳文不去扯上厂卫的话,大致他是不用受这样的罪

  因为丁一真的不太可能去和欧阳文计较这样的事,当年丁一拔刀杀了那些得罪他的小混混,那时他不是今天这样的地位和权势。丁某人再不要脸,再不讲究,也不可能治欧阳文,一和他计较,不论结果如何,丁一就已经先吃亏了。

  但扯上厂卫,欧阳文就真的取死有道。丁一不得不和他计较,不得不摆出姿态。

  否则的话,丁一便真的说不清为什么要忍受这样的污辱来和王来交好了。

  王来这份奏折是连夜就送出的,比起厂卫的线报,只晚了两天。

  “先生怎么看?”景帝把厂卫的线报与王来自己上的折子,递给了于谦,这时节景帝还是极为依赖于谦的,不单是烧竹沥、称先生而不名,政事上也大都以于谦的意见为主。

  于谦早就知道此事了,只不过接过景帝递过来的奏折,他还是很仔细地看了一回,才放下对景帝说道:“于律不合,便是诬告,也当由有司判定行刑,安有这么行私刑的?这事说得极对,如晋是做得差了,徒然落人口实,到底是年少气盛,不够稳当……或者,教他滚回广西好好平叛?以他这样的性情,广西那边又未复全境,这边便委他督师云南重任……”

  于谦罗罗嗦嗦说了一大通,基本上都是在唱衰丁一,全没有一句好话。

  不单单是提出让丁一滚回广西去的说法,还提出将丁一投置南京养老的提议。

  以至于于谦辞去之后,景帝皱了皱眉头说道:“如晋怎的人缘这般差?连先生也不帮他说话……”说着他却就笑了起来,拿起那两份奏折掸了掸,向边上侍候着的兴安问道,“大伴,你觉得如晋这事,如何料理才是?”

  兴安犹豫了一下,却很清楚景帝绝对不容许他不发表意见,所以他便道:“如晋少爷怎么处置,不是老奴该插嘴的事。但如晋少爷被鞑子称为阿傍罗刹,老奴以为,世上无空穴来风之事,故之如晋少爷说这天象不太对,老奴以为,得多安派些人看顾小爷才是……”

  景帝听着点了点头,他是很在意自己儿子的,当下却就笑道:“于先生方才是在为如晋乞命啊……但若是如晋能真的以朕为靠山,朕又安忍相负?”他在意的并非丁一做得错或对,而是丁一对于皇权是否敬畏,对于他这皇帝,是否忠诚。(未完待续。。)

  第二章 筚路蓝缕(九)

  景帝没有想到丁一人还没有到云南,就先上了奏折,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丁一居然放下身段来跟他卖萌。其实臣子向皇帝卖萌是常有的事,但先前丁一可不是这个风格啊,一到面圣,就是腰腿有疾跪不下去,搞到景帝没办法,又怕被人说得位不正清除功臣,每回下旨都要先赐丁一不跪,但丁一去见太皇太后,可是跪得全无阻碍啊。

  这也是景帝时时不忘要捏爆丁一,只要他一天不死,景帝就放不下心来的根本原因。因为丁某人那做派让景帝压根就没法放下心来!但这回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丁一上了奏折,向景帝投诉王来不经有司审判,草菅人命,把幕僚活活杖死在丁一宅院门前。

  对于之前向欧阳文施刑,丁一有自己的解释“臣因国事与白莲、侯逆、鞑靼皆有不共戴天之深恨……舍妹平黄萧养之乱,其残余党羽也尽迁怒于臣……”然后再列举欧阳文的行径,然后开始卖萌,“深思极恐,非有大仇怨之辈,安有如此致臣于死地之举?故擒获之后以白莲妖人审讯……后有右都御史王来遣仆来,谓彼为其幕僚,臣即由来仆领走……”反正一到卖萌就全都是道理,全都极为无辜,“来若亦以彼为白莲妖人,当交厂卫刑审;若果如来仆所谓年少无知,应当训斥导以正道,竟因何故,视人命为草芥,杖死当场,置部院、律法于何在。置天子于何处?昔日王振倒行逆施,犹知厂卫拿人先至刑部开具驾帖……”总而言之,王来。就是一个比王振还猖獗的家伙,“据闻贵州军将不堪其虐,怨声载道,虽无实据,然臣为御史,风闻此事当上达圣听……”这不是卖萌是什么?

  但是对于丁一提出,与方瑛了解云南战况之后。知道云南前线火器不堪致用,所以提出请调方瑛所部去云南的请求,景帝却并没有因此就照准。总不能丁某人一卖萌。就得给糖吃吧?再说让方瑛镇守贵州,朝廷也是有着自身的考虑,贵州苗寨叛乱也是不少的,没有方瑛镇守于此。如何保证云贵通道的畅通无阻?

  其实就算景帝同意。于谦也不会同意这样的分派,当这份奏折递到于谦手里时,于大司马立刻就拍案而起:“丁如晋放肆!若是如此,朝廷何必教他督师云南?开口便要镇守贵州的方瑛至麾下用命,要是照准,这仗谁不会打?”从明面上来说,于谦这话是绝对没有错的,丁一人还没到云南。就要求后军都督府右都督,也就是全大明几大军区的副职。兼任着省军区部队长方瑛,去他麾下用命,这的确是荒唐了,按于谦说的,这样谁不会打仗?只要不是军事白痴到王振的程度,精兵强将开口要来,放权给下面去操作,谁不会打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