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启大明_荆洚晓【完结】(920)

  此时却就有亲兵来报:“先生,有旨意,宣旨的公公已在帐外等候。”

  丁一便去接了旨,也就是召回王来,让丁一总督云贵军务的旨意,又有兵部的公文,要求他不得轻调方瑛所部云云。自总兵官田丰以后,陪同接旨的人等,无不惊叹丁一圣眷之厚。人家打了败仗,惨败,又如何?回到大营来,就有让他总督两省的旨意下来,甚至旨意里还交待不得急进。宣完了旨意,那中官又涎着脸凑上来说道:“少爷,爷爷在小的离京之前,专门吩咐过,还有口喻给您,奉圣喻‘如晋腿脚有疾,免跪接,你不要着急,不要以一时胜负焦虑,朕信你。你也不许自己上阵去杀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何况于帅乎?要记着朕的话,要着紧自家的身子,你是一身的旧伤。’如晋少爷,圣喻便是这样了。”

  那些军将真是各种妒忌羡慕恨,不过也清楚这位制军不但海内人望于一身,于皇帝心目之中,更是极为紧要,都纷纷心里想着,只要丁一不是叫他们去送死,绝不能逆了他的意。

  丁一点了点头,接过圣旨直接塞给了刘铁,又对那太监说道:“你跟子坚去坐会,这边还有军务,你别在这里凑趣了。”那中官屁颠屁颠地应了,和刘铁勾肩搭背全无半点天使风范自去不提。只是那些军将更为愕然,这太监这么好说话?这感觉跟使唤家里奴仆一样啊!

  只有挂平蛮将军印的田丰,隐隐想起勋贵圈里流传着的,丁一是皇帝御弟的消息,想来怕是无假,不然很难解释这太监如何会是这般作派。只有丁一自己才知道,狗屁的御弟?这是他上一份奏折卖萌奏效,景帝觉得丁一属于可挽救的行列,所以才会有这待遇罢了。

  “谭风。”丁一冲着谭风叫了一声,后者马上应“到”,然后跑步过来,却就听丁一对他说,“把骑兵排集合,演练一次队列科目给宫都督看。”谭风领了命,便领了宫聚去看骑兵连的操练不提。

  丁一招呼众将领入帐,往主位上坐了,却便开口问道:“火药经手签发是谁负责?”

  这位圣眷正浓的制军开了口,很快那军需官就被提了上来,一上来就冲着丁一拼命磕头,只是说道:“制台明鉴啊!小的不曾从中做什么手脚,每一笔收支,都由监军的都老爷堪对过啊!”丁一这左都御史是总督,云南还有朝廷派出的十一个监察御史,专门稽核功罪赏罚。

  不单如此,还有中官出镇,就是太监,派到军中来,自永乐年间便有的先例。

  这军需官所提起监军的都老爷,就是指军中的监察御史。

  于是丁一脸色就冷了下去:“田总镇,派人去请他来,若是请不动,看看下官去拜会一下这位都老爷。”田丰等一众军将倒不介意,文官自己喜欢怎么咬就怎么咬,不过看来这位监军御史是要倒霉,要知道丁一挂着左都御史的衔头,那可是都察院之首了,这位御史不来拜见总宪,要真等丁一去拜会他,那他也就完蛋了!

  但田丰派人去传方出了帐,就听得在帐外急急对人说道:“刘御史,快些进去,制台方才正教小的去传你来!”那人一入帐,丁一便觉头痛无比,为何这火药会受潮?为何火器会不给力?原来是这厮在这里!

  那位身着御史青袍的文官,却是不慌不忙,冲着丁一长揖及地,口中称道:“安见过总宪,请总宪屏退左右,安探查得军中重大隐情,须报与总宪得知。”这位不是别人,只是历史上的伟哥首辅万安!(未完待续。。)

  第二章 筚路蓝缕(十一)

  田丰是不愿凑合到文官里面争斗的,所谓看热闹不怕事大,也得视情况而定,这监军御史要是被丁容城一下参死倒也罢了。若是人家还戴罪留用,那日后自己这些留在边上看他笑话的武将,只怕日子就不太好过。风闻奏事嘛,三天两头给往朝廷里递折子,哪个军将也扛不住,军中要说一点猫腻也没有,那是不可能,这世间谁又是圣人了?

  所以还没等丁一有所表示,田总镇就冲其他诸将使了个眼色,冲着丁一行礼道:“制台,此番交战,军兵伤亡、器械损耗等等诸多事务,末将现时就领小的们下去,把各项都理个章程出来,尽快呈到制台案前,免得误了军机,可好?”丁一当然明白他心思,也不去为难人家武将,便点了点头教他领着那些武将自去。

  田丰于宦海浮沉这么多年,那是滴水不漏的,出了帐,马上叫亲兵布防:“五十步里,除制军亲兵之外,任何人等不得入内!”搞得连谭风也紧张了起来,叫了骑兵连长带老都督宫聚继续看骑兵连操练,组织指挥排,又有三十步左右再布了一道警戒线,自己检查了左轮,亲自守在大帐门口。

  “你在火药里掺了什么?”还没等万安开口,丁某人就直截了当地向他问道,这不用玩什么锋机的,万安现时还不够资格,让丁一来跟他讲究这些东西,“这事所涉的,还有谁人?”

  万安这伟哥首辅审时度势这事。那是绝对的高明,甚至可以说,这世间。比他在这一点高明的,只怕没有几人,要不卖壮阳药的,自古就屡见不鲜吧,怎么唯有这厮在历史上能爬到首辅?送伟哥也是一门技巧,拍马屁也是学问,没节操是一回事。精于奉迎是另一回事。

  “私淑弟子万某,给先生叩头了!”万安当真就这么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趴在地上回话,“回先生的话,这火药里,掺的是细沙。只因这云南之地。很难弄到那精细的面粉,便也只好用细纱,不过都是筛过数回的……这事原本是弟子一手操办,后来监军太监换了个叫王毅的,那厮着实精明,被他嗅出有些不对,于是弟子便也把他拖下了水,以免节外生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