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美国人和英国人都拿不出二千万适龄青年,这一点美国人清楚,英国人更加清楚,德国人与苏联人在欧洲的大血拼让所有人看到了战争残酷的震撼本质,所以丘吉尔不在言语,杜鲁门却转身道:“蒋介石先生昨天的会谈中已经许诺,华夏可以组织其过千万的壮丁适龄青年从军入伍,前提是我们提供充足的武器装备,并且帮助他们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工业体系,这些对我们来说易如反掌,关键是华夏的态度和未来的战略转变以及此时的世界格局资源划分等等事宜,华夏的强大不符合英美未来整体的利益趋势,但是却符合现如今的趋势,而趋势是可以认为营造出来的,我们能够让华夏强大,同样能够让华夏卷入一场分裂战争,华夏人不是最喜欢内杠吗?有文平这样的将领和众多的派系,一切似乎很容易。”
杜鲁门的话让丘吉尔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丘吉尔惊讶的望着罗斯福好一会,才点了点头道:“那么就按你说得方向实施吧!对于那个文平我确实毫无办法。”
杜鲁门微微一笑道:“现在头疼的不应该是我们,而是苏联人,斯大林作为红色帝国的铁腕人物在苏联和整个欧洲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他的领袖磁场似乎影响不了华夏人,而恰恰红色帝国需要华夏这个盟友,要知道华夏的共产国际可是在他们的支持下,现在我们出钱和物资,华夏人出得可是货真价实的人命啊!而且武器他们还是自己解决,所以中国人必然会有要求,这一点恐怕斯大林也早有准备。”
丘吉尔嘿嘿一笑:“一个是铁公鸡准备一毛不拔,一个是带了钢锉,一个是漫天开口,一个是连落地还钱的机会都不打算给,华夏人与苏联人肯定都有一条他们不能放弃的底线,现在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底线到底相差多远?”
斯大林回到下榻别墅也是怒气冲冲,华夏方面代表的离场让此番会议的成效变得莫测起来,现在的苏联除了强硬的态度之外,什么也硬不起来了!国内几年的东线与远东的作战让苏军兵力分散精疲力竭,当时德国人的新式装备层出不穷,苏联红军死伤累累,已经有二百万的女战士投入到一线的作战部队,甚至成立了第一个女子步兵团与坦克团,苏联急需短暂的休整和稳固。
斯大林无可奈何的望着莫洛托夫,今天在会场上华夏人提出的正是他最为害怕的,他非常害怕美国和英国一起跟着趟浑水,所以才一口把话说绝,但是没想到华夏人竟然更加激进的直接离场了,这是斯大林最害怕并且担忧的事情,因为斯大林的筹码太少,如果被对方看透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突然,急匆匆的莫洛托夫进入了会议室,见斯大林正在抽烟,立即递过一份密电道:“根据在华夏的情报人员提供的情报,华夏军队中最为精锐的志愿军已经向前沿输送补充兵力了,整编好的部队也在向着黑龙江集结。”
“什么?荒唐!华夏人难道不知道如果苏联被削弱的话,华夏这个落后的国家就会失去最大的盟友吗?他们是真正的愚蠢,愚蠢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显然斯大林的咆哮没有一点的帮助。
莫洛托夫一脸焦急的表情道:“之前志愿军在进攻印度日军的时候就曾经干过类似的事情,英国被迫归还了其香港等地,并且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作为代价,此番华夏是想故技重施,所以我们要做好心理和精神以及实质上的三重准备。”
斯大林也开始犹豫了,华夏强硬的态度让他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之前他就不准备参加这个所谓的会议,但是由于华夏方面的所谓坚持,他又急需一个强有力的盟友牵制英美等国,这次与之前苏联援华不同,因为当时援华是希望中国拖住日军北进远东与德国夹击苏联,但是由于当年诺门坎作战之后日苏之间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所以对华夏的援助告一段落,但是在德国猖狂的进攻之下,日本人竟然单方面撕毁互不侵犯条约,进攻远东,这使得当年的斯大林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出现了巨大的战略失误。
很显然,现在苏联要为之前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了,但是这个代价似乎太大了,而且是斯大林最为忌讳的领土问题,列宁曾经宣布向华夏归还全部沙俄事情侵占的土地,但是斯大林将这个俄国十月革命的导师视为了卖国者,苏联的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点燃烟斗,斯大林紧皱了眉头,他现在迫切的想知道华夏的底牌,如果双方之间认识和意识之间的差距不过大的话,他也认可同意付出一些代价,毕竟现在的苏联被英美等国视为最大的威胁,如果被英美算计了,那么所谓的远东土地等等的一切将彻底失去意义。
接下来海外说点话外题,很多读者不理解海外为什么把主角回去的时间设定在1945年,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海外就和大家聊聊,海外在上学时就因为看到琉球、蒙古、安南、藏南、吕宋等地因为军阀、内战和侵略者而遗失感到惋惜,再加上印尼等地大规模*和钓岛事件后开始决定写这本小说的,海外承认自己是一个典型的愤青。
日本侵略华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海外不想改变这段历史,海外之所以选择1945年作为起点,那是因为海外的战略目标是那会失去的领土,因为在海外心里,中国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这本小说的最终战略目标是英美、苏联等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