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当下迫切需要做的有两件大事。第一攻占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整个大洋洲。这是一片完整的大陆,哪里各种丰富的资源,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少适合一亿人居住和生活。
第二件大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当下的重中之重,那就是在东南亚、中东、远东西伯利亚、和即将攻占的大洋洲进行大规模移民行动。
主要是东南亚群岛和大洋洲,这两块地域必须作为重要移民区从我们本国移民。
十年之内,我们必须要在十年之内完成向上述地区移民一亿的空前任务。
这样才能真正将这些占领区变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栖息地,变成我们的固有领土。
当然,为了保证移民行动的顺利进行,随后我们要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和鼓励政策。
未来三年内,我们要着重在东南亚群岛以及中南半岛和大洋洲等地进行基础建设,最起码的要让我们的移民同胞不会没房子住。没饭吃。
至于生活水平嘛,他们守着无尽的财富,最多几十年。他们就会成为全世界最为富有的人。”
文平把决定宣布出来,一切都有政务院等各级机构去具体一层层部署实施,空前好大的移民活动,以及进攻大洋洲的军事行动都同时展开了行动。
此时文平没有去急于组建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或补充海军受损的战力,而是直接选择了终极武器核弹的实验以及战略轰炸机制造。
虽然实验型号的核弹只生产出两枚。但文平明白,它的出现必将改变世界的格局。
而且。这两枚核弹发射出去后,将势必会给华夏带来丰厚的资源回报和话语权。
几个月下来,美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们竭力支援最后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英国进行本土保卫战。
所以,苏军即使得到了华夏潜艇部队的协助,也未能如愿以偿的及时攻占英伦三岛。
而是与英美两国打成了泥潭一般的持久消耗战,英吉利海峡上空和海面、水下时时刻刻都有着双方的飞机、军舰,潜艇在展开血战。
美国人的战争潜力是很可怕的,当它全部发动起来,帮助英国人进行抵抗时,即使苏联此刻已经从新复苏,但是短时间之内也无法尽早的,胜利的结束这场战争。
因为,这场战争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较量,而是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或者说两个阵营的全面消耗对抗。拼的是石油,是橡胶,是粮食,甚至是兵员。
所以,这场战争断断续续,一直持续了一年半,而在这一年半中,美国没有未急于再次使用核武器打破这个为妙的战略格局的平衡。
而文平更是全力以赴的动员一切力量为接下来的大移民行动做准备。
华夏将近两千万青壮和超过一千万的各地原住民被征召起来,参与了在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澳洲甚至中东地区各种基础建设工程。包括修桥铺路,建设房屋,开垦荒地,牧场、果园等等。
当然了,也包括各种需要的军事设施和交通,比如各种永久性防御工事,军用机场、铁路,公路等等。
一年半间,在付出了上千万人的血汗代价后,可供三千万人移民的基础设施和准备基本上完成。
而且,有了这些基础,再完成了这三千万人的移民后,以后的移民计划,基础建设等就将变得要顺利快速的多。
此时华夏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四亿五千万,三千万人的移民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东北地区成为了首批移民区,超过五百万东北人,在军队的帮助下,乘坐军舰、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分别奔赴政府为他们划定的各移民区。
但是,令文平没有想到的是,过了这一半年以后,西南五省、以及东南九省就出现了大量的移民潮。
原因是他们得知了首批移民者去了南洋等地过上了什么样的好日子。
有现成的房子,数不尽的良田,果园,农场和渔场,还有廉价的当地劳力可以使用,只要努力就可以大丰收,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所以,半年间,又有超过了两千万人,主要都是贫苦大众,以各种方式移民到了中南半岛各地,少部分到了南洋(东南亚群岛)。
为了防止盲目的移民造成大规模的饥饿,疾病等悲剧,文平下令各地边防部队立即加强戒备,暂停了国内向外的移民政策。(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秘密基地
眼下倒是有一件令文平更为关注的事情需要解决,那就是已经消耗了一年的英吉利海峡大会战。英法荷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包括物资和兵员。
由于一年前英法联军在太平洋的战败,华夏海军攻占了马六甲海峡至太平洋内的所有英法荷联军的海外军事基地。
所以,原来驻扎台湾和琉球海峡的华夏海军第1舰队现在的驻地是在澳大利亚,与驻扎在波斯湾的第2舰队联合掌控印度洋海域范围。
第2海军舰队的基地分别位于印度的孟买、以及其南部的斯里兰卡岛和非洲东南部、印度洋西部的马达加斯加岛。
除此之外,此时华夏的飞机(包括战斗机,运输机,轰炸机,直升飞机)总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架。
单兵武器方面,经过这四年的全力以赴原来装备落后的西南军区(主要是中央军、桂系、川军、滇军)也都基本上全更换了56式半自动步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