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装饰挺豪华,多重的帘幕也都是上好的布料制作,颜色大部都是明皇色,皇家的气度也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一方面的体现。
进了殿后,李晨看到殿正上方坐着一个身着明黄色龙袍的男子,正在伏案写着什么。不用说也知道,这就是李治,只不过李治身边并没有人坐着。
“微臣参见陛下!”裴行俭上前行礼。
李晨也赶紧跟上,跟着作了一礼,“小民李晨,参见皇帝陛下。”
正在提笔批阅奏文的李治抬起了头,笑呵呵地以拿笔的手挥了挥,“两位免礼吧!”
李晨跟着裴行俭直了身,他也趁裴行俭将他的身子挡住的时候,偷偷打量了几眼紫宸殿中的情况,确信了今天武则天没和李治一道接待他们。
“裴爱卿,这位就是凭一已之力,击退了几百骑吐蕃人,勇救突奇施使团的李晨?”李治好奇地打量着站在裴行俭身后的李晨,“听肃州王方翼说,青年士子李晨,有万夫不当之勇,竞武大赛中,也是技压群雄,是一难题得的勇士。”
“回陛下,小民正是李晨,小民只会一些武艺,没有万夫不当之勇,”李晨有点汗颜,真不知道裴行俭和王方翼在李治面前怎么说的,都成了万人敌了。
这牛皮吹的可有点大了,他击败偷袭突骑施使团的吐蕃人只不过是策略妥当,又有突骑施使团成员及唐军的反击,不然怎么可能杀退几百骑吐蕃人。
李治当然不会在这事上计较,万夫不当之勇只不过一个比喻,也没在这事上多费口舌,直接说明了今天召见李晨的原因:“李晨,昨日裴侍郎与朕说,你不但武艺精湛,而且韬略非凡,在青海的局势上,有着不同寻常的见解,今日朕就想听听你说说有关青海的事!”
这时候,裴行俭插了一句:“陛下,臣前几天与李晨好生聊过青海之事,正巧陛下要臣前去青海主事,臣想着一些事,今日让李晨一起来聊聊,可能会将青海之事说的更通彻!”
“唔,那今日我们就好好聊聊青海之事吧!”李治也似乎有点兴趣,示意宫人给裴行俭和李晨赐坐,在李晨和裴行俭依吩咐坐下后,他又似自言自语般地说了一句:“皇后本来也准备来听听李晨所说,但午后身体不适,就没过来了。”
其实这段时间李治身体不太好,朝事大部由武则天代为处置。今天李治本来也希望武则天能一起说说,毕竟裴行俭要去青海领军,一些事还要吩咐一下。但中午时候,武则天说身体有点不适,要休息一下,也就没来了,李治只能自己一个人接待裴行俭和李晨。
“陛下,我们先听听李晨在青海之事上的观点吧!”武则天不在,裴行俭感觉自在多了,提议让李晨先说。
李治也点头同意了。
第五十四章 不同的感觉
“陛下,小民觉得,青海之局势,一年比一年严重,如今吐蕃陈兵数十万于吐谷浑旧地,形势已经到了最严峻的时候,”李晨先以几句危言听耸的话开始了自己的陈述,“这次吐蕃人集近三十万大军,准备在年后与我大唐军队决战,如果我大唐不严肃应对,青海局势不容乐观。”
李晨说着,把他在青海时候抓到吐蕃斥候,审讯而得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陛下,此事青海方面并未上报!”在李晨将情况说完后,裴行俭补充了一句。
“唔,真有此事?”其实这件事,裴行俭已经与李治说过了一下,只不过李治似乎不太相信,今天听李晨又说,不由的有点怀疑起来。
“陛下,臣和几名随从,亲自擒获了那名吐蕃百户,黑齿将军和工部刘尚书亲自审讯过那名吐蕃百户,所得的情报都上呈给了刘相公。臣相信那名吐蕃百户交待的不假,此人是论钦陵幼弟于勃论的亲信,小民遇到吐蕃斥候队的时候,是在距离我大唐军营不到一天里程的地方!”
李晨说着,又把那天遇到的情况,详细地说给了李治和裴行俭听。
说完了后,再道:“陛下,此事使人问询一下刘尚书和黑齿将军就能知道情况了。小民不知道刘相公为何不将此事上报,或许他另有安排!”因为刘仁轨以国事报私怨,又没将如此重要情况上报朝廷,李晨对这个老将军的印象下降了不少,今日没顾忌地把事儿说了出来。
李晨觉得,军情紧急,岂容儿戏,也不能拿这样至关重要的事用来与人争斗的。
原来的历史上,刘仁轨就因为与李敬玄的争斗,最终迫使朝廷同意他的请求,让李敬玄去青海领军,导致大唐军队在青海之战中大败。在这次败战中,刘仁轨肯定有其责任,即使他以前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是个受人尊敬的人物,但在这件事上做的不好,也要声讨一下。
李治想了一下后,道:“裴侍郎,你去往青海后,将此事调查一下,再将调查情况送到长安来!”
“是,陛下!”裴行俭马上起身答应。
“朕觉得刘老爱卿没将此事上报,定有他的理由,相信他也为此做好了防备!”刘仁轨毕竟李治亲信的大臣,即使现在李治觉得刘仁轨在这件事上做的不太妥当,还是为他开脱了一句。
李晨和裴行俭也没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裴行俭还给李晨以暗示,让李晨不要再讲与这件事有关的话。李晨也明白裴行俭的暗示,马上讲起了其他相关的事,从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去逝说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