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一封信嘛,就算是皇后的信,你也用不着这样吧!”何芜笈继续挑逗他。
何兴墨伸出一根手指在何芜笈面前摆了摆,以一副坚定的口气说道:“义父,您不懂!当年,皇后以不到十岁的年纪撑起家业,并打造出这么大一片基业,还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每年都活人无数。自从孩儿知道皇后从小的事迹之后,皇后就是我心目中最崇高的偶像,我要以皇后为榜样,也要成为她那样受世人尊敬的人物!”
“是吗?那敢情好!皇后确实义父见到过最了不起的奇女子,想当年,义父刚见到她的时候……”何芜笈笑眯眯地给儿子讲着昔日往事,他的思绪也回到了许多年前,曾经的一幕幕在他眼前晃过,时间带走了一切,独独留下一汪热泪。
每当何芜笈讲起这段往事,何兴墨很有耐性地静静听完,哪怕听了好多遍也不觉得厌烦,而且每一次都听得热血沸腾!
何芜笈不经意地擦了一下眼泪,笑着对他说道:“义父又跑题了!说说看,皇后都给你说啥啦?”
“哦,皇后告诉我要好好读书,但又不要死读书,要学会学以致用,把学到知识用于造福大宋子民,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对了,皇后说给我送来了很多书,书呢?”
何兴墨瞪着眼睛看着老爹,等着他的答案。
何芜笈摸着他的头:“书已经送到了金陵书院的图书馆,等他们整理出来,你过些时日就可以去看了。义父还给你说个事,这次皇后娘娘给义父的信里面提到一件事,皇后娘娘说圣上遇到个麻烦,最近茶不思饭不想,皇后也很忧心呐!”
何兴墨听到皇后有事,眼睛一下就亮了,看书的事也先跑到了脑后,急忙问道:“什么事?”
何芜笈看到他上钩,心里乐开了花,但面子上还装得很沉重:“几个月前,圣上不是悬赏渡船图纸么!还是你提的点子,咱们才拿成功拿下了悬赏。但是,渡船在好也有它的缺陷,平时或许能够将就,可要是遇到一些重大的事情,靠渡船运输可就耽误时间了。
因此,圣上又想在黄河上修建大桥,可以咱们现在的能力,这根本就是不可能事!
虽然义父也很想帮皇上和皇后的忙,可是义父本事有限……这事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呐!”
何芜笈说完,见何兴墨呆在那没有反应,还以为自己这招不好使,便决定再激他一下:“怎么?墨儿没有信心么?”
何兴墨摇了摇头:“我只是正在想办法而已!”
“想出来了么?”
“没有!”何兴墨有些丧气地回道。
何芜笈抚摸他安慰道:“不要气馁!多看书,多学习,墨儿这么聪明,一定能够想到办法的。”
何兴墨握紧拳头,重重地点了点头:“嗯!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认真读书!”
何芜笈:“真乖!不要忘了孔圣人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道啦!义父,你书桌上那些雕像是什么啊?”何兴墨忽然瞄到他书桌上一堆奇怪的东西,又开始好奇心泛滥。
何芜笈回头看了一眼:“喔!那是皇后送来的‘龙凤奖杯’!”
“干啥用啊?”
何芜笈微微摇头:“义父也不是很清楚,皇后在信上说,为了鼓励大宋百姓开拓创新,造福百姓,特意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开设‘龙凤奖’,用于奖励和支持那些对国家和百姓又重大贡献的人。而且,这件事情就是交给咱们东南研究院来承办,义父还要抓紧时间研究研究,你先去玩吧!”
“哦,好叻!”
何兴墨眼珠子转了转,也不知道小脑袋瓜子在想啥。
第69章 百年大计
大庆殿,皇宫最大的宫殿,一般来说只有重大节日或者有外宾来访才会启用这个地方。
然而,今天既不是什么节日,也没有什么外宾来访,却有诸多大臣被叫到了这里开会。不过,这次开会比较奇怪,居然没见着一个内阁大臣,虽然有诸多大学士参与,但官职最大也就是一个礼部侍郎蔡齐。
蔡齐祖籍洛阳,徙居莱州胶水,生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少年时成了孤儿,依托外祖父刘家过活。
大中祥符八年(1015)以莱州贡士身份赴汴京应中央礼部试。被宋真宗亲点为第一,并连称“得人”,诏令金吾卫士七人,“清道传呼以宠之”。后世状元“跨马游街”之殊荣,自蔡齐始。
这个牛人就是赵祯今个找出来主持重大会议的人选,至于那些内阁大臣,赵祯还需要他们盯着朝政,没工夫在这耽搁。
一百多号大臣,最低的都是挂着学士头衔,职位也是囊括各个部门。等他们全部进入大庆殿之后,门外的宫廷守卫便把大门重重地关上了,这些个大臣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这个时候,小顺子的尖嗓子在大殿里面想起:“皇上驾到!”
一众大臣赶忙收拢心思,恭恭敬敬地迎接赵祯的到来。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祯:“众卿家免礼!”
“谢皇上!”乌压压又站起来一片。
赵祯:“小顺子,给诸位大人赐座吧!”
“是,皇上!”小顺子恭敬地赵祯行了个礼,然后朝旁边的跟班低声吩咐了一阵。
很快,宫廷卫士便给每位大臣搬来了一副座椅和一架便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