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之:“子方兄。你这个问题今天可是问对人了。说来也巧了,就在不久前,我偶然间认识了一个在皇家学院就读的老乡。当时还跟他辩论过新学和圣学的问题,他非要说皇家学院里面经过圣上修正过得文科才能代表真正的圣学。我自然不服气了,跟他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当然,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我在他家里面看了一篇他写的文章,好像叫个啥《京城人口增长调研》什么的,我记不大清楚了。不过,他里面写的内容我还记得,我觉得还蛮有道理的。”
唐介欣喜道:“哦?旸叔老弟。快说来听听!”
“好!”陈升之默想了一下才是说道:“依他所说,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导致京城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由于士大夫集团的特权,加速了土地兼并的速度,导致越来越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或佃户;其二,因为圣上自登基以来,大力倡导和发展工商业。京城乃至周边的各种作坊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尤其是以皇后掌控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工商业集团为代表,给广大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带动了人口向京城聚集。综合上面两个主要原因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才有了如今这番景象,进一步印证了圣上做出筹建新城的英明决定。”
唐介:“听你这么说,貌似有那么一点道理!不过,说句大不敬的话,这或许是那位为了给自己正名,才故意让你这位老乡写这样的文章也不一定呀!”
陈升之:“应该不会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的文章早就在时报上刊登出来了,可是每期时报我都有看,并没有看到这篇文章啊!”
唐介点点头:“这倒也是!”
“呀!”在人群中东张西望的陈升之突然发出一声惊叹。
唐介忙问道:“怎么啦?”
“嘿嘿!”陈升之笑道:“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你看到没,前面那个穿白衣服的,就是我那位老乡呀!”
“是吗?”唐介喜道:“走,介绍给愚兄认识认识!”
陈升之点了点头,拉着唐介就在人群中奋力穿行,用了好一会,终于赶到了那位白衣男子旁边。
“嗨,春卿兄,您也来看热闹啊?”陈升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高兴地打招呼。
“啊呀!”这个白衣男子猛然受袭,吓了一跳,看到是陈升之这位小老乡,才大声说道:“唉呀妈呀!吓死我了,原来是旸叔老弟!对了,你好久没去愚兄那玩耍了,都在忙啥呀?”
陈升之:“春卿兄说笑了,小弟我一天就游山玩水,没干什么正事!先别说我了,来,小弟给你介绍一位朋友,这是我在‘卫道书院’的好朋友,姓唐名介,字子方。”
“你好!你好!”白衣男子连忙朝唐介抱了抱拳:“在下吴育,字春卿,跟旸叔老弟一样来自建州,请多多指教!”
唐介也连忙应道:“春卿兄太客气,看您这岁数应该比咱们都年长吧!您多多指教才对嘛!”
吴育谦虚道:“虚长几岁,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呀!”
陈升之:“春卿兄,您也别谦虚了。子方兄,你还不知道吧!春卿兄可是天圣八年的进士哟!”
“啊?”唐介惊道,连忙拱手说道:“失敬失敬!不知春卿兄现任何职呀?”
吴育摆了摆手:“快别提了。按照当今圣上的规定,所有进士除非被圣上钦点,否则都得进入皇家学院再次学习。直到毕业才能够正事上任。哎,愚兄我到现在也买有完成毕业策论,郁闷得很啦!”
陈升之:“春卿兄,您就放宽心,好歹您还考上了,哪像咱们两个考都考不起!”
“唉!”吴育叹道:“谁让你那么执着呢!其实我觉得你挺天分的,可你为什么非得更圣上较劲。学学新学怎么啦,又不会让你少一块肉!虽说你们‘卫道书院’的院长李迪大人贵为兵部尚书。但跟圣上还是没法比呀!你们是不知道,皇家学院的第一届学生,有不少被提皇上提前选中,而且担任的职务可都是实打实的要职呐!”
陈升之:“春卿兄。小弟知道你是为我们好,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今天咱就不提这些事情了,刚才小弟还跟子方兄提到你的那篇《京城人口增长调研报告》,怎么没见你发表出啦呢?”
吴育:“不瞒你们说,那篇文章愚兄本来要用来作为毕业策论的,不过老师觉得我写的过于空泛,所有论点都缺乏实际的数据支持,把我的文章驳了回来,要我继续深入调查。并统计相关数据,不能像咱们以前写文章那样泛泛而谈了。你们是不知道这些数据收集有多难,我写这篇文章可是费了老大的劲。很多东西在书本上都查不到,全靠我自己一点一滴去积累呀!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陈升之:“好好好!咱们今天啥也不说了,就开开心心看热闹好不好?”
吴育:“如此甚好!”
唐介:“那咱们加快速度,去占个好位置吧!”
……
咚咚咚……
皇家学院对面山上,新京城简洁的皇宫顶部。一面巨大的蓝红双底色金龙旗伴随着那座巨钟的敲响缓缓升起。
正在新城东乾大街上游荡嬉戏的老百姓,都被这突然冒出来的钟声吸引了目光。纷纷看向那座还未完工的新皇宫顶部。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大家心中五味陈杂,不明觉厉。或许他们也不知道,在赵祯长时间有意识地引导下,一个国家的真正印象正慢慢地在他们心中发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