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平身!今日招爱卿前来是有要事相托,高家世代忠孝,朕这件事交给爱卿去办才放心呐!”
“臣愿为皇上分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听了赵祯的话,高继宣激动赌咒发誓要报效皇上知遇之恩。
“好啊!赴汤蹈火倒算不上,不过此去路途遥远,环境艰难是没得说的了,希望爱卿要有心理准备哦!”赵祯笑着对他说道,尽量让自己表现的随和一点。
“请皇上尽管吩咐吧!”高继宣郑重的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我朝制作弓弦的牛筋等材料储备严重不足,朕就想打吐蕃的主意。至吐蕃王朝崩溃以来,那片土地一直是战乱不断,各大部落相互仇杀。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大宋西边疆域才能稍有安宁。此刻,吐蕃诸部落中有几个比较强大,就是吐谷浑、脱思麻、乌思、波窝、纳里、古格、日托等部落,他们之间也互有斗争,关系错综复杂。”
“朕此次拍爱卿去,有几个目的,其一,继续挑拨这些部落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忙于内斗,没空闲祸害我大宋;其二,用咱们大宋的麻布、丝绸、茶叶,食盐等非战略资源,与他们达成一定的交易,换取他们的犛牛(牦牛的古称)和战马。尤其是这犛牛,肉可食用、匹可制甲、毛可做衣、筋可造弩,对于我大宋来说那可是多多益善。此去人员爱卿尽管挑选,需要什么尽管提出来,朕都满足你,朕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把这件事办漂亮了。”
“为了方便爱卿出使,朕特封你为眉州宣扶使,全权负责与吐蕃相关事宜,拥有一定临机决断权。事情办漂亮了,朕另有封赏,还有这是朕找到的犛牛养殖方法,爱卿可择机传授于他们,让他们世世代代都当我大宋‘弼马温’吧!”
“多谢皇上厚爱,微臣万死不辞,这就好去准备,一定尽快启程!微臣告退!”高继宣被赵祯的深远计划深深的震撼了,跪在地上狠狠的磕了三个头,兴奋而又紧张的离去了。
第41章 天圣军演下
赵祯谋划完吐蕃事宜,又不放心自己在大宋种下的小细苗,兴冲冲的赶到皇家学院。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影响,赵祯只带了小顺子和几位大内侍卫,就轻车简从的来到皇家学院。看到里面整洁的环境,随处可见埋头读书或高谈阔论的学子,赵祯心中充满了自豪的感觉:“这就是自己以后力量的源泉啊!”
赵祯特意潜入皇家学院的图书馆,看到里面满满的一屋子书生,觉得没有枉费自己的一番心血。
巡视了一番,有三个家伙引起了赵祯的兴趣。其他大多数人都是在看文学或者技能方面的书籍,而这三个人确聚在一起讨论起来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这个时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谬论已深入人心,能够静心专研数理化这些个“杂学”的人可不多。
赵祯装着一副学生的样子接近他们,试图探探他们的底。
“三位仁兄,小弟这厢有理了,刚才听闻三位仁兄讨论,小弟也甚感兴趣,可否劳烦三位仁兄替小弟解惑呢?”赵祯装着腼腆的样子,朝三位拱手施礼并问道。
“额,小兄弟也敢兴趣么,可愿移座一叙乎?”性格开朗的曾公亮最先开口邀请道。
“善!”赵祯示意小顺子他们,不要露出马脚,自己开心的跟走起跟他们坐一块,并问道:“不知三位仁兄,所论具体何事?”
“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毕昇大哥琢磨出了一种新的印刷方法,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这不,这位燕肃燕大哥眼红了,他想弄个什么计时器出来,还说现在计时的方法不准确。所以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他提出的方案。”一直处于年龄底端的曾公亮很高兴也可以当一回哥,自告奋勇的指着另外两位向赵祯解说道。
听到这,赵祯那口水又止不住的往下流,最后还是小顺子看不下去了,才拽着他离开了图书馆。
恍然大悟的赵祯才猛都一拍脑袋:“我真是猪啊!宋朝这么多牛人,回去一定要好好整理整理,可不能让他们埋没了。”小顺子早已习惯了自个主子时不时的脱线之举,对此毫不在意。
然后,赵祯又去见了范仲淹,跟他谈论了一下午,赞扬他在皇家学院的出色工作,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两人才依依惜别。随后,赵祯又去了将作监和兵工厂视察一番,顺便指导一下他们的工作,当然也顺便过过官瘾。
一晃眼,十天的时间就在忙碌中悄然离去,军事演习的时间到了,赵祯带着诸位大臣,早早的就来到皇家园林的观摩台上。
皇家园林也早就开始戒严了,禁军和野战军都在各自的地盘做上了准备工作。为了让裁判方更据有威信,赵祯还特意请来了折家和杨家的两位老太爷前来坐镇。他们不但资历深厚,更重要的是年纪大,这在宋朝可是了不起的资本咧。
按照演习规定,野战军作为入侵一方,禁军代表防守方,假定情节为敌人攻入京畿地区,禁军奉命拦截。双方各出骑兵和步兵各一千,且特意给禁军一个有待,那就是可以呼叫一倍的援军相助。
皇家园林面积不是很大,全部加起来就两条小河。分割三座大山,观摩台就设在最高的山上,南北相聚不过十里之地。
演习所用箭支和刀枪都是木制的,沾有白灰以示标记。裁判队伍由折杨两位老太爷带队,裁判员就是两人的护卫组成。此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