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刘兴华远去的身影,凤翔略显认真的道:“莫大哥,让兴华这样的大才,去带一个民团,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如果来军中,只怕未来大有一番前途啊!”
莫拉乎明白凤翔是替刘兴华婉惜,可他同样认真的道:“老弟,说句心里话,我也知道让他替我带民团,有些可惜他这一身本事。可他的性格,不愿受约束啊!
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你我都是老军伍,军中那些龌龊事,我们还见的少吗?以我对他的了解,如果他真到军中来,早晚也会得罪上官,落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我知道,你跟其它人不同。可你能保证,永远带着他吗?所以,与此将他放在军中这个池子里面养,不如给他更广阔的天地,看他能掀起什么大浪来。
眼下的时局,我虽然知道的不多,却也清楚朝廷内外局势动荡不安。就拿你这边军大营,不时刻盯紧着河对面,那些老毛子的一举一动吗?
这个时候,寿山把你派来这里,我相信他是希望,让你守住这里。毕竟,当年你我跟老毛子撕杀,也不是一回二回了。他们的德性,你还不清楚吗?”
闻听莫拉乎的这番话,凤翔略显诧异的道:“莫老哥,看来你对兴华,真的期望颇高啊!不过,你说的也对,这小子脾气确实有点傲啊!真当兵,我都未必能降住他。
算了,还是听你的,让这小子在漠北折腾。我倒想看看,他到底能折腾成什么样子。只要他不把天捅破了,我在这里一天,便替他兜着一天。守江山,将来终归要靠他们啊!”
想到刘兴华的年龄,凤翔回想当年的自己,何尝不是傲气十足呢!可随着年龄增大,官职不断提升。他也失去当年的傲气,处理事情也会权衡轻重利弊。
这是好事,有时却也会误事。如今朝廷之中,或许少的便是刘兴华这种,真正有胆色也有实材的统兵之才。也许,这块玉胚还要好好打磨一番才行啊!
对于凤翔跟莫拉乎的寄于厚望,刘兴华并没怎么关心。对他而言,结交凤翔更多是觉得此人可交。其实,也是看在莫拉乎与其曾是生死弟兄的份上。
如果换成其它满族都统,刘兴华不一枪毙了他,已经算手下留情了。对大清的文武官员,刘兴华似乎都没太多好感。此番的经历,也算给刘兴华提了个醒。
有些事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大清朝虽然烂到了骨子里,却也不意味着,没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官员将领。至少凤翔给刘兴华的感觉,还算忠君爱国的将领。
多接触一些人和事,便能对这个时代多一层了解。眼下他计划刚起步,更多还是需要蛰伏起来静待时机。不管是沙俄还是清廷,他都要额外多留一手。
此次返回漠河,便是清剿清风山启动第二个基地的时刻。而清风山下,那些荒废的民居跟土地,用来安置将来迁居的百姓,无疑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而此刻的梁老三,并不知道大祸即将临头。紧张了几天,发现自己有些过于紧张之后。也很快解除了警戒,让同样紧张了几天的胡子们,总算能轻松的喘口气。
只可惜,该放松的时候不放松,该警惕的时候又不警惕。这样的下场,最终换来的结果,将是彻底失去性命。如果有后悔的机会,或许梁老三真应该买副后悔药啊!
☆、第九十章 女子也能成兵
回归猎户村兵营的刘兴华,也是趁着夜色进村,并没惊动任何在周边监视的人。对这些不知何人派来的探子,刘兴华原本想驱走,最后却装做没看见,任其在周边晃悠。
这些探子盯着猎户村,无非就是想知道兵营的一举一动。刘兴华几乎不用猜,便知这些探子除了城里的周勉之外,想必就是担心他出兵剿匪的漠河胡子。
那么谁最怕他动手呢?
想想除了做贼心虚的梁老三,应该没有第二个。所以,放这些探子在外面,比赶走他们其实更好。真要行动,到时再将他们扣下,便能最大情况避免情报泄露。
悄悄回村的刘兴华,跟季山河通报了一下,瑗珲城的事情。得知莫拉乎跟瑗珲都统,竟然是生死兄弟。季山河也稍稍惊愕了一番,觉得莫拉乎还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有这么一位主管边境军政的都统罩着,季山河完全相信,未来漠河便是他们安民营的天下。那怕城里那个金矿总办,往后也要夹着尾巴做人。
看着季山河一脸的兴奋,刘兴华很快道:“季叔,此次我从瑗珲买了两千石粮食,你找个时间把消息放出去。便说我们猎户村,在山口那边售粮。
至于粮价的话,我们进价多少便售价多少。有子弟在安民营中的,粮食一律优惠二成。若有困难的,也可视情况再便宜一些。不过,售粮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如果敢有人,拿着从我们这里买的平价粮,转手卖掉的话,以后拒绝向他们出售粮食。所以,售粮的时候,最好做到谁买便登记谁的名字。
而且买粮的时候,最多不能超过一石。如果不够,下次再来购买便是。这样也能最大化,控制粮食被挪做它用。后期,还有一万石粮食,短时间不用担心缺粮了。”
想着眼下城里的粮食,都涨到了三两三钱一石,高的甚至达到了三两五钱一石。象刘兴华这样,出售二两五钱一石的粮食,无疑让百姓得到实惠不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