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安民师,再次占据嫩江城周边地区,跟在北安地区设立了阻击阵地的沙俄驻军形成对峙。唯有黑河地区的进剿部队,幸运的逃过一劫,成建制的返回了占领区。
只是面对恢复小建制在周边袭扰的安民军,再也无人敢轻易进犯安民军重新占领的地区。而同样抵达嫩江城的刘兴华,看着如同一片废墟的嫩江城,同样显得非常气愤。
气愤的原因很简单,那些沙俄人为了避免被包围,根本就没挖掘过城中那些被炸死埋藏的沙俄官兵。一段时间下来,进入嫩江城周围,就能闻到那臭气熏天的味道。
好在刘兴华,没想过重建嫩江城,很快道:“命令后方部队,派遣沙俄俘虏团过来,负责清理嫩江城的尸体。另外,让工兵团抽调两台工程车,参与嫩江城的清理工作。”
跟在刘兴华身边的凤翔,看到眼前这一幕觉得非常震撼。而他也真正明白,在这位年青首领的字典里,战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一座城也能毁的如此干净利落。
在嫩江城附近,一座同样修整出来的小城里,刘兴华命令围剿部队,陆续回到根据地休整。同时,开始清点此战的伤亡跟收获,后续新兵也做好分配准备工作。
当刘兴华还在前线,后方根据地的百姓,却陷入一片欢腾喜悦的气氛中。十万沙俄大军赤袭的阴云,随着广播中那些播音员,异常兴奋的报捷声音吹的一干二净。
那些新近搬迁来的百姓,也真正意识到,将他们转移到这里的安民军,真能保卫他们的安全。而搬迁前的承诺,安民军都对他们一一兑现了。
相比漠北根据地陷入一片欢腾的气氛中,醒来的阿历克拉,接到的第一封电报,便是被解职一切职务返回帝国接受判决。围剿战败了,总要有人承担责任。
同样为了第一时间告诉,还在期待战争结果的清朝军民一个难得一见的喜讯。刘兴华亲自起草一篇报捷电文,让报务员以明码的方式,再次通电全国。
‘自沙俄十万大军来袭,至今已有一个半月。在漠北军政府,全体军民的一致努力下,我们终于打退了沙俄人处心积虑的第一次围剿战。
此战,安民军共击毙沙俄少将五名,校尉级军官共计四百余,普通官兵近三万。同时俘虏沙俄士兵一万余人,收复呼伦、墨尔根、黑河大部分地区,解救百姓十万余。
在此次反围剿作战中,安民军官兵牺牲八百余,轻重伤员近二千余人。现特将此捷报,传于全国军民共享,让沙俄侵略者知道,入侵我华夏之后果。
我以漠北军政府主席兼安民军军长的名义,正式宣布第一次反围剿作战结束。同时也警告任何,胆敢挑衅我漠北军政府的敌人,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这封捷报发出之后,正如刘兴华所预料的那样,整个清国都陷入一片欢腾喜悦的气氛中。生活在京城的百姓,最多只敢嘴上乐一下,而大上海的百姓则跟过年一样高兴。
甚至让生活在上海租界的沙俄人,也真正感觉到,这种大胜跟大败之中。以往看到他们,都会卑躬屈膝的大清人,脊梁骨似乎挑的比以前更直了。
漠北军政府、安民军、刘兴华也成为,如今大清国最热门的话题。同一时间,沙皇尼古拉二世,却对刘兴华发出的电报,震怒之下一连处决了几位处事不利的军方将领。
正当尼古拉二世,准备继续下令军方,组织第二次围剿作战。甚至不惜,要动用整个西伯利亚军区的兵力,对漠北军政府实施二次围剿时,军方元帅们却表示无能为力。
原因很简单,此次沙俄已经付出了近五万人的伤亡,西伯利亚军区可谓受到重创。如果动用全军区的兵力,西伯利亚也将陷入不可预知的后果。
更令尼古拉二世冷静下来的,则是英日几国正式展开对他们的物资封锁。那怕尼古拉自信帝国的实力强大,却也不敢轻视这几国的制裁手段。
心有不甘的尼古拉二世,看着前来开会的陆军大臣,略显质问的道:“耶维奇,那你们陆军方面,就想不到任何办法,歼灭这支该死的反抗军吗?”
耶维奇很快道:“陛下,此次围剿失利,更多原因是我们对这支部队的不了解。他们的武器装备,他们的部队规模,他们的战略战术,都是我们先前所不知的。
其次,此次围剿战,我们也存着诸多准备不充分。首先就是对铁路线的保护不够严密,让对方破坏了我们的铁路补给线。还有就是,此战指挥官的无能所导致的失利。
陆军方面,已经命令西伯利亚军区,再征十万新兵。同时将前次撤回黑省的驻军,全部布置在敌人的外围,封锁他们的进出通道,让他们得不到任何的外部支援。
只要我们的铁路线全线贯通,我们便能源源不断,象远东投送兵力。同时,我们已经向德国购买一批,能有效扼制对方炮兵的重炮,届时也将布置到西伯利亚军区。
陆军部已经开始制定第二次围剿战,只待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的大军,将以两面夹击的方式,彻底击溃这支反抗军,将这支反抗帝国的大军,消灭于漠北地区。”
听到耶维奇已经有了计划,尼古拉二世很快道:“那我需要多久,能听到你们陆军的捷报。你要知道,这群黄皮猪已经挑衅了帝国的权威,必须全部处死才能洗刷这个耻辱。明白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