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廷不少人看来,他们不是没想过对刘兴华实施刺杀。觉得只要杀掉刘兴华。东北军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可他们发现,想做到这点很困难。
一来朝廷派出的死士跟杀手,很多还没接近刘兴华,就被一批批不明身份的人给逮捕。二来刘兴华如果不在大帅府处理公务,外出的时间根本没什么通知。
至于刘兴华核心的大帅府,有资格进出里面的人,都需要经过层层的盘查。想安插人手进入其中,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想收卖大帅府的工作人员,同样没希望。
一句话,东北军对于刘兴华的保护措施做的很到位。而据张之洞所知,目前刘兴华身边的贴身警卫,很多都是当年义和团的武人出身,无论拳法还是枪法都堪称一流。
带着这些混乱的想法,张之洞很快感觉到车子在一处依山而建的军营停下。听到许仁怀说到了,张之洞也觉得有这汽车代步,确实让他少受许多罪啊!
扶好头上的顶戴花翎,张之洞很快从汽车上走下。不多时,就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中将,跟在一个同样穿军装却只佩戴中尉军衔的年青人身边。
什么中尉,敢走在一个中将前面呢?
就在这时,许仁怀走上前朝中尉行礼道:“大帅,卑职已将张之洞大人接到了。张大人,这位就是东北军大帅,另一位则是东北军参谋长。”
指着中将做介绍时,凤翔也很恭敬般道:“张大人,久违了!我是原瑗珲都统凤翔,以前有幸在军机处见过老大人的一次。不知老大人,是否还记得?”
没等张之洞回话,刘兴华却笑着道:“参谋长,我想现在朝廷不认识你的人,应该不多吧!张大人,欢迎你来东北。原本应该亲自前往相迎,只因军务缠身,还请见谅。”
陪着张之洞在营地聊了几句,刘兴华才道:“仁怀,安排张大人的亲卫休息入住。我想今晚,只怕老大人需要在军营过夜。营中的规矩,也适当告知一下。明白吗?”
‘是,大帅!’
看着转身离开的许仁怀,刘兴华才道:“张大人,一路奔波想必辛苦。我在帅帐备了点酒水,还请大人前往。到时我们边吃边聊,如何?”
‘客随主便,大帅请!’
对于刘兴华的安排,张之洞自然没什么意见。为了让亲卫们不要担心,张之洞还特意让身边的贴身亲卫,去交待吩咐一声,让亲卫们遵从许仁怀的安排。
这是刘兴华的帅帐所在地,按理不应该让他们进来。可刘兴华没将他跟这些亲卫分开,还安排了吃住,张之洞自然不希望自己的亲卫,在这里惹出什么祸端来。
此次他来东北,目的就是希望跟刘兴华好好谈一下。尽快结束这场,因为迁移百姓而起的战争。如果再打下去,只怕朝廷真要迁都避难了。
进到刘兴华的帅帐之中,看着蒙古包式的帅帐里面,也就摆了几张小椅子。上面摆放的菜并不多,却也足够张之洞跟他的贴身亲卫吃饱。
随着酒过三巡之后,张之洞很适时的道:“刘大帅,想必你也清楚,这场仗继续打下去,对我们双方都没利,反倒让洋人看了笑话,不知贵军能否罢兵休战呢?”
对于张之洞的话,刘兴华笑着道:“张大人,从始至终,这场仗我就没想打。你应该清楚,战前我分别给朝廷还有北洋大臣袁世凯去过电,希望他们解除禁令。
正如你所言,不论是东北军胜,还是朝廷新军胜,伤的都是自家人的元气,凭白让洋人看热闹。但这一战已经打了,我也需要给东北的百姓跟手下人一个交待。
总不能,装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你们说要打就打,你们说不想打那就不打。这样的事情,换成老大人身处我这个位置,又当如何处理呢?”
‘刘大帅,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想你们东北军,只怕也没做好南下的打算吧?以我对你的了解,你是个对内抱有仁义之心的将领,对外却是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悍将。
这次确实是朝廷失礼在先,但你应该清楚,朝廷这样做也是不得与为之。若是任由你迁移各省的百姓,那朝廷几个赋税大省,都将面临无税可收的境地。’
对于张之洞的坦白,刘兴华却摇头打断道:“张大人,这点请恕汉青不能认同。如果这些百姓,在朝廷治下真过的好,他们又何必迁移来东北呢?
有谁愿意,背井离乡来关外讨生活呢?百姓迁移,何尝不是活不下来,为救一条活路才来东北的呢?朝廷若不想让百姓迁居,为何不想想多施仁政呢?”
这样的质问,让张之洞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毕竟,刘兴华说的并没错,百姓若有活路的话,谁愿冒着风险迁移到东北来讨生活呢?
沉默片刻道:“那刘大帅有何条件,才愿意休兵罢战呢?真打下去,朝廷到时自会迁都。如果真那样的话,只怕天下皆时必将大乱,这是大帅所期望看到的吗?”
很直接抛出这个话,张之洞也想听听,刘兴华到底打算怎么办。如果刘兴华是个聪明人,他应该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
面对张之洞的话,刘兴华也很痛快的道:“不错,那怕我不喜欢京师那对母子,还有那些不干正事,天天想着争权夺利的王公贵族。可天下百姓是无辜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