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宁有些莫名其妙,还不知她们为何一副深仇大恨的样子,拉来旁边看热闹的小公公一问,那小公公立即是一脸敬佩地低声道:“你可真了不起,连吴奉御也敢得罪,即便是萧驸马亲来,也不敢如此对她说话。”
余长宁好奇道:“那吴奉御很厉害么?连天子帝婿也忌惮他三分?”
“公子有所不知了,吴奉御虽然不算什么,但她背后的靠山却是很厉害。”
“哦,她的靠山是谁?”
小公公闻言色变,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左右,确定没人后方才低声道:“她乃陛下与长孙皇后的嫡长女,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余长宁闻言剑眉一拧,旋即洒然笑道:“我虽不认识她,不过想必也是一个刁蛮任性的丫头而已,何须惧怕!”
小公公见他说得如此大胆,不由暗暗咋舌,不再说话了。
沉重的宫楼钟声撞响了午时三刻的轰鸣,忙碌了一上午的大臣们鱼贯地走出了办公场所,在一片轻声交谈中慢慢地汇入了大道,走入了玉夙殿内。
虽说是廊下食,不过却没要求大臣们要站在廊下进食,而是专门开辟了这处宫殿共朝臣午饭,谈不上奢侈,也算不得简陋,和现代惯行的工作餐没有两样。
然则不少大臣却对廊下食的饭菜颇有意见,许多人宁可饿上一顿也不愿吃天子赏赐。
不过今天听闻殿中省已让长安名店宾满楼来供应廊下食,不少人抱着一试的心情,不由欣然前往。
一身紫色官服的房玄龄信步悠悠地走在最前面。
他今年刚至六十花甲,斑白的须发压在一顶柔软的官帽下,脸上肤色白皙,沟壑纵横,长须轻拂胸前随风摆动,睿智的眼光让人莫测高深。
唐朝官制乃是实行三省六部,分别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以及吏、户、兵、礼、刑、工六部。
尚书省负责人名为尚书令,不过因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曾担任过此官职,便不再设置,而是由左右两个仆射负责具体工作。
此时的房玄龄身居尚书省左仆射之职,与右仆射长孙无忌同时支撑起了大唐盛世文治天空,早已是贞观名臣的代表。
不过他今天显然有些心不在焉,慢腾腾地踏上玉夙殿九尺台阶,刚要进门,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呼喊,掉头一看,竟是户部尚书唐俭。
两人本是熟识,私下交情也好,自然不会客套,房玄龄不想引人瞩目,便对唐俭小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进去边吃边聊。”
唐俭闻言点头,提起官袍下摆跨入殿内。
这时大臣们已是极有规矩地整齐落座,大家虽还在轻声交谈着,不过却没有一丝喧嚣吵闹,显得极为井然有序。
房玄龄与唐俭选了一个偏僻的位置入座,又将各自的长案抵在了一起对案而坐,不由相视一笑。
余长宁望着满殿黑压压的冠带,一时间竟有了几分紧张,站在角落却不知干什么才好。
几个身着红衣的太监已是轻步而入,替众大臣摆上碗筷后,便开始分发饭菜。
唐俭细长的双眼瞄了瞄旁边的同僚,确定没人注意他俩时方才小声道:“房相,你久居中枢,得知的密情最多,我问你一个事儿?”
房玄龄见他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不由笑道:“你户部尚书好歹也是三品大员,还有什么机密是不知道的?用得着问我吗?”
唐俭摇手一叹,低声道:“我是想问问侯君集的大军现在走到哪里了?”
此言一出,房玄龄的笑容顿时凝固在了脸上,急忙小声喝斥道:“作死,竟在这里提如此隐晦之事,若被御史听见,只怕要惹上大麻烦。”
唐俭委屈道:“洛口仓的存粮已是不多,侯君集的十五万大军却在西域没了影子,每天运粮如流水,我如何不担心?”
房玄龄幽幽一叹,他虽知道内情,此时却不能对唐俭言明,只得安慰道:“放心吧,这次远征高昌,陛下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侯君集面对西域复杂的形势,有所图谋也是应当,虽是隐蔽行军,军粮也一定要供应得上,你就幸苦一下吧。”
唐俭叹息地点头,拿起竹筷心不在焉地夹了一口饭菜放到嘴中,刚没嚼上几下,猛然脸色大变,奇道:“咦,今天的菜真好吃,谁做的?”
房玄龄闻言笑道:“听说是萧锐找来城中宾满楼供应的廊下食,当真好吃?”
唐俭又忍不住大吃了两口,含糊不清地说道:“房相若是不信不妨试试,今天的味道确实很特别,简直是人间美味。”
房玄龄听到唐俭如此推崇,不由好奇一尝,吃着吃着原本紧皱的眉头竟是舒缓开来,啧啧出声道:“果然如此,若今后的廊下食皆有此等标准,就不怕大臣们说三道四了。”
☆、第六十一章 苍蝇一只
不过片刻,余长宁听到大殿中响起了一阵阵的叫好声,悬着的心终于是落了下来。
轻轻地一声笑叹,他正欲举步离开大殿,突然殿内响起了一片喧哗,一个又惊又怒的嗓子高声道:“呸!这是什么饭菜,里间竟有一只苍蝇。”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大臣们尽皆停止了用餐,人人引颈张望出声之处,满脸好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