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自从赵括说要以此剑为赌就知道赵括是诚心想把剑送给自己。赵括的身手虽然已是了得,但自己自小酷爱习武,早就打遍邯郸无敌手。他的身手如何,几乎与他一起长大的赵括自然了解。当下又是谢了赵括赐剑,然后才道:“邯郸之外我不敢说,邯郸城内的武师基本都被我教训过一遍了!”
赵括点头道:“好。这些年有你在我身边保护,多亏你了。”
小武道:“能保护将军自然是我的荣幸,这也是报赵老将军养育之恩。”这小武乃是赵奢麾下一副将之子,那副将战死沙场,小武便被赵奢领进府中抚养,一来是为回报副将效死之情,二来也可陪伴儿子读书习武。赵括虽然比小武大上几岁,懂事早,但对小武一直如亲兄弟一般。赵家对自己如何好法,小武自然知道,陪伴赵括自是竭心尽力,早就成为赵括得力助手。
当下两人缓步来到院中石桌前坐下,小武将剑放下给赵括和自己斟上杯酒,道:“将军,这次大王任命你为上将军,不日将取代长平廉颇将军做赵军四十万将士统帅,可算是随了你的心愿了。”
赵括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道:“为国效力,征战沙场才是男儿志向。我之前保卫邯郸,虽然看起来职责重要,但是却是终日无所事事。除了偶尔操练士卒,便是处理一些矛盾纠纷,甚是消磨意志。”
小武点点头:“将军做统帅也是实至名归。这次邯郸城内许多人都对将军呼声很高。”
“也不能说是实至名归吧。”赵括笑了一下,“但我确实早就有这个打算,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准备。我主动要求承担起赵军四十万大军军粮押送任务,出入长平也好几次,就是为了熟悉地形。防卫邯郸,数万士卒的行军操练我也十分熟悉,指挥大部队不成问题。如今大王正式任命我为上将军,也是看重了我这几点。”
“嗯。可是将军……”小武微微犹豫一下,“做上将军光耀门楣之事,为何要瞒住老夫人?”
赵括端起酒杯微微顿了一下,缓缓道:“我并不想瞒住母亲,也是有不得已的原因。”
“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
“我也知道,再等等吧,等出征前几天找个机会告诉她老人家。”赵括放下酒杯,站起身来,“来,再陪我练剑!”
此刻,在邯郸王宫内,赵孝成王正立于观景台上眺望王宫风景。身后,相国蔺相如拱手而立。
“相国此来莫非又是劝说寡人不要替换廉颇?”赵孝成王负手而立,并不回头。
蔺相如此时已身染重病,早就不复当年渑池之勇,咳嗽了几声,才缓缓道:“是。微臣敢请大王不要替换掉廉颇,尤其不要用赵括替换。”
“这么说你是认为寡人用人不当了?”赵孝成王转身,微微有点恼怒,“用廉颇为将我看才是用人不当!”
蔺相如吃了一惊,随即道:“大王,廉颇将军治军多年,为我赵国征战沙场开疆拓土,现在又阻挡住了秦军三十万大军。以秦军之善战,两年都没有攻破我军防线。我赵国现在只有他能挡得住秦军啊。”
“挡住秦军三十万?你怎么不想想我赵军有多少?四十万人,整整四十万人!结果呢?这两年长平前线发回的消息不是要粮就是战局受挫!”赵孝成王一拍护栏,“廉颇已误我大事!”
“大王……”
“相国,你也是我赵国老臣了,虽然我也知道,廉颇将军与你交情颇深,但这不是你为他说情的理由!廉颇指挥我赵军四十万人,两年没有击退秦军,还害得我赵国国库空虚,粮食消耗殆尽。你说说我不将他换下难道还要等大军饿死不成?”赵孝成王叹了口气,“我已经决定了,这几日便让赵括挂帅出征!”
“大王,不可!马服子虽然年少有为,但是毕竟过于年轻啊。临阵经验他远不如廉颇,我只怕他要误我赵国……”
“够了!”赵孝成王一拍栏杆,“我任命的人你也敢怀疑?”
“微臣不敢,只是……”
“明**便起程吧,赶往临淄。”赵晓成王看了蔺相如一眼,“借粮重任,就劳烦国相了!”双袖一甩,大步走开。
蔺相如弯腰恭送,慢慢又直起腰,仰头长叹一声,“唉,老了!”
几日后,在离赵国都城邯郸西门外百丈远之处,一座高近五丈的祭台快要修筑完毕。高大的祭台上旗帜飘扬,长长延伸下来的台阶皆是用汉白玉堆砌,整个祭台豪华壮美,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不日后祭祀时的隆重。
赵括由小武陪伴站在西门城墙上远远望去,心中既有一丝兴奋又有一丝隐忧。想起自己要挂帅出征的消息还没有告诉母亲赵夫人,心里又有一点烦躁。他知道如果将消息告诉母亲还有妻子,她们是肯定要反对的。一个是担心他的安全,另一个也是压在他心底多年的心病,他隐隐认为除了大王与小武之外的所有人都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包括他的母亲。那日他在大王的暗示下递上了请战书,恳请大王任命他为将之时,朝堂上的几位大臣发出哗然之声。那种不信任感使他暗自暴怒,他赵括为什么不能取代廉颇为将?就因为廉颇战功赫赫,年纪比他大临阵经验比他多?有志不在年高,他赵括也是自幼熟读兵书之人,也统帅过数万邯郸防卫军!好在大王当时为他解围,问群臣除了赵括之外还有谁可以推荐来代替廉颇,众臣皆是默然。是的,现在赵国除了他赵括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偌大的赵国现在除了廉颇之外,算得上能真善战的只有在北方防守匈奴的李牧,还有现客居赵国的望诸君乐毅。但李牧在前线防守匈奴根本无法离开,并且太过年轻,出生威望又远不及自己。乐毅虽然各项条件都比较合适,声明远播,战绩彪炳,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客卿。让曾经的燕国将领统帅四十万赵军,这几乎是将赵国拱手交给外人统治,赵国军方是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相比较之下,就只有他赵括,出生名门,熟读兵法又有指挥过较大部队的经验,因此赵孝成王任命他赵括为将,正如小武所言,自己是实至名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