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几人依照宇文化及的吩咐,分头行事,而宇文化及深夜穿着衣服在下人的陪同下找到了官场上与之关系较好者,与他是站在一条线的大臣,从中开始联系。这场惊天动地的大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隋炀帝杨广此时仍然引镜自照,久久难以入睡。
此时,杨广穿着一身龙袍坐在窗户旁边,仰望着漆黑的星空,不停地唉声叹气,他也不知道自己最近老是失眠,躺下的时候就会回想起以前的种种事迹,心烦意乱之下他干脆不就寝了,他身边的太监多次催促让他歇息,可是杨广依然独自黯然神伤。
杨广仰望着漆黑的天空,像是对身边的太监,又像是喃喃自语,唉声叹气地说道:“朕,自仁寿四年七月登基为帝,在位十余年,本想为大隋王朝鞠躬尽瘁,开创大隋盛世,连年征战,然群臣不知朕之心意,叛军四起,朕甚是寒心!”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於上京。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摐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候,单於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身旁的老太监见炀帝杨广吟诵起这首《饮马长城窟》,满脸的皱纹,斑白的头发,一脸的无奈与苦涩之情。他自杨广还是晋王时便侍候在身边,经过了数十年的寒暑,说到真正懂得杨广的人或许正是他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太监。
老太监经历过初登大宝时,踌躇满志的杨广,也看见晚年落魄,英气丧失的杨广,而这首诗正是最好的见证,见证着英姿勃发的杨广的豪迈与自信,并且这首诗乃是杨广亲自所创,乃是当初他亲赴河西走廊时有感而发创作出的诗句。
大业五年,隋炀帝杨广率大军从京都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这次出行绝不是游山玩水,个人玩乐的。因为西部自古大漠边关、自然条件环境恶劣,隋炀帝还曾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
此峡谷海拔三千多米,终年温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也大都失散。隋炀帝也狼狈不堪,在路上吃近苦头。隋炀帝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义重大。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隋扬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绩。
☆、第146章 弑君(二)
老太监望着黯然神伤、形单影孤的杨广,他的心里只有无尽地伤感与苦涩,他悄悄地走上前去,用他那独有的尖锐声音,关切地说道:“陛下,已经四更天了,时候不早,该歇息了!明日还要继续商议定都的事情,圣上保重龙体!”
老太监的关切声,杨广充耳不闻,他的目光依然望着遥远的前方。过了一会,杨广收回自己的目光看向了老太监,他漫不经心说道:“已经四更天了吗?时间过得真快啊!”停顿了一会,然后又吩咐道:“德仁,朕有些饿了,你去吩咐厨房弄些松花糕吧!”
隋炀帝杨广望着老太监激动地神情,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使得老太监急忙跌跌撞撞的出了寝宫然后朝着厨房方向跑去,就连身上的衣衫不整都顾不得搭理。毕竟,这段时间杨广忧心定都的事情,加上天下纷争,叛军四起,使得他许久未曾好好地吃过一顿饭,每次都是吃了些许然后就直接放下碗筷,可是老太监见到杨广想要吃他最喜欢的松花糕,顿时兴奋不已,急忙跑下去吩咐御厨准备,就连告退声都忘记了。
“真是的!……”杨广轻笑了一声,再次望着无尽地黑夜的天空,喃喃自语道:“若是天下之人能跟与你一样理解朕的心意,朕也就死而无憾了!……”
老太监原名黄德仁,乃是山西人氏,自幼父母双亡,以乞讨为生。当时,杨广还是晋王,并未成为太子,那个时候的太子乃是他的兄长—杨勇。杨广南征北讨,曾经受到敌军的兵力围攻寡不敌众,导致他节节败退,心急如焚的杨广身先士卒,众多敌军见他是当今的晋王,于是兵力又加大,无奈他不得不撤退。
黄德仁以乞讨为生,受尽了世人的白眼,有的甚至不愿意搭理他,可是败退的杨广沿途逃亡逃到一处破庙之中,此时黄德仁见杨广衣着不凡,且身穿铠甲,就知道他的身份不一般,根本就不当他一回事,可是杨广见面黄肌瘦的黄德仁也没有为难他,两人在破庙之中相安无事的度过了一晚。
清晨,敌军前来攻击使得杨广率领残部继续逃亡,两军在破庙之中又是一番厮杀,没有见过战场的黄德仁当场就被吓得愣住了,直到敌军道出杨广的身份时,黄德仁才清醒过来,也正是他的挺身帮忙使得杨广避过敌人的一枪,但是一点武功都不会的黄德仁挡住了敌人的攻击,自己却身受重伤,不省人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