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渊听取刘文静等人的建议,制定了“乘虚入关,号令天下”的战略,就是以进入关中夺取长安为军事目标,以开创帝业,最终取代隋朝。因此,李渊对于争夺天下的野心早已有了,只不过现在时机已经成熟,那就全力以赴开创帝业。
天下英雄纷纷而起,大多数人仍然只守旧思想,不思进取只想着眼前的片刻安静。可是,李渊拥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为了开创帝业的梦想。他忍辱负重,此时的他已经毫无顾忌,没有丝毫的隐藏,勇往直前。
再说长安城内空虚,瓦岗军与隋军交战数百回合,彼此伤亡各个参半。即使瓦岗军取得胜利,也是惨胜而归。李密之所以能够答应李渊的请求,一是李渊卑躬屈膝,将自己的脸面都抛开了,证明了自己没有任何的想法;二是瓦岗军与隋军交锋,此时的兵力已经无法阻止李渊进攻长安,而且他同意了李渊的请求,不仅可以继续消耗隋军的兵力,还能将李渊的兵力一起消磨掉,而且成人之美;三是,李密也想看看太原军的战力到底如何,留给自己足够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李渊曾经与李密同朝为官,事后也能分析出李密的行为举动到底是什么意思,经过他的深思熟虑。李渊懂得了他的真正意思,可是并没有任何的举动,仍然按照当初写信的那样,表现的胸无大志,实际上暗度陈仓,想要入主关中,占据长安,就必须忍受一些人的责骂,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渊的目标就是取得天下。
李逍遥与李渊秉烛夜谈了许久,就连李逍遥将自己私自派遣刺客刺杀突厥始毕可汗之事都交代清楚了。可是,这件事被李渊得知吓了一跳,他实在是没想到李逍遥居然胆大包天敢派人行刺突厥国的国主,愣了许久,急忙命令李逍遥取笑行动。
李渊将刺杀突厥始毕可汗的利弊分析的头头是道,一旦始毕可汗死于非命,对于大隋王朝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眼下太原军的兵力在各路反王之中算得上中下的,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与天下争锋,有时候还需要借助于突厥的外力,将自己的势力扩大。而且,李渊知道突厥国是由各个部落组成的,一旦可汗暴毙,到时候又将是新一轮的混乱。
若是新上任的突厥可汗,不愿意与李渊同盟,到时候李渊就会腹背受敌,到时候真的功亏一篑。李渊就是害怕李逍遥打乱自己的计划,才会将事情的原因告知于李逍遥,是为了让他能够放下心中的怨愤。
李逍遥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就连李渊都非常的惊讶,他知道李逍遥有自己的势力,可是没有想过居然覆盖到突厥国境内了。李逍遥见李渊将事情分析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冲动险些为太原军留下祸根,急忙命人将传信的人叫唤回来。
当初,李逍遥见父亲的尊严被人肆意践踏,心中愤怒不已。于是,他将组织的人派遣出去刺探突厥国的情报,终于得到始毕可汗在狩猎。他就将众人召集在一起,然后派遣了十几人前去刺杀突厥可汗,经过李渊的一番点拨,幡然醒悟。
李逍遥派人将传达命令之人喊了回去,然后告诉他按兵不动,暂时不要暴露身份。听到消息没有传递出去,李渊与李逍遥这对父子心里一阵后怕,他们都担心命令已经传达出去,到时候效率出来的时候,始毕可汗身死,他们一行人也绝对活不下来。
李逍遥暗暗地责备了自己,两人再次继续畅谈,使得李逍遥更加明白理解李渊的做法以及行事准则,他们两人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天亮,仿佛几个时辰就像是几年一样,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时间居然这么难熬,因为第二天将要真正的发兵进攻长安城。
成败在此一举!
☆、第161章 入定关中(二)
次日,李渊在晋阳设起义堂,众人齐聚一堂,凡是李渊的麾下众位将领,以及几位公子全部都聚在一起。众人聚拢在一起,纷纷注视着站起身来的李渊。此刻,李渊换下了常服,穿起了一身戎装,整个人的精气神瞬息万变,之前的李渊温文尔雅,现在的他更像是威风凛凛地将军,满腔热血,目光如炬地扫视众人,庄重且肃穆的神情俯瞰众人。
众人仰望着戎装的李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气宇轩昂地他,众人的心中闪现出一丝惊讶,他们从未真正的看见气度不凡的李渊,唯有之前跟随在李渊身后的一部分将领一脸骄傲地挺起胸膛,昂首阔步地凝望着,他们的眼中只有李渊高大挺拔的身姿。在他们的眼里,李渊向突厥俯首称臣、对李密摇尾乞怜,颠覆了众人心目中的那个懦弱胆小的形象,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李渊居然是之前的他,仿佛眼前的李渊才是真正的他。
李渊英姿飒爽地抬起头,斩钉截铁地高声道:“众位将士,今日我李渊在晋阳宫设立起义堂,你们皆是此次的功臣,他日入主关中,自会一一封赏!凡是我军之人切不可扰民,我自起兵之日起,已有十余万军队,将此分为先锋军、中路军、后援军,统称为‘义士’。”
李渊被裴寂等人尊称为“大将军”,接下他吩咐在晋阳建大将军府,又任命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先锋军也就是左路大军;以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后援军。即右路军;以三子李元吉为姑臧公,统率中路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