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之逍遥王_晋城【完结】(395)

  “其实真正令我出乎预料的是少主的武功居然比四公子还要强大,听闻李密所言,少主的武功简直就不是人类所能达到的巅峰,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如果在战场上与四公子相遇,我等之力群起而攻之的话,或许能够战成平手,可是少主出面,我等只能望尘莫及了!”

  秦琼苦涩地笑了笑,徐懋功、单雄信等人也全部的都闭上嘴。他们几人之中只有寥寥数几的见识过李逍遥的恐怖,却没有像李密今日所言的那般勇猛无敌于天下。现在他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深藏不露,谈笑间就可以消灭敌人,杀人于无形。

  徐懋功出声安慰道:“正是因为少主的武功高强,深不可测,我等才愿意追随于他,跟随在他的身边,南征北战,建立不朽的功勋!如果没有这样的少主,我等跟随着任何人都被会当权者猜忌,除非我们之中出现不团结的人,否则难以维持我们几位兄弟之间的平衡!”

  众人赞同地点点头,他们也知道彼此之间,如果没有李逍遥的压制,换做任何一人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让他们心服口服,想要收服他们不仅仅是人格魅力,拥有宽广的胸襟,还要有强大的实力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方能真正的令他们心悦诚服,忠心耿耿地为那人效命。

  次日,屈突盖在众目睽睽之下带领着数千名士兵浩浩荡荡前往前线,城门已经打开,屈突盖身穿铁甲,头戴着头盔,手中握着武器,英姿勃发地蹬着马背,胯下骏马低声嘶吼几声,蹬了几下地面,缓慢地踏着稳健的步伐目不斜视的前进着。

  李玄霸使用一对金锤与梁师泰的铁锤硬碰硬,直接一锤将梁师泰击倒在地,吐血不止,动弹不得,又擅自举着金锤对着梁师泰作势再来一击,被李逍遥阻止后,被李逍遥狠狠地责备了。待他们两人潇洒地转身离开,回到自己的军营时,天已经亮了。

  李逍遥直接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李玄霸任由李逍遥责骂自己。毕竟,他也知道自己错了,如果自己真的一锤子下去,梁师泰立即殒命,烟消云散。李玄霸是快活了,发泄心中的怒火,可是李逍遥却要头痛了,因为这一锤子下去直接打乱李逍遥的计划,因此李玄霸任由李逍遥责骂。

  由于李逍遥领兵攻破了魏军的防守,而且占据着城门人。如果此时发动攻击绝对令魏国大大的遭受重击,可是李逍遥也盘算过,就凭现在手中的一万余人根本就撼动不了魏国的根基,而且搞不好自己这对死伤惨重,到时候得不偿失,不如从心里面让魏国将领对于唐军深深地畏惧,到时候大军前来就可以顺其自然的与魏军硬碰硬了。

  李逍遥吩咐兵士全体休息,不必做任何的防备,做好第二天的大战准备首先就是兵士必须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他知道李玄霸的威名深深地震撼了魏国上下,现在他们已经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不再是一味的防守,而是主动进攻,经过李玄霸一锤击倒梁师泰,使得魏国上下震惊,不敢深夜偷袭唐军,李逍遥知道他们没有这个胆量,定是商议着如何面对自己的攻击,于是他命令所有人全部都休息去了。

  次日,李逍遥也领兵出征,所有的士兵整齐划一的裂成一个方队,手中都紧握着武器,静静地得等候着何人为帅,这也是唐军与魏军第一次正面交锋。当屈突盖出现在李逍遥的面前时,他惊讶地望着他,皱着眉头,他觉得眼前之人非常的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

  于是,两军主帅全部登场,唐军与魏军第一次交锋也即将展开。

  ☆、第187章 游说屈突盖

  屈突盖遥望着李逍遥,只见他满头银发,一身银白色铠甲,手中握着一面黑色折扇,笑眯眯地回望着自己,淡淡地笑容显得狂傲不羁。两人相视一笑,李逍遥蹬着马背胯下坐骑嘶吼一声抬着高昂的头,不可一世地模样惹得屈突盖心中一阵愤怒,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微笑地走到李逍遥面前,两人相距不足十米,彼此上下打量着。

  屈突盖上下打量着李逍遥,暗暗地想道:“此人就是令皇上都害怕的那个白发少年!”他皱起眉头,两撇眉毛微微的翘起,印堂拧在一起,再次打量起李逍遥,心中再次评价了一番:“如果只看样貌的确是相貌堂堂的美少年,言行举止拥有着上位者的气质,笑容之下隐藏着难以想象的实力,深藏不露的身手使得皇上都非常的震惊,就连李玄霸都不是他的敌手,此人不得不慎重对待!”

  就在屈突盖仔细地打量着李逍遥时,他也上下打量起屈突盖,望着似曾相识地面容以及熟悉的武器,李逍遥淡淡地笑了笑,手中的折扇轻摇着,微风徐来银白色的头发轻轻地飞舞起来,望着身穿铠甲的屈突盖却是有一种威武不凡的气质,的确称得上是一员大将,李逍遥起了爱才之心,尤其是屈突盖眉宇间散发出的浓重煞气,可以看出他必定经过大大小小的战役。

  他暗暗地想道:“此人确实是一个人才,若是能够收归自己的帐下,又是一员猛将。只不过看此人面貌,可见他是一根筋,要想收服他有些麻烦,不过既然被我发现了,绝对不能错过,国家需要更多的能征善战的大将,为大唐王朝开疆扩土,到时候必定能够迎来鼎盛时期,少不了这些人的功劳!”

  李逍遥知道一个国家的鼎盛,少不了开疆扩土的大将,以及执掌天下兵马的大元帅,此人必定是自己的心腹之人;只有开疆扩土的将军只能形成穷兵黩武的境地,又必须考虑平衡之道,武将增多,必定出现大量的名将,还要拥有精明能干的文臣。如果国家文臣力量逐渐占据着朝纲,反而是削弱军队的力量,任何朝代必须要有能征善战的大将,然乱世出英雄,隋唐时期名臣大将最多,同样也死了不少的骁勇善战的大将,因此维护朝纲的稳定就必须文臣武将人数相等,皇帝的权力才能最大化,也不会出现元帅拥兵自重,文臣扰乱朝纲,国家稳定,天下太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