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身居庙堂之上,仍然无法忘怀曾经寒窗苦读的岁月。臣知道天下寒士的心,大唐国内有才之士甚多,大多数人都被荐书、身份挡在门外,无法为大唐效命。臣之所以能够在此与各位大人谈论国家大事,是得到逍遥王的举荐,皇上的赏识,是臣之幸。你们这些大人高高在上,居于庙堂之上,可曾体会到天下寒门子弟的苦心,他们一辈子只能依仗仕途才能出人头地,想要为国尽忠,为民请命,都是被门户之见挡在殿外,臣以为逍遥王之举,不仅仅广开言路,更能吸纳有志之士,为大唐效命,为皇上分忧解难,臣赞同推行科举制。”
朝中大臣纷纷低头沉默不语,他们之中有很多就是寒门之士,他们心知肚明李逍遥所提出的意见对于寒门之士是大大的善举,必定获得天下读书人的一直称赞。然而,他们都不敢与魏徵一样,敢正面支持李逍遥。毕竟,他们现在都不是以前的自己了,被魏徵当头棒喝一声,他们全部都清醒过来,一些少数官员纷纷出声附和李逍遥所言。
唐高祖李渊对此充耳不闻,脑海中回忆着魏徵之前所言,猛地拍案叫绝地高声道:“好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臣们还在激烈的争论着,李渊的称赞声,使得大殿上变得鸦雀无声,又听见李渊继续说道:“魏爱卿所言深得朕心,道出了天下寒士的心,传朕旨意:开科举,废除察举制。”
众人纷纷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渊,他们之前的争吵根本就不能影响李渊的决定,没想到唐高祖李渊早就心意已决,就算他们在朝堂上争的你死我活,都无法改变李渊的心意。现在他们才知道唐高祖李渊今日提起此事,并非真的想要听从他们的意见,而是一意孤行,向他们宣告而已,结果已经被李渊的一纸命令定下了,急忙恭手称赞道:“吾皇圣明!”
于是,朝会就以此落幕,长孙无忌深深地看了一眼李逍遥,然后跟随在秦王李世民的身后一同离开了,走在前方的李世民心里非常的高兴。今日之后,秦王李世民再也不会对长孙无忌有任何的防备之心,他一直都认为长孙无忌是李逍遥的人,就算李世民娶了他的妹妹,仍然不够放心,现在李世民真的放心了。
☆、第253章 酒神来访
朝会散去,众位大臣纷纷退出大殿,唯有魏徵缓慢地来到李逍遥身边,沉声道:“王爷,臣在此为天下寒门之士叩谢王爷。若是科举制推行,寒门之士苦无出头之日,终于打破寒冰使得他们能够自由完成自己的梦想,为大唐尽忠,为百姓请命!”
李逍遥目瞪口呆地看着热泪盈眶的魏徵,他急忙搀扶起魏徵,轻声笑道:“魏兄,本王只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再说大唐王朝要想长治久安,必定需要寒门之中有志之士,他日这些人必定成为大唐的顶梁柱,造福一方百姓。”
魏徵微微点点头,李逍遥又接着笑道:“魏兄,我们兄弟二人许久未曾在一起聚聚,择日不如撞日,今日随本王一同回府如何?”
魏徵惊喜地说道:“好,臣早就想去拜访王爷,只不过王爷公务繁忙,无暇与众兄弟在一起把酒言欢。”
李逍遥叹息一声:“并非本王不愿与兄弟们在一起把酒言欢,而是一些特殊原因,如今本王只要将科举制推行,天下饱读诗书之人,必定会争先恐后想要做官。到时候,本王就可以歇歇了。毕竟,这些时日以来,本王与兄弟甚少见面,也是时候在一起聚聚了。”
于是,魏徵与李逍遥两人肩并肩地一同回府,朝中大臣纷纷惊讶的看着他们两人。自从李逍遥卸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职位后,闭门谢客许久,使得众人都忘记了魏徵等人皆是李逍遥的麾下,甚至在朝堂上与李逍遥争斗的长孙无忌,以及侯君集等人皆是出自逍遥王府,只不过世态炎凉,不仅仅他们两人转投他人门下,甚至一些军中大将也离开了李逍遥,然而李逍遥仍然不为所动,仿佛发生的一切与他无关。
时隔多日,李逍遥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府中,下人们听闻他回来了,急忙将消息传给长孙秀敏,她急忙出门迎接李逍遥。李逍遥看着消瘦的长孙秀敏,柔情似水的温柔道:“敏儿,这些日子苦了你!”长孙秀敏热泪盈眶地摇摇头,只听李逍遥接着说道:“魏兄今日与我一同前来,王府这段时间实在是有些太清净了,是时候多多走动一下比较好。”
长孙秀敏对着魏徵微微见礼,然后命令下人吩咐厨房准备酒食宴请客人。李逍遥主动请魏徵先行进府,两人刚刚踏门而入,身后传来一道响亮的声音:“王爷,您实在是太不厚道了,居然只请魏大人,难道我就不是王爷的兄弟吗?”
众人转身望去,只见吕公旦大大咧咧地嘟囔着,一脸的愤怒,众人还未开口,又听见吕公旦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李逍遥,浑身酒气,愤怒地说道:“王爷,当初您让属下加入李唐就说过让我品尝世间少有的美酒,属下足足喝了数月的酒水,愣是不见王爷召见,甚至我前来的时候,王爷都闭门不出,实在是气煞我也!王爷,您可不能说话不算数!”
李逍遥与魏徵两人面面相觑,皆是摇头哭笑不得的看着吕公旦。没想到当日所言,吕公旦至今都记得,魏徵与吕公旦较为熟悉,他笑骂一声:“吕兄,这事你还记得?”又闻着吕公旦满身的酒气,使得魏徵不紧皱着眉头,低声说道:“贤弟,你是不是又喝酒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