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看着崇祯长大的王承恩脸上,只能露出一副充满无奈的面部表情。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崇祯说道:“陛下,奴婢要报告的好消息是,三等伯,山西总兵卫大人送到进城的第一批玻璃镜,已经开始在京城的皇店出售了……“几百块玻璃镜,仅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卖的一干二净,简直出乎奴婢的意料。“生意这么好,看来朕同卫大人进行合作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手握一个聚宝盆的崇祯皇帝,仅仅语气平淡的回答,面部表情没有发生丝毫变化。
看到这里,王承恩继续报告道:“陛下,您的决定可不仅仅是正确这么简单,而是非常英明…仅仅一天时间,我们就卖出了一百二十多万两银子……除去需要付给卫大人的成本后,完全属于我们的银子,就有超过二十五万两……”
“这时今天售卖玻璃镜的具体账簿…请陛下阅览……”
“二十五万两银子…大伴,你没有说错……”这个时候,刚刚还是一脸平静,阅览奏折的崇祯皇帝,因为震惊而双手一抖,直接丢下御笔,接过王承恩送过来的账簿……
亲眼看到账簿上的数据后,崇祯皇帝脸上的震惊迅速被激动给覆盖。
不顾礼仪的大声说道:“看来朕的这个三等伯没有白给他卫征……二十五万两银子,这还仅仅是第一批玻璃镜的收益。要知道,像今天这样的收益,一年下来还有十几次。而这,还仅仅是京城皇店的收益,如果算上全国,一年赚数百万两银子,绝对是轻轻松松……”
“数百万两银子,只要每年有了这笔银子,那朕就可以在朝廷做很多事…好,办得好,卫爱卿不愧是朕的心腹大臣。”
第二百四十五章山陕总督
看着面前一脸激动的崇祯,王承恩大声肯定道:“陛下,说实话,奴婢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玻璃镜,竟然这么赚钱。当初听了卫大人的想法后,奴婢还不怎么相信。可是站在,奴婢全信了……”
“另外,奴婢离开大同府的时候,卫大人让奴婢转告陛下:因为玻璃镜赚得都是有钱人和达官贵人的钱,以大明朝的目前实力,一年赚几百万两银子,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时候,崇祯脸上的笑容就更浓了。
对着王承恩感慨道:“不愧是朕信任的爱卿,就是有眼光……”
面对龙颜大悦的崇祯皇帝,收了卫征十万两银子的王承恩话锋一转,继续说道:“陛下,奴婢也认为,卫大人是陛下慧眼识人发现的忠臣……”
“臣此次前往大同府发现,卫大人在大同府开始进行的大规模屯田已经开始,不出意外,卫大人答应明年上缴朝廷的几十万担粮食,一定会如期进行上缴。”
“除此以外,卫大人为了继续给陛下分忧,解决虎豹军扩军以后带来的粮饷问题。卫大人打算在整个山西境内进行屯田,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各地稀缺的粮食,还解决了不断涌向京城一带的大量流民……”
“只是,卫大人在座这些事的时候,仍然有一些顾虑?”
“顾虑,什么顾虑……”崇祯皇帝的眉头一拧,满脸不解的问道。
王承恩没有犹豫,为了帮卫征一把。直接说道:“卫大人在大同进行屯田的事。虽然得到陛下您的准许。但是。这毕竟是密旨,朝中很多大臣,特别是山西境内的文武官员,都不清楚这件事…“卫大人担心,屯田的事一旦在山西境内铺开,朝中很多大臣就会向陛下上奏卫大人在山西境内图谋不轨,从而影响卫大人在陛下您心中的影响……“另外,卫大人还让卑职上奏陛下。山西境内的屯田计划完全铺开后,不仅可以安置从陕西不断涌入山西的上百万流民,每年还可以向朝廷上缴一百万担粮食……”
听完王承恩所说,崇祯脸上再次露出一副震惊表情。
在崇祯的想法中,一个将士一年需要两担粮食,一百万担粮食就可以帮助自己养活五十万将士。如果自己真的有了这笔粮食,那自己再也不需要为边关将士的粮饷问题发愁。
不仅如此,有这批粮食在手后,自己就可以大张旗鼓的按照自己思路对朝廷进行改革,做一个可以流芳百世的好皇帝……
所以。想到这些好处的崇祯马上在心中做出决定,一定要拿到这批粮食……
为了每年的一百万担粮食。自己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再所不迟。
于是,仍然处于震撼中的崇祯皇帝想也没有想就开口道:“大伴,你马上拟一道圣旨:加封卫征为山陕总督,节制山西和山西两省的所有文武官员…除此以外,山陕两省四品及其以下文武官员,卫征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为了解决虎豹军粮饷问题,朕特许卫征在山陕两省进行大规模屯田。除每年向朝廷上缴一百万担粮食外,剩余粮食全部交由虎豹军进行处理……”
听完崇祯的旨意后,王承恩并没有马上接旨。
在王承恩的最初想法中,在自己帮助下,面前的崇祯皇帝最多给卫征解决屯田问题。可是,让王承恩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皇帝一开口,就给卫征一个山陕总督的位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