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巡抚元默的意思很明显,要把我们留下。老爷英明,早就知道是这个情况,让吴监军出面跟这些官员打交道,省了我们不少事情。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登州营的招牌打出来。后勤部门进城采买,别犯军纪啊。谁丢了老爷的脸面,我扒他的皮。”
本打算休整一天的,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元默连夜派人送来消息,称流贼渡过汉水,要求登州营立刻开赴南阳府,堵住流贼回流的道路。元默的算盘打的很精明,只要流贼不回河南就行了。
大半夜的接到这个军令,常时仁立刻告诉了吴直。正在好睡的吴直气的大骂元默:“狗日的文官,一个好东西都没有。常将军,不要管他,我们就呆在开封不走了。”
常时仁笑着劝道:“公公息怒,兵部的军令是去南阳,那就去好了。回头陛下问起来,对公公不好。左右到了南阳对面上,也不怕他们敢怠慢我军。”
吴直一听便笑道:“是这个道理,那就开赴南阳,收复失地。”
元默还真的担心登州营不买账,要不怎么明朝读书人没好东西呢。之前被人流贼打伤了,想留下登州营守着开封,现在一看流贼跑了,又怕登州营不走了。一大早的天刚亮,元默就带着本地的士绅出来劳军,那意思你们赶紧走吧。
过河拆桥之后,还有脸来催促上路,摆着上官的嘴脸,说的就是元默这号人了。准备了一堆好话,准备忽悠人,结果带着杀好的生猪和米面来到城外,发现登州营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这下把元默搞呆了,心里大吃一惊的同时,暗暗地后悔。
为什么后悔,很简单,登州营昨夜接到的命令,这天没亮呢,都开始装车了。这是什么效率?大明朝的军队,哪一支都比不了啊。这时候能看出登州营的规模了,说是战兵六千,加上民夫和车马,怎么也有个万把人。别的不说,单单是大车,就上千辆。
这一次没人出来迎接了,只能捏着鼻子进来,走近军中,看见常时仁和吴直站在一辆大车跟前,一群军官围在边上。老远的元默就咳嗽一声,吴直看见他倒是笑着招呼道:“元中丞来的早啊,我军正在商量如何行军,一起商议吧。”
这话听着一口气又堵在胸口,元默闷的难受。啥意思,不就是摆明了,你的军令未必有效么?不然该说“奉中丞大人之命!”这个死太监,专门跟老子作对。
“各位请看,我军自开封南下,经尉氏至洧川,大概需要一日的行程。”常时仁这么说的时候,元默身边的一个幕僚嗤的发出冷笑道:“至尉氏便是九十里,何必再往洧川去?”
常时仁淡淡道:“这也就是在河南,要是在登州,我军日行一百五十里都很正常。”
幕僚要反驳,被元默眼神打断,悻悻的低头不语。吴直在边上冷笑道:“咱家这一趟跟着出来,亲眼所见。寻常日行百里,必要时不想错过宿头,一百五十里也走得。如今军情如火,日行一百二十里,又算的什么?不服气,就去登州看看,人家修的什么路,河南这也叫路?咱家知道你不服气,别憋着,论见识,你还真不差的远了。”
吴直一番话尖酸刻薄,把幕僚的脸都气白了。但是在这个场合,只能憋着忍着。谁让元默做事不地道来着,黑锅他不背谁来背。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丧家犬
吴直把难听话都说完了,常时仁就该出来下达军令了。不过是轻轻的咳嗽一声,登州营这些军官都是啪的一声立正,气氛立刻就不一样了。之前还有点轻松,现在就是凝重肃杀。
“王贲,早餐之后,你率前锋大队一千人在前面开路,如遇敌,不许接战,立刻后撤。”
“郑红,炮兵大队第二个出,刀盾大队随行……。”
一连串的军令下达,一切显得仅仅有条。元默一直在边上看,这时候才现一个现象,这些登州营穿的衣服不单单是样式不一样,布的材料也不一样。一身军装笔挺,怎么看都不是布料,更不能是丝绸了。关键是这身另类的衣服,把军人的英武之气衬托出来了。
元默看看没他的事情,想说点啥现人家没让他开口的意思,干脆对吴直道:“吴公公,本宪对登州营很感兴趣,公公可否带路去看看?”这个时候吴直没立刻答应,而是先看看常时仁,这个举动落在元默的眼睛里,心里陡然一惊。原来之前看见的都是假象,这个吴直在登州营里说话未必能管用啊。尤其是行军打仗的时候,常时仁根本就不请示。
心里暗暗记下这个事情,元默对于如何指挥登州营也有了个大致的印象。总的来说,这个登州营对军令还是坚决执行的,昨夜一道命令没打算立刻让登州营上路,结果人家坚决执行了。效率还很高。
元默的要求,吴直觉得很有面子。别看他口口声声文官不是好东西,在明朝有功名才有地位,这个社会才会认可你。太监在牛叉,也是天子家奴,性质不一样。这是时代主流的价值观,深入骨髓的东西,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有机会在一声巡抚面前显摆,吴直自然不肯放过,笑眯眯的在前面带路。沿着军中道路往前走。边走边介绍:“元中丞,现在你看见的是十字枪兵大队,人数一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断刃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