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崛起_断刃天涯【完结】(928)

  “大人只管放心,卑职早有安排。有个事,不知是否方便移步,卑职想单独汇报。”看着这个家伙身为一个知府,点头哈腰,如此谄媚,陈燮很是无语。给他个面子道:“好,去那边说吧。”随便走开几步,阮大铖跟上来道:“大人,李贞丽家里的小娘子,您还记得么?”

  嗯?陈燮脑子里闪过一个少女的脸,看看阮大铖,那意思你想说啥?阮大铖知道可能陈燮已经忘记了,硬着头皮道:“李香姑娘也快到出阁的时候了,这不是多少风流才子去过,都被她挡了回来。李贞丽也着急,这姑娘大了,总是要出阁的。私下里问过她的意思,她也没明说,就说什么要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李贞丽寻思,李香姑娘是在想着大人呢。您事情多,要不什么时候,抽空去一趟,不论行不行,给她个准话。卑职与李贞丽乃是多年的旧交,这才斗胆厚颜开口说这个事情。”

  陈燮听了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不过最近是不会有什么时间的。要回京师一趟,还得走一趟辽东,明年开春,东瀛那边的事情也要处理清楚了。怎么也得半年以上才有回南京的可能了,就这样吧,你去忙你的。”

  实际情况根本就不是阮大铖说的那样,这货私下里跟李贞丽说了,陈阁部很喜欢你家的姑娘,然后自掏腰包花了一万两,算是给李香的生活费。结果李贞丽当真了,满心欢喜的告诉李香,这女娃也挺开心的。然后,就一直傻等着。眼看这等的一年多了,没点动静,李贞丽自然要找阮大铖。这货处于拍领导马屁的主管愿望,找个机会编了段话来说。

  陈燮对这些花魁什么的,现在没太大的兴趣了。主要还是女人太多,顾不过来。一个南京城,就有三所安置女人的宅子。柳如是、郑妥娘、顾喜三个住一起,《明报》是她们三个的产业,华亭新区那边,还有不少铺面是这三位的产业。红娘子另外住一个地方,挨着医院边上,因为医院化在她的名下了。这活她倒是挺乐意去做的,心善,愿意帮助人。华亭那边还有俩,登州那边都不记得多久没回去了,家里的娃娃陈燮好久都没见过了。陈燮倒是想带身边,两个女的不乐意,只好随她们去。

  说起来陈燮真是个十足的负心汉了,三个家族的小女生和那些朝鲜女人们就更惨了,一年到头顶多能见到陈燮一两次,每次时间还不算太长。这时代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你非要去改变,那也太不现实了。

  崔新把丝绸行会的人都招一起来了,定下在新区的会馆开会时间后,特意来请示陈燮。

  陈燮交代道:“明天上午,我会去,你先把这些人安顿好了。棒子要打,甜枣子也要给。还有一个,你提前放个风声,华亭新区的铺面,丝绸行会的人优先采购。”

  华亭新区建设的时候,是以官府的名义征地,当是谁都不看好,本质上就是陈燮掏钱置办的私人产业。既然如此,那就不客气了。这一片都是一些贫瘠的土地,还多还是无主湿地,白菜价拿下来的土地,新区建好,船舶司开始运行之后,整个新区的低价噌噌的往上飙。但是这个时候,再想买地就难咯。苏州河两岸,十公里以内的土地,那都是陈燮私人买下的。

  第五百七十五章 等待

  当初搞基建是投入了不少本钱,但是现在这个低价都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了。华亭新新区的主街道两边的铺面,位置一般的每个月租金都要五十两,位置好的一百两起步。码头附近的仓库,一年三百两你都租不到了。

  这个变化真是天翻地覆,本来那些地方都是只长草的荒地,现在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宝地。明朝人哪有这个先知先觉啊,陈燮手握权力,搞基建不耽误自己挣钱,这也就是在明朝了。在现代社会,都抓起来打靶的。呃,现代社会的贪官,死缓就是个极限了吧?呵呵呵,有点宋朝不杀士大夫的意思,顶多就是流放三千里。

  有赖于明朝对外贸易的绝对优势,陈燮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一片荒地变成金土地。说起来谁也没啥话可说,先期投入之巨大,大明没哪个人有这个本钱做这个事情,就算是有的,谁能知道朝廷开海的事情?先动手在这里买地,然后修新区。

  因为新区,华亭县城现在也变得更加的繁华,土地的价格也是一再高涨。整个江南都承认陈燮是点金手,尤其是那些家在松江府及华亭周边的,更是深切的感受到陈燮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变化。一些本地官绅,已经多次找到阮大铖和杨龙友,要求扩大新区的范围。不在局限于现有的地盘,应该把整个华亭县都纳入其中。松江府如此,苏州府也不干人后,知府多次去南京拜见陈燮,要求苏州也要纳入所谓新区的范围。最好是搞一个苏松新区。实际上就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权利,现在局限于一个新区的范围内。欧洲人还是不能深入内地,只能在华亭新区一带与商人来往。

  陈燮给江南带来变化最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苏松两府,丝绸行业的繁华。导致苏州通往华亭的水路船只络绎不绝,从苏州到江阴,从江阴到华亭,这一段是最为繁忙的水路。同样因为对外贸易的兴起,从南京到华亭的水路,也变得异常的繁忙。江西的瓷器。走九江下江东,依赖整个长江水道,商业的发展速度简直就是飞起。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看见这些变化,整个江南的官绅集团。哪家不在经商?这些人从最初的激烈反对,到现在已经多数在支持陈燮,所花费的时间不算太长。归根结底,还是要用利益来说话。整个大明对外的贸易,就是以丝绸、瓷器、茶叶为龙头,这些东西哪里最多?这还用问么?源源不断的银子进了口袋,谁会跟钱过不去,再反对开海的。就是仇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断刃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