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王世充只能将目光放在山东和南方了。南方是大隋的土地,他既然表面上臣服了,就不能在这个时候,去捋大隋这只老虎的胡须。剩下的,便只有山东的李密。
据悉,李密正在调兵遣将,为统一山东做出准备,徐元朗、王薄也在积极备战,双方的大战一触即发,对于王世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可是,王世充也有他的顾虑。一旦夺取了山东,他王世充就横在了大隋和大唐之间,成为双方的缓冲区。这并不是王世充所愿意看到的。
作为王世充的心腹,段达十分能揣测上意,他呵呵一笑,道:“陛下,微臣有一个建议。”
王世充的目光凝成了一条线,在人少的时候,他是能接受这种称呼的,这也能稍稍满足他的帝王之梦。王世充脸上露出了笑意,道:“陈王,有何良策?”
“陛下,隋帝东征,带走了不少士兵,虽然顺流而下,攻取江东是肯定之事,但耗费多长时间,谁也没有底。微臣觉得,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谋取福利。”段达的眼中,闪动着狡猾的神色。
王世充一愣,道:“陈王,计将安出?”
段达笑了,他咳嗽一声,道:“微臣翻阅了隋帝的履历,发现他最擅长的一招,便是分化离间。大唐朝廷,刘文静之死,便是大隋的策划。”
王世充颔首点头,他有些猜到段达的意思了。
段达继续说道:“微臣听闻杨侑以燕王杨倓镇守巴蜀,越王杨侗镇守荆襄,这是利用宗室来稳定三大战略要地。”、
王世充“嗯”了一声,表示明白,段达所说的战略要地,便是巴蜀、荆襄、江东。这三点一线,构成了南朝的基础,的确是三大要地。
段达呵呵一笑,道:“陛下,越王镇守江陵,是为了巩固长江中上游,防御从武关东出的唐兵。这就意味着他的手中,握有重兵。微臣认为,可是派遣一名使者,表示陛下愿意拥立越王为帝。”
王世充的脑子转的很快,他立刻明白了段达的想法,这是要分化大隋,让杨侑心起疑心呀。一旦杨隋内部发生火拼,势力必将大大削弱,那个时候,大郑就可以乘虚而入,夺取南阳,并朝着荆州南部扩展,壮大自己的实力。
段达脸上闪过一丝诡异,道:“隋帝最擅长的是离间,微臣认为,此人是一个多疑之人,不管越王有没有反叛之心,势必会受到杨侑的猜忌,只要他有了猜疑之心,大事就成了一半!”
王世充眯起了眼睛,他重重地点点头,道:“陈王,此计甚善,以你之见,派何人去当说客?”
段达想了一想,道:“郭庆此人,本来姓杨,为了利益,可谓三姓家奴,此人能说会道,便是最佳人选!”
此时的郭庆是东郡太守,王世充听了点点头,表示同意段达的说法,他吩咐段达照此办理,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瓦解大隋。
第六十九章 南下采石矶
历阳,辅公祏站在长江边上,负手而立,目光炯炯地看着长江以南。左游仙在他身边,低声道:“辅公,隋军主力已经南下,想必半日后,就能抵达采石矶。”
辅公祏嘿嘿一笑,脸上露出一丝残忍之色,“隋帝狡猾万分,不到最后一刻,仍然没有标明他的主攻方向,实在是可恶之极。”
左游仙点头赞同,道:“丹阳是江南重镇,若是守江而治,形势反而比江都要好。可惜采石矶历经战乱,李子通忙着南下剿灭沈法兴,根本来不及重置采石矶,如此一来,长江天堑根本无从发挥作用。”
尽管荆襄上游已经掌握在隋军手中,但如果采石矶的水军仍在,对于吴国的李子通来说,仍然有着莫大的裨益。至少能够守江,防御从上游下来的隋军水师。
左游仙如此说,辅公祏点点头,道:“隋帝声东击西,大张旗鼓从**山经过,吸引了吴国的吸引力,按照常理,李子通必然会回师援助江都,而且,海陵城已经被王雄涎攻下,形势对李子通根本不利。他若真的回到江都,反而落入了陷阱。一旦丹阳城被攻下,恐怕延陵也不能保,江都城反而成了困兽。”
左游仙身子一抖,他已经能想象到李子通一副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摸样,而且,他想到了更深的一层,如果在南方的沈法兴趁机挥兵攻打余杭、吴郡等地,在这种形式下,李子通根本不可能南下抵御沈法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毗陵、宣城等地落入敌军之手。仅仅剩下一个江都,根本不可能抵抗强大的隋军,而这,显然不符合辅公的利益。
想到此,左游仙道:“辅公,如果让隋帝顺利平定江东,大事则难矣!”
辅公祏捋着胡须,道:“放心,隋军绝不可能如此顺利平定江都,我已经做出了安排,派人去通知李子通,告诉他隋帝的计划,想必李子通应该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世界上,没有永久的利益,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当初辅公祏和李子通打的死去活来,如今为了自己的利益,抛弃了杜伏威,只能证明一点,利益至上。
左游仙听到辅公已经做出了安排,不由连连点头,道:“辅公高见!”
两人说话的时候,陈当世匆匆而来,在辅公祏的示意下,亲兵放过了他。陈当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辅公祏面前,一抱拳,道:“辅公,卑职有要事禀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