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苏定方在半夜之时,就派兵出城,等到天亮之后,或是在早晨,或是在黄昏,大张旗鼓进入正定县。”李世民解释。
房玄龄眯起了眼睛,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意思,苏定方把玩这种把戏,目的在于迷惑秦王,但秦王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想到此,房玄龄笑了:“原来秦王已经有了良计在身,是卑职多虑了。”
“不,玄龄,孤需要你们时时刻刻的提醒,这样才不会犯错。”李世民说道,他将碗筷放在一边,取过了地图,摊开在案几上,道:“如今在正定县四周,孤已经布满了斥候,随时探知四方的事情,一旦有异常,孤就能得到消息,做出恰当的部署。至于正定县,孤决定明日就攻城。”李世民说道这里,脸上绽开了笑意,一副胸有成竹、自信满满的样子。
房玄龄再度疑惑地看着秦王李世民,似乎想要询问他,为何对攻下正定县这般自信?但李世民只是笑而不答,
李世民站起身来,慢慢踱步走出大帐,夜空灿烂,李世民抬头,凝视着夜空,这一次,他再也输不起,如果输了,大唐的实力必将受到极大的削弱,至少需要五六年才能恢复过来,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失败了,就丧失了争夺天下的主动权,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大唐被动挨打,李世民绝对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他一定要打好这一战。想到此,李世民握紧了拳头。
次日一早,唐军出兵正定县,两万大军将正定县围得水泄不通,李世民策马在西门停下,注视着城头,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房玄龄十分奇怪,秦王为何笑的如此的猥琐?他有心想问,但最终还是按捺住心头的疑惑,等着唐军攻城,那个时候,他就明白秦王究竟如何攻下正定县。
城头上,苏定方幽幽叹息一声,他明白,李世民究竟看出了自己的诡计,如今举兵而来,声势颇为盛大。放眼看去,李世民已经登上了指挥台,双人目光恰好接触,均是身子一震,李世民不由冷哼了一声,坐在了高台之上,显得信心十足。
苏定方微微一愣,李世民前几日气晕而退,似乎受伤不轻的模样,而今日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难不成有什么阴谋?苏定方沉吟着,王小胡疾奔而来,道:“定方,唐军已经四面围住了城池。似乎要全面攻打正定县。”
苏定方默默点头,扫视了一眼城外的唐兵,他低声对着王小胡、石瓒等人吩咐着,王小胡、石瓒等人匆匆而去,分别守卫各门。
“将殷开山、刘弘基带上来!”苏定方决定如法炮制。士兵们得到命令,很快将殷开山、刘弘基带了上来,吊在城门口上方。
李世民眼睛顿时瞪大了,他冷冷地看着苏定方,眼中充满了杀机,此人一而再,再而三和大唐作对,和他李世民作对,他一定要亲手杀了他,方才解心头之恨。可是,殷开山和刘弘基被吊在前方,若是要强行攻城,两人会受到伤害。
刘弘基和殷开山跟着李世民很久,曾经随着他与薛举在关中大战,也随着他在柏壁对抗过宋金刚,这份感情,非常深厚。李世民一时有些犹豫不决,不忍心看着两人在他眼前死掉。
李世民闭目,不忍再看。
身边段志玄、尉迟敬德等人,都在等待着李世民下令,房玄龄瞧了一眼尉迟敬德,会意地点点头,快步走到了李世民身边,道:“秦王,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仗岂有不死人的。如今刘弘基、殷开山被隋军擒住,之所以没有杀掉他们,是想要利用他们来钳制秦王。卑职以为,为了大唐的利益,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牺牲一两个人的利益,这是值得的。”
李世民面露不忍之色,抿着嘴,思考着,杜如晦的话让李世民身子一震,他在一瞬间,想到了许多。没错,刘弘基、殷开山是跟着他很久,彼此之间,也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可是,在大唐的万世基业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次改朝换代,不是士兵用鲜血和身躯铸就?渐渐地,李世民心中的那杆秤,朝着大唐的基业渐渐倾斜。
房玄龄看见李世民眼中露出了一丝意动的神色,又低声道:“秦王,若是攻下了正定县,擒获了苏定方,自当用苏定方的鲜血来祭奠刘弘基和殷开山,同时,秦王可以上奏陛下,就说两人为国捐躯,用重金抚恤两人家眷,如此,便十分完美了。”
李世民抿着嘴,想了又想,终于,他重重点点头,道:“如此……可行!”
房玄龄心中大喜,他朝着尉迟敬德点头,尉迟敬德心中一喜,挥挥手,下令道:“擂鼓!”
士兵得到命令,开始奋力敲打着战鼓。鼓声传递开来,四野震动,刘弘基慢慢抬起头,看着前方,唐军军容严整,一副肃杀气势。唐军敲打着战鼓,是要鼓舞士气,也就意味着不久就会发动进攻。而自己,成为秦王的弃子,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之人。
殷开山苦笑一声,自从被擒住之后,他就没有想过能活着,或许,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殷开山看着刘弘基,道:“弘基,今日就让你我为秦王做最后一件事情吧。”
刘弘基沉默,他不怕死,更不怕在战场上被杀死,可是,如今这样的局面,却是要被自己人杀死,这是他不愿意的。可是,不愿意又能怎样?他被牢牢地吊在半空,根本无法逃出,而唐军一旦进攻,刀剑无眼,又有谁认识他刘弘基?唯有一死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