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利小可汗这一次能不能挺过去,还要看他的造化。但纵使能挺过去,突利小可汗的势力必定受到极大的削弱,甚至还有一部分部落会脱离他的统治,转而投靠颉利可汗。”杨侑的声音响彻在夜空。
罗士信在一旁听着,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裴行俨同样如此。杨侑的话说的很慢,也十分清晰,这让两人十分容易理解。
“如此一来,颉利可汗的势力必然会大涨。可这不是朕希望看到的。”杨侑继续。
罗士信皱了皱眉头,道:“陛下,既然是如此。那就更不能放赵德言回到突厥了。元庆刚才也说了,赵德言此人并不可靠,他若回到突厥,一定会推广汉制,那时候,岂不是大隋的劲敌?”
杨侑哈哈一笑,道:“元庆,士信,你二人虽然不是朕的元从之臣,但自从投靠大隋之后,朕可谓对你二人信任有加。此时,你二人能思考,能如此想,朕感到十分欣慰。你可知道,朕并不希望你二人仅仅是能冲锋陷阵的猛将,更希望你二人能成为李尚书一样的智将!”
裴行俨、罗士信两人相视一眼,齐声道:“微臣一定努力学习,不负陛下之望!”
杨侑咳嗽一声,又道:“汉制虽然是先进的制度,可是你们要知道,不是先进的制度,适合每一个民族。突厥是游牧民族,一向是酋长制。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往往哪里的水草鲜美,就在哪里居住。如果他们像汉人一样,实行汉人的制度,反而会坏了大事,造成政令的迟延。”
“而且,由于他们居无定所,所以很难像中原王朝一样,快速地传达军政。此外,还有一点,任何制度的实施,都会遇到顽固势力的抵抗。当年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强有力的君主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流血无数,这才铸就了大秦的根基。而在秦孝公死了之后,商鞅还是被车裂,由此可以证明,顽固势力是何等的可怕和顽固!”
杨侑的话越加清晰,罗士信一愣,他隐隐猜到了什么。裴行俨却笑了笑,仿佛明白了。
“陛下,你的意思是当赵德言在突厥推行汉制的时候,会遇见突厥贵族的抵抗,如此一来,突厥就会内患不止,从而为大隋赢得更多的时间。”裴行俨说道。裴行俨毕竟出身于世家,这方面的事情比罗士信懂得不少。
杨侑点头,道:“不错,朕就是这个意思。”
罗士信眯起眼睛,想了半响,这才道:“果然是好计!”
杨侑又低声吩咐了几句,这才笑着离开。杨侑辛苦多日,这一觉睡得十分香甜。次日起来,杜如晦前来禀告,说天还没有亮,赵德言就匆匆跑出了蓟县,朝着北方狂奔而去。
杨侑得到消息,以手加额,道:“如此一来,至少在数年之内,突厥人无力大规模南下。朕统一中原的良机,便在这数年之内。”
杜如晦道:“陛下,微臣还有一事相告。”
“克明,是何事?”杨侑再问。
“陛下,王世充又回到洛阳了。”杜如晦禀告。
杨侑拂袖而起,冷笑了一声,道:“这个王世充,那点伎俩,实在是可笑。”
“王世充虽然不足为虑,但在洛阳,至少还有十余万军队,而洛阳城池坚固,士兵骁勇,未来还将恶战。”杜如晦说道。
“洛阳虽然难攻,但也不是没有缝的蛋。如果王世充知情识趣,就该倒戈而降,朕考虑考虑,还可以让他做一富家翁,不然他只能身首异处。”杨侑笑道。
随后几日,隋军押解着突厥俘虏,将战死的士兵火化埋葬,随后,在钱杰、麦孟才等人分批押送下,突厥俘虏被送回了草原,至于战马,杨侑留下了一部分,只给了突利小可汗一部分老马。突利小可汗虽然心中十分抱怨,可是这个时候,他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得“答应”了杨侑的要求。
在突厥士兵分批被送回了燕山以北之后,杨侑派人将突利小可汗送走,临走之前,突利小可汗千恩万谢,这才跨上战马,奔回草原,准备救援王庭。杨侑在蓟县休息了一日之后,留下将领镇守幽州,又叮嘱了一番之后,立刻带着玄甲精骑南下,而大部队则让沈光率领,回转乐寿,先行驻扎。
洛阳。
王世充显得十分暴躁,这一次,他故意率兵南下,目的在于让在洛阳捣乱的不法分子显出原型。其实王世充心中也明白,这一次必然是隋帝杨侑在捣鬼。可是,洛阳人口众多,他根本不清楚那些人是杨侑的探子,所以他不可能将全城的百姓统统抓起来拷问。不然,必然会造成全城百姓的恐慌。
洛阳,曾经是大隋的东都,大隋的势力在东都仍然有残余,一旦王世充如此做,洛阳会更加的危险,一旦全城恐慌,恐怕他的统治就化成了泡影。所以这一次他故意南下,但暗中却让段达、王仁则在洛阳观察,究竟是那些人在兴风作浪,一旦抓住一人,王世充就会想尽办法,将逆隋在洛阳的卧底连根拔起。
可是,整整一个多月过去了,整个洛阳依旧风平浪静,一丝波澜都没有,这让王世充十分郁闷。若是趁着这个机会继续南下夺取荆襄,一则王世充没有了这个信心,二则是出兵武关,与韩世谔对峙的李大亮已经退回,韩世谔再无顾忌,可以全力与王世充周旋,如此一来,则是一场大战,没有数月,恐怕不会结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